APP下载

不同环节使用微课生物教学的体会与建议

2018-10-20陈善能

文理导航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微课

陈善能

【摘 要】微课在近几年发展非常快,目前的微课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制作微课及微课内容的编排上,在高中生物教学不同环节应用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阐述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使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体会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生物教学;体会建议

一、微课概述

1.微课的概念

在国内,“微课”概念最早是胡铁生老师在2011年提出的。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微课应用在国内也越来越受欢迎,对于微课的定义也丰富起来。2013年黎加厚教授提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焦建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后来对微课的定义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但其核心——解决某个问题的短视频是不变的。

2.微课的开发模式与发展

早期的微课开发主要是以录屏为主的软件模式,倾向于视听演示,择优选用了软件合成式,即“屏幕录制软件(Ca-

mtasiaStudio)+PPT”的制作组合。用屏幕录制软件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随着微课的流行和发展,以录屏为主的软件模式不能满足不同情境的教学,后来出现了以摄录讲解人为主的电视模式和糅合各种技术的富媒体模式。

二、不同环节使用微课进行生物教学的实践体会

通过查阅发现,高中生物应用微课教学的研究较少。笔者自去年10月份开始在高一新生的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11月份,其中一个班安装了智慧课室设备,笔者因地制宜开展了不同模式的微课对比教学,以下是就不同环节使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1.课前使用微课预习

此环节类似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一部分。翻转课堂的基本要求是把网络学习纳入组织化的课堂教学流程,学生必须较高质量地先行完成学习任务(视频中会设置问题、习题等跟踪学习效果并控制学习过程),以保证课堂交流的高效率。完整过程分为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构建和展示应用四个阶段。课前使用微课预习以体验参与、概念探索为主要目的,课堂中,师生一起构建和展示应用。

此环节的开展要求较大的经济投入,设备投入的课室叫做“智慧课室”。近几年已进行商业运作。以下为“智慧课室”运作模式:

1.1前期准备

(1)设施布置:平板电脑(师生每人1台)、充电柜、教室一体机电脑、课室WiFi设备。

(2)软件安装及培训:

a.学生平板电脑安装商家学习app;

b.商家为每个学生、任课教师设置账号和密码;

c.学生平板电脑、教师平板电脑、教室一体机安装三屏互动,便于教师即时调控;

d.商家安排技術人员培训师生使用该系统。

1.2操作流程

1.3课前使用微课预习模式的优点

解脱时空的限制,及时了解预习情况。教师可远程查看预习报告,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调整授课策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观看微课,对新课有了初步认识,了解新课的难点,带着疑问迎接新课的学习。在预习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可在新课时与教师进行探讨。

1.4课前使用微课预习模式的不足

固化了学生的预习习惯和思维。学生统一通过观看微课进行预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导向、用时是一样的,这样不利于个性学习。

教师的备课量大,备课时间紧迫。教师需要提前制作预习微课并发布任务,而学生预习是在新授课前一晚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报告出现的问题调整第二天上课内容。

占用学生课前预习时间较多。我校为住宿学校,学生只能利用晚修时间完成预习任务。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完成一次预习任务平均需时约19分钟。若多个科目采用此模式,需要学生大量的时间预习,剩余作业、复习的时间很少。完成预习任务时间具体见下表:

1.5建议

制作适用于预习的微课。预习的微课应该是以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激发新课学习兴趣、深入浅出地介绍新课大概内容或知识框架的主要目的。微课的开发模式适合使用糅合各种技术的富媒体模式。如,笔者设计的《细胞的癌变》预习微课目内容是:先通过录屏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对癌症的认识,如:癌症有什么特点?会使人们闻癌色变?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引发癌症?紧接着插入一段演示癌细胞产生、发展、转移过程的简短动画。通过模拟视频激发兴趣。最后设计了3题选择题用于反馈学生的初步预习效果。

2.课堂中不同环节中使用微课教学

传统的微课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活动而制作的。它的针对性很强,在课堂不同环节中使用又有不同效果。

2.1优点

利用微课进行情境导入有利于学生较快进入状态。使用相应的图片、视频制作成微课,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

利用微课有助于突破难点。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有很多微观的知识,学生单靠书本文字和少量的图片很难理解,尤其是后进生觉得枯燥无味。如细胞器的学习,学生不能直观微小的细胞器,教师可借助哈佛大学制作的3D视频《The inner life of the cell》切入,使学生进去微观世界,对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这一难点直观地进行学习。

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总结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一般的课堂总结是单纯地回顾一节课上了什么内容,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但生物的知识点较多,不利于构建知识网络。若使用微课进行总结,在微课录屏制作时可借助其他软件(如思维导图)演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

2.2实践案例中发现的困惑

笔者听过一节《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题型》的高三复习课。授课老师第一次尝试用录屏式微课进行讲解。微课时长8分钟,内容是传统的难点,教师从头播放到最后,中间没有停顿。学生因为新鲜感,先是用心听了前几分钟,随着微课中例题的难度加大,学生开始跟不上,最后“被迫”看完。教师问:“看懂了吗?”除了零星几个回答看懂了,剩下的同学面面相觑,苦笑了一下。教师看到效果不理想,便把录制微课时用的PPT其中重要的几页重新讲解了一次。

上述案例中教师提前把课堂讲解部分根据PPT课件录制成微课,课堂上播放一次。教师成了一个点开始、结束键的播放员。活生生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不讲解,非要多此一举地录制成微课,没有反馈,没有互动的视听折磨。

2.3建议

使用微课的时机要选好。教师应根据授课的问题或知识点特点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微课。若某些情节、情感的渲染单纯靠教师言语不能很好地表述,可以在微课制作中插入外界的资源(如图片、视频、访谈实录等)辅助。在课堂中过分追求微课呈现,硬生生把一节连贯的课切成一块一块的微课知识点,学生累,教师更累,倒不如教师现场及时通过的学生表情反馈进行讲解更为有效。

3.课后网上在线微课学习

教师制作的微课,往往是针对学科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专门制作的。靠课堂上讲解一次,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可以把微课放在互联网互动平台上,学生点击观看教师的微课资源,在留言区互动解疑。笔者认为此模式是微课最有前景的应用模式。

3.1课后网上在线微课学习的优点

有利于转化后进生。笔者所教学生入学成绩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下,后进生面广。教师在课堂讲解难度往往照顾学习能力中等偏上的学生,后进生对课堂中的重难点不能及时消化。如,笔者刚刚上完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一课,学生对真正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的关系不是很了解,笔者录制了一节微课放在互联网平台,内容先以光照强度与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坐标讲解真正光合量、表现光合量、呼吸量的关系,然后详细讲解一道计算题,最后归纳常见的真正光合量、表现光合量的词眼。这样学生可在周末利用电脑或手机观看视频。

可以接触不同风格的教师。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语言表述效果就不一样。互联网微课资源不受时空限制,教师上传自己的微课共同分享,学生在网上通过搜索相关知识点的微课,在互联网平台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师讲解,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利于缺课学生补习。求学阶段,学生缺席某一堂课是常事。若能通过网上的微课资源,实现远程的学习,即可让缺课的学生补回知识点,也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3.2不足

师生互动会有滞后。教师上传微课后,不可能时刻盯着电脑。对于学生的留言或问题不能及时解答。而学生也不知道教师是否会回答、什么时候回答,导致问题提了等不到答案,时效性下降。

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电脑水平以及较强的专业能力。早期的微课制作要对视频进行剪切、加工、配音。后期的富媒体模式微课制作,更离不开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视频制作软件的使用,这导致了许多专业素养很强但电脑水平一般的老师不敢尝试制作微课。

要求学生自律性强。在线微课需要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观看,自律性差的学生容易忘记初衷,沉迷网络游戏。

3.3建议

建立互联网微课资源库,可实现资源共享。在线微课是趋势,我国当前的微课更多的是离散碎片化的“线下微课”,制成的微课多放在电脑硬盘、U盘或网盘文件中,偶尔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或课前预习,微课的共享易用性体现不够。笔者研究的课题就是建立高中生物微课资源库。对必修中的重难点、常考点制作成微课,形成资源包,先在学校科组内交流学习,通过科组教师的使用情况、学生的意见反馈进一步修改,形成优质的微课资源在区内进行区域化交流使用。最后上传至UMU互动学习平台、优酷、腾讯视频等互联网平台供用户在线观看、留言評论,甚至可在评论区提问答疑,形成应用面更广的互联网微课。

三、结束语

使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收获良多。不同时机使用微课教学有自身的优缺点。在实践过程中甚至有老师提出了质疑,认为笔者制作的不是微课,是微视频。笔者认为,微课是发展的,微课内容不一定要与视频资源划清界限,可以是录屏讲解、动画、视频资源相结合。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目的制作不同形式的微课,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微课教学发挥更大的优点,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胡铁生.微课 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J].小学教学设计,2014(16):4-5

[5]韩庆年,柏宏权.超越还原主义:在线教育背景下微课的概念、类型和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7):98-102

[6]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2):10-12+39

[7]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1):58-64

[8]胡铁生.微课设计的六种实用技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3):8-10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