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医学营养加动态血糖监测用于妊娠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2018-10-20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刘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个体化孕妇营养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刘娅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妊娠期首次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现象,若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个体化医学营养联合动态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组,各43例。研究组年龄22~36岁,平均(30.65±1.87)岁。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30.72±1.9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指尖血糖检测,经采血针采集指尖血,采用欧姆龙血糖检测仪检测三餐前30min血糖、三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按照血糖检测结果,于每次产检时实施常规营养指导,包括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合理分配餐次。研究组行动态血糖监测,以爱奥乐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G-427G GPRS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由专业营养师按照孕妇产检资料、血糖检测结果实施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指导孕妇保持一日六餐,早餐占总能量15%~20%,早加餐占5%~10%,午餐占20%~30%,午加餐占5%~10%,晚餐占20%~30%,晚加餐占5%~10%,多食多餐。碳水化合物尽量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蛋白质选择鱼类、奶类、蛋类、肉类等。并食用适量核桃、瓜子、杏仁等坚果。每日蔬菜食用量需超过500g,水果食用量不超过200g。营养师及时按照孕妇血糖检测结果调整食物结构,并指导其每日进行适量运动锻炼,30min/次,1次/d。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并随访至分娩结束。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孕期总增重、孕期BMI增加量;②观察两组孕妇结局(包括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等)、新生儿结局(包括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x2检验;n>40,但1<T<5时,用x2校正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孕期体质量变化 研究组孕期总增重量、孕期BMI增加量分别为(13.60±3.18)kg、(5.21±0.90)kg/m2,低于对照组的(16.50±3.24)kg、(6.39±1.02)kg/m2(t=4.189、5.688,P=0.000、0.000)。

2.2 两组孕妇结局对比 研究组产妇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3 两组新生儿结局对比 研究组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0.00%、2.33%、2.33%,均低于对照组的13.95%、18.60%、18.60%,P<0.05。

附表 两组孕妇结局的对比[n(%)]

3 讨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往临床上多实施指尖血糖检测,但多次采集指尖血可能导致出现一定身心创伤,引发抵触心理,影响患者依从性。而动态血糖监测能经由血糖仪连续监测血糖波动,且能经血糖波动曲线观察夜间血糖波动,有利于提升血糖检测准确性[1]。

饮食治疗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不同孕妇饮食干预差异较大。而常规饮食指导难以满足孕妇实际需求。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能克服这一弊端。与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应用时,可按照产妇产检资料及血糖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可灵活调整的营养食谱,更重视食物选择及餐次安排,并由专业营养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控,实现孕妇及胎儿营养平衡。本研究干预后,研究组孕期总增重量、孕期BMI增加量均较对照组低,且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与胡玉菊等[2]结果相符。凸显出个体化医学营养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个体化医学营养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孕妇营养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营养Q&A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