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性评定

2018-10-20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466600李定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普瑞酮雷尼替丁浅表性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466600)李定坤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4例,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入我院并接受治疗。经胃镜检查予以确定,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肝肾、心肺、肝胆、胰腺以及内分泌等脏器疾病者;排除参与研究前12周曾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排除肿瘤放化疗所致的胃肠道症状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2例。研究组男女比为27∶25,年龄62~81岁;病程0.6~5年。常规组男女比为28∶24,年龄61~82岁;病程0.6~6年。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 方法 入院后,为所有患者予以助消化、促胃肠动力、饮食治疗、营养补充、止痛、吸氧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之上,为常规组患者应用雷尼替丁药物治疗,方法为:就餐前30min,口服150mg雷尼替丁,一日2次,坚持治疗14d。同时根据患者症状好转情况合理调整用药量。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替普瑞酮药物治疗。方法为:就餐前30min,口服50mg替普瑞酮胶囊,一日2次,坚持治疗14d。同时根据患者症状好转情况合理调整用药量。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即显效表现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恶心、腹痛腹胀、食欲减退以及嗳气等表现完全消退;有效表现为:治疗后,上述临床各项表现均有所好转,但并未完全消退;无效表现为:治疗后,上述临床各项表现无任何改变,或呈严重化趋势。总有效率=(总病例-无效)/总病例×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率(%)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总体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对比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良好,且在临床种比较常见,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比如组胺、食物刺激、五肽胃泌素而引起的胃酸分泌,从而降低胃酶活性。长时间用雷尼替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总体疗效欠佳,且容易发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恢复[1]。

替普瑞酮属于胃黏膜保护剂,可以提高氨基己糖含量,促使胃黏膜层黏胶厚度增加;使黏膜血管再生并提高胃黏膜血流量;阻碍中性粒细胞浸润、将胃黏膜的氧自由基清除、稳定细胞膜功能,故而抗溃疡效果突出,针对各类原因所致的胃黏膜病变、溃疡可发挥广谱抗溃疡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修复胃黏膜病变。此外,有研究指出,替普瑞酮可以显著改善胃黏膜组织学,减少Hp密度、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效果较雷尼替丁更优,说明替普瑞酮对胃黏膜损害具有明显的修复和改善作用。

附表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附表2 对比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照分析,发现研究组总体效率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85%(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3.46%(P<0.05)。马许辉[2]研究中分析了92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分析发现,用替普瑞酮治疗后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3%。

综上所述,采用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优于雷尼替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猜你喜欢

普瑞酮雷尼替丁浅表性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萎缩性胃炎运用普瑞酮的预后效果研究
美国FDA下令立即撤回所有雷尼替丁产品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替普瑞酮对胃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