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10-20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529600陈少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附表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529600)陈少辉

河南省汝州市中医院(467500)陈少媛

脑卒中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对人们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在脑卒中发病初期给予有效的干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1]。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寻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00例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2~72岁,平均年龄(49.4±4.5)岁,脑梗死23例,脑出血27例;左侧偏瘫31例,右侧偏瘫19例。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3~74岁,平均年龄(48.6±4.6)岁,脑梗死20例,脑出血30例;左侧偏瘫35例,右侧偏瘫1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按摩、被动屈伸、局部牵伸、局部刺激等被动运动训练。研究组加以早期康复训练。①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念,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向患者阐述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师及康复医生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给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内容包括记忆力、肢体的摆放、日常生活、床上被动运动、注意力、主动肢体运动、上下楼梯步行、站立坐位、逻辑思维等训练。由家属监督患者每天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附表1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结果(±s)

附表1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结果(±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研究组 50 27.65±3.27 12.35±4.53 4.62±1.18对照组 50 27.08±4.16 22.12±3.86 18.27±2.48 t 0.662 10.21 31.12 P - >0.05 <0.05 <0.05

附表2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s)

附表2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研究组 50 22.18±8.68 48.37±6.22 69.52±8.16对照组 50 23.08±7.49 33.16±5.96 47.18±7.36 t 0.488 12.916 12.691 P - >0.05 <0.05 <0.05

附表3 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s)

附表3 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研究组 50 22.76±4.28 42.27±4.32 72.61±4.59对照组 50 23.01±3.27 31.45±3.49 42.05±4.18 t 0.287 9.221 30.699 P - >0.05 <0.05 <0.05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SS)[2]、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MBI)[3]、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MA)[4]。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SS)进行评定。NHSS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MBI)进行评定。MBI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运动功能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MA)进行评定。FMA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本次相关的数据资料,采用软件SPSS19.0来进行分析处理。用百分率来表达计数资料,比较方法采用x2检验比较,用(±s)标准差来表达计量资料,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比较。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结果 两组NHSS评分干预前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时研究组N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MBI评分干预前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时研究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FMA评分干预前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时研究组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3。

3 结论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研究报道脑卒中致残率高达86.5%,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5]。有研究表明,基于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在患者发病3个月内给予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促使脑部神经元再生,从而实现脑部功能重组,改善预后[6]。

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干预前两组N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时研究组N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时研究组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可见,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疗效确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有利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患者发病初期,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脑的可塑性,保证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7]。康复治疗师及康复医生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给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既保证了训练的系统化和个性化,同时计划贴合患者实际,有利于增强患者锻炼信心。并且关注患者训练情况,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通过记忆力、肢体的摆放、日常生活、床上被动运动、注意力、主动肢体运动、上下楼梯步行、站立坐位、逻辑思维等训练,刺激患者神经中枢控制区,增强脑组织的可塑性,达到新生突触再生及功能重组的目的,减少废用性综合征[8]。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疗效确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有利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附表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