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川乌与半夏配伍降低小鼠肝脏毒性的实验探究

2018-10-20王漪

医药前沿 2018年30期
关键词:川乌乌头提取液

王漪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中药房药剂科 上海 200333)

中药配伍禁忌中乌头与半夏不能配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1]。但是众多医书收载了两者配伍使用之方,如《金匮要略》中赤丸方以川乌逐寒通阳,半夏燥湿化痰治疗寒气厥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小青龙汤,以附子(乌头的子根)温通阳气,半夏降肺温肺治咽中阻噎,而《中医方剂大辞典》共收载两者配伍使用方剂405首[2,3]。因此,临床上对于两者能否配伍使用一直存有争议,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对小鼠肝脏毒性的影响,旨在为其临床配伍使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仪器

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川乌提取液、半夏提取液。

表1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肝脏系数及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肝脏系数及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aP<0.05;与B组比较,bP<0.05;与C组比较,cP<0.05;与D组比较,dP<0.05。

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U/g prot) 谷草转氨酶(U/g prot) 碱性磷酸酶(U/g prot)正常对照组 101.96±0.1717.43±2.6550.2±4.8779.6±7.82 A组 104.98±0.32△ 39.18±4.15△ 120.3±10.6△ 158.4±15.3△B 组 101.98±0.14a 18.36±2.39a 51.8±4.90a 80.4±8.03a C组 103.67±0.20△ab 32.45±3.98△ab 101.9±8.74△ab 140.2±14.6△ab D组 102.35±0.19△abc 21.67±2.78△abc 61.3±5.57△abc 92.3±10.4△abc E组 102.91±0.72△abcd 26.53±4.01△abcd 80.4±6.29△abcd 115.9±11.7△abcd分组 例数 肝脏系数(%)

表2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2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aP<0.05;与B组比较,bP<0.05;与C组比较,cP<0.05;与D组比较,dP<0.05。

分组 例数 血浆总抗氧化能力(U/ml) 活性氧(U/ml) 超氧化物歧化酶(nmol/L) 丙二醛(U/ml)正常对照组 1011.78±1.1490.48±11.2772.7±52.14.33±1.15 A组 106.20±1.25△ 123.7±14.5△ 558.9±43.6△ 6.98±1.12△B 组 1010.42±1.47a 92.36±10.7a 771.2±43.8a 4.51±0.98a C组 105.78±1.12△ab 117.4±14.8△ab 601.2±34.4△ab 6.07±1.16△ab D组 108.96±0.98△abc 96.45±10.4△abc 713.8±39.6△abc 4.98±1.04△abc E组 107.12±0.97△abcd 104.5±12.3△abcd 650.3±40.2△abcd 5.56±1.02△abcd

1.2 动物分组及给药

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由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前至少饲养一周以适应环境。随机分为 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6组小鼠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分组比对。

A组灌胃给予生川乌提取液,1.6g/kg,B组给予半夏提取液1.0g/kg,C组给予生川乌-半夏(1:0.5)提取液,D组给予生川乌-半夏(1:1)提取液,E组给予生川乌-半夏(0.5:1)提取液,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次/天,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

于给药前及给药4周后,由小鼠眼从静脉取血,3000r·min-1离心15min后采集血浆样品,-80℃冷冻保存,待用。剖腹切除肝脏,生理盐水清洗,将其置于吸水纸上,称重,计算肝脏系数。采用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及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分别采用Fe3+还原法、Fenton反应及Gress显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thiobarbituric acid,TBA)予以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F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对肝脏系数及肝功能指标影响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肝脏系数及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给予不同剂量的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D组显著低于C组与E组(P<0.05),结果见表1。

2.2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对氧化应激指标影响

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给予不同剂量的生川乌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组显著低于C组与E组(P<0.05);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组显著高于C组与E组(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为散寒止痛要药,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治疗痰湿之要药。乌头与半夏均为有毒中药,其中乌头有大毒,现代药理实验证实[4],乌头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对肝肾功能毒性较大,中药配伍“十八反”认为两者不能配伍使用,但是部分医家认为两者配伍使用在寒气厥逆、寒痰喘嗽等病症具有良好效果,且两者合煎未检测到新的毒性成分产生[5-7]。

本研究对不同剂量生川乌与半夏配伍对小鼠肝脏毒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生川乌与半夏配伍组肝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纯给予生川乌组,提示生川乌与半夏临床用量范围内配伍通过提高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拮抗生川乌肝脏毒性。但是,本实验样本量较少,只能为其配伍使用提供初步依据,且长期结果以及不同配伍剂量对肝脏的影响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川乌乌头提取液
宁海“川乌”待君来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亚麻木脂素提取液渗透模型建立与验证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穿山龙提取液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山香圆叶提取液纯化工艺的优化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