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阳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2018-10-19刘席威

今日财富 2018年18期
关键词:辽阳市辽阳文化名城

辽阳作为东北建城最早的城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务院2008年4月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五项条件,其中首要一点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目前辽阳市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上存在文物古迹的发掘和保护力度不够,安全职责不明确,保护资金不充足,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有待解决。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辽阳便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在目前国家所公布的135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中,并无辽阳身影。随着历史朝代更迭、战乱与城市大规模地扩建发展,现存文物较少,这不利于辽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一、辽阳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现状

辽阳市目前有711处文物点,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28处,市级重点保护单位45处。随着新一轮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开展,辽阳市从上到下统一认识,应高度重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以此为载体,形成具有辽阳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上,目前已对东京城城址进行了全面文物考古勘探,将其打造成一处供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场所。全面修缮了东京陵,完成了对该遗址重点部位的文物考古勘探和发掘。在辽阳壁画墓群中的三处周边环境很差的壁画墓架设了保护围栏,对六处壁画墓的周边环境予以全面整治。省级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方面,目前已完成对辽阳城墙遗址夯土的加固工程并复建了部分墙体。市级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利用方面,完成了对观音寺的保护修缮及周边环境美化治理,积极开展魁星楼的的复建工程,对所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制作和安装了保护标志碑。除此之外,辽阳市对历史街区内部分未定级文物点进行了保护和修缮,使其焕发出一定生机。

(二)关于文物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

随着2007年《中华人民其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与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通过与实施,我国已形成自上而下的历史文物保护体系。辽阳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与省政府精神,拟出台《辽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及其占地规划与地下文物的勘探开发予以法律制度上的保障。目前辽阳市遵循“保护第一,保用结合”的原则,对地上文物就地管理,但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尚未有法律条例予以保障。

二、辽阳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古迹的发掘和保护力度不够

辽阳地区埋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但发掘和保护的力度还不够。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文物,如滨湖花园辽金遗址、永昌雅居金代货币窖藏等均没有妥善地保护和利用,很多地方已建成住宅小区。在项目建设的总体策划中,很少考虑到文物的保护问题,往往是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古代文化遗存后才报请文物主管部门。在河东新城的开发过程中,并无文保中心的介入,这对河东新城地下文物的开发与利用极为不利。

(二)文物安全职责不明确

目前,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负责文物的管理、考古、地质勘测、博物馆等各项工作,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尚未设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在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城建局、环保局及林业局等多个部门,权责上需进一步明确。在勘探地下文物时,建设项目在遇到重要文物遗存时,便无法推进,建设项目受到影响。文物考古、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的矛盾长期存在。一些文物单位保护责任不到位,相关责任人缺乏有效监督,不可移动文物遭到人为因素遭到破坏,盗窃盗掘等文物犯罪也曾发生。

(三)文物保护资金不充足

文物保护和利用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由于辽阳市在经济和财政上的短缺,缺乏整体维护、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资金。针对首山清风寺出现的墙体局部开裂、瓦面脱落等安全隐患,只能编制保护修缮方案,还需省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辽阳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虽有19处,但除了白塔、东京城等遗址外,大多以汉墓壁画为主,虽然汉墓壁画文物点多,但大都归为一类,国家财政拨款只负责一份资金,这对汉墓壁画后期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远远不够。未定级的保护点,现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予以保护修缮。因此,单纯依靠国家、省政府及市政府的财政拨款来对文物进行保护,杯水车薪。

(四)文物保护意识不强。

文物保護和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现阶段,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在现场调研时,发现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甚至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文物保护与自身无关,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有些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导致私自占有与挖掘宝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如“世界文化遗产日”等相关宣传活动举办次数较少,也不利于营造“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历史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保护为主,既要原封不动地保护好文物古迹,还要展现生机与活力,通过调动关注历史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来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工作合力,为辽阳市中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作者简介:刘席威(1993年2月),男,辽宁辽阳人,汉族,中共辽阳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辽阳市辽阳文化名城
从明清到近代: 试析交通因素对辽阳的影响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分析
辽阳市驰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卫士群英谱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澳大利亚辽宁商会考察团走进辽阳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忠旺系
大力发展辽阳市精细化工产业的对策
辽阳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