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想社会主义的功与过

2018-10-19穆睿

文教资料 2018年15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穆睿

摘 要: 空想社会主义从产生到结束共有十六位思想较为全面、影响较为深远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分别是莫尔、闵采尔、康帕内拉、温斯坦莱、维拉斯、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布朗基、卡贝、德萨米和魏特林。他们的思想包含了对社会制度的新设想、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及关于社会发展的社会历史观等。本文首先探讨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温斯坦莱和圣西门为例)社会历史观的进步性与落后性,其次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进行对比,最后得出当今社会发展应遵循的社会历史观。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十六世纪伊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西欧发展,伴随着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资产阶级逐渐掌握国家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但随着资本主义巨大成就的取得,一些社会问题随之产生,“有所谓‘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有血性的贩卖黑奴与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式的屠杀,有战争和瘟疫,有贫富两极分化和成千上万的失业大军,有贫民窟、环境污染,有人性的压抑与异化及道德的堕落与信仰的崩溃,还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动荡,如此等等”①。伴随着问题的产生,部分西欧人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逐渐认识到要通过自身寻求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于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了。

空想社会主义在十六世纪产生,并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思想登上历史舞台,于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期到达鼎盛时期,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成为社会上的落后保守思想,渐趋没落。这一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萌芽、发展、辉煌、没落的社会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乏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也有自身理论的空想性、缺乏科学性及不彻底性。因此,正确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有利于对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建设本国社会主义,避免和警惕“空想”。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

(一)温斯坦莱的社会历史观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随后西欧国家的革命相继发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在社会上建立,温斯坦莱的社会历史观便是在该背景下形成的。

温斯坦莱的社会历史观总体来看是唯心主义的,不同于他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认为社会建立的依据是理性、正义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的存在,才创造了土地,让土地成为大家共同拥有的财富。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理性的精神与神、宗教联系在一起,“他的理论既蒙上宗教的色彩,又蒙上理性论的色彩,而且这两种色彩在他那里是融合的:理性和造物主是同一的,正义精神和神启经谕是一致的”②。由此可以看出,温斯坦莱的社会历史观从社会产生的起源角度就是唯心的,这一理性、正义精神影响了他对社会变化发展的认识。

温斯坦莱认为,是理性和正义创造了土地,使土地成为社会上的人共同拥有的財富,而理性和正义代表的精神便是社会应该始终遵循的原则,因此社会是公平的,不存在谁比谁优越、谁比谁有权的问题,也不存在人压迫人和人剥削人的问题。我认为,温斯坦莱想要表达的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支撑下,只要人们坚持理性和正义,就不会存在个人的私欲,社会就将永远保持这样公平的状态发展下去。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人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于是人的贪婪和自私的欲望随之产生。因此私有制的产生,代替了温斯坦莱所讲的理性与正义,人们之间的平等也不复存在,存在着剥削与压迫。

在这种情况下,温斯坦莱仍觉得这只是暂时的状态,理性与正义最终还是会被人们找到并重新遵循,而没有看到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是人们观念中的思想,而是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不从经济层面出发,没有办法解决私有制的问题。然而温斯坦莱坚持自己的想法,猛烈地抨击私有制,唯心主义地呼吁理性与正义条件下的公有、公平,却没有提出任何实际的做法,这一点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总的来说,温斯坦莱的社会历史观建立在理性、正义的基础上,并且他认为私有制最终会被公有制代替。他的观点虽然唯心主义色彩浓厚,也没有揭示社会变化的规律,但却包含有合理的东西,“人类社会最初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后来才出现私有制。因此,私有制不是永恒的。在历史上产生的私有制,将在历史上消灭,最终要被公有制所代替”③。由此可以看出,温斯坦莱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存在形式有着清晰的认识,虽然没有一个理论性的关于公有制的体系,但是相关概念已经产生。同时,温斯坦莱该观点的落后性在于,首先他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只是一种理念的存在;其次他没有提出社会到底是怎样运动发展的,只是指出社会要遵循理性、正义的原则;最后他没有提出关于社会运动的成熟的思想体系,没有理论支撑他的观点,由此导致他的思想具有较强的空想性和不科学性。

(二)圣西门的社会历史观

十九世纪初,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在各国确立,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相较于产生时期的观点来说成熟了很多,圣西门的社会历史观就有许多创新因素的存在。圣西门在自然观上基本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他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主要表现在他有时认为经济决定历史的发展。这是其历史观中唯物史观思想萌芽的体现,可唯心主义仍然起主导作用。

首先,圣西门认为,社会的进步是由人类理性的发展推动的,社会政治制度是由哲学家的观点决定的。也就是说他认为是人主要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他说:“哲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最适于当时的社会组织体系,以促使被统治者和统治者采纳,如果这种体系能够完善就应使其完善,而当它已经达到完善的最高阶段的时候,就应把它推翻,并利用各方面的专门学者收集的材料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体系。”④由此可以看出,圣西门肯定了哲学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任务,但同时他将哲学家的思想认定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经济,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的观点的唯心主义。

第二,圣西门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不像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偶然事件的联结。他提出的一大重要观点是:“每一个趋于衰老和灭亡的旧的社会制度,都是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前提,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都是以往全部历史的必然结果和延续。”⑤也就是他认为,人类历史的新发展都是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经验的延伸和理性的发展,包括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他充分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有意识的历史活动。

第三,圣西门的社会历史观还体现了辩证法的因素。他主张分析事物不能只是单方面孤立地分析,而应当考察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对社会发展的分析,要充分重视过去的历史,同时结合即将建立的制度,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社会制度的更替。这一观点较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四,圣西门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人类“开化初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中世纪神学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解体的“过渡时期”和未来的“实业制度”。他划分的这五个时期虽然都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不同于马克思的社会五形态说,但是这一划分标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最为接近历史实际。

第五,圣西门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圣西门曾经把当时的法国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由学者、艺术家和一切有自由思想的人构成,圣西门把自己归入这个阶级;第二个阶级是财产私有者;第三个阶级是没有财产的人”⑥。同时,恩格斯对圣西门这样评价:“了解到法国革命是阶级斗争,并且不仅是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而且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这在1802年是极为天才的发现。”⑦尽管圣西门意识到了法国革命是阶级之间的斗争,他却认为无财产者群众参与革命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他虽然对社会的阶级做出了划分,但是并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对推动社会变革所起到的作用,这是他该观点的一大局限性。

综合圣西门社会历史观的这五个方面,我认为,圣西门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规律、辩证法、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划分和阶级斗争观点,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并且他萌发的“经济和生产决定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在当时已经初步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是因为当时唯物史观的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他的思想仍向唯心史观的方向发展。虽然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思想,但他的思想依旧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只是停留在对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上,也仍旧没有提出建设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同时,他虽然提出了阶级斗争,但始终不明确阶级斗争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也始终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在社会历史观的表现中,他仍旧体出现较强的唯心史观色彩。

二、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对比

分析了上述两位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社会历史观思想,可以看出在空想社会主义长达三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虽然时代变化了,但是人物的主要思想却有着相似之处,如都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因为人起着决定性作用,都将社会变革的原因归于唯心史观,没有提出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相较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质的飛跃,成为当今人们看社会变革坚持的主流观点。我认为,他的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这是针对大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极大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同样放在社会历史来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坚持的思想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于魏特林“抽象的欲望论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生产率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在这矛盾运动规律的推动下,社会经济才能得以快速地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才能有物质力量作保证。

第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阐明了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五形态说指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最终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与圣西门的人类“开化初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中世纪神学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解体的“过渡时期”和未来的“实业制度”这五个时期大不相同。圣西门的五阶段说并没有科学成熟的思想体系作保障,而马克思的五形态说是在总结了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有现实的理论的支撑,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发展历程符合这一学说,使得这一学说成为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发展学说。

三、当今社会发展应遵循的社会历史观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称之为空想,就是因为它仅仅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道义上的批判和揭露,仅仅对未来社会做了一些空想性的描述。因此,它没有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探讨总结经验并形成对未来社会的实际构想,同样,它坚持“理性、欲望”、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唯心主义观点也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警惕和避免“空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正确理解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告别空想。

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看社会发展,认真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保证社会主义实践不偏离科学的轨道,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成为人们都能感受到的现实,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注释:

①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1.

②③⑤⑥吴易风.空想社会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88,89,214,221.

④昂利·圣西门.圣西门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9.

⑦蔡冬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28.

参考文献:

[1]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吴易风.空想社会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3]昂利·圣西门.圣西门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蔡冬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5]白东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著作评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为历史服务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时代精神”论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探讨李光地儒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理论分析:兼论治理理论嵌入的可能与边界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救赎——吉登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