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8-10-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7期
关键词:产时助产责任制

周 娜

(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妇产科,辽宁 阜新 123000)

产妇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初产妇因缺乏分娩经验,心理状态不佳,分娩时配合度差,产后并发症高发,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更高[1]。责任制护理是一项新型的护理模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为产妇进行护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文就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7.0±3.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0.9)周;体质量62~84 kg,平均(69.8±3.4)kg。对照组产妇年龄20~37岁,平均(27.5±3.7)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0.8)周;体质量61~87 kg,平均(70.1±3.6)kg。采取SPSS19.0软件评估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的差异,得出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在产妇分娩前协助其做好相关检查,询问其妊娠情况和药物过敏史;在待产期监测宫缩、胎心情况;在宫口全开时给予其恰当的分娩指导;分娩结束后,密切监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采取责任制助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产前责任制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在产妇入院后需积极与其交流沟通,使其熟悉医院环境,缓解其恐惧、紧张的情绪。向产妇介绍分娩流程、技巧、注意点,讲解分娩时的呼吸方法、体位等。介绍自然分娩的优点和剖宫产的风险,倡导自然分娩。②产时责任制陪伴。a.第一产程。责任护士需全程陪伴产妇,给予其安慰和鼓励,提升其安全感;指导其合理饮食,选用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加强对胎心和产程进展情况的观察;指导产妇进行有节奏的呼吸,用手压迫腰骶部以缓解疼痛。b.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选择恰当的分娩体位,教会其正确使用腹压,应用Lamaze呼吸法以减轻宫缩时的疼痛。加强对产妇宫缩、胎心、产程进展的监测,协助其饮食、擦汗,在宫缩间歇期放松肌肉,为其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沟通,以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可对产妇适当按摩,以减轻其疼痛感,但需严格控制好按摩的方式、力度、部位。c.第三产程。在分娩成功后,及时将分娩结果和新生儿情况告知产妇,给予新生儿赞美和夸奖,嘱咐产妇多休息,指导产妇做好母乳喂养。③产后责任制护理。在产后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指导产妇做好自身保健和新生儿护理,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以预防产后抑郁。

1.3 评价标准:①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对比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产钳助产的例数和比例。统计两组发生宫颈损伤、阴道壁血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②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③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由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护理人员共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以此评价两组初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 结 果

2.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并发症发生率[n(%)]

2.2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

表2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

组别 例数 产时出血量(mL) 总产程时间(min)观察组 50 142.5±22.6 370.3±20.9对照组 50 168.2±29.7 433.5±24.7 t-4.355 12.354 P-0.000 0.000

2.3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1±3.0)分,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9.2±4.2)分,P=0.000,t=23.153。

3 讨 论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具体是指胎儿与母体分离而形成独立个体的过程,可分为一、二、三产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初产妇越来越多,初产妇缺少分娩经验,心理状态不佳,分娩难度加大,并发症高发,不利于保障母婴健康[2]。因此,临床上需重视对产妇的护理干预,传统的产科护理方法不够全面,无法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弊端明显[3]。责任制护理是一对一的护理模式,由指定的一名助产士对产妇实施连续、优质的护理,其服务标准高,坚持以人为本,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干预[4]。这一护理模式的应用明确了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使命,能保证护理服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利于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责任制助产护理一般分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进行,通过实施全面、系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升分娩时的配合度,减轻其疼痛,确保分娩顺利进行,还能减少宫颈损伤、阴道壁血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指导产妇做好自身保健和新生儿护理,利于保障母婴健康[5]。本次研究证实,在初产妇护理中引入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产时出血量,缩短产程,这一护理方法得到产妇高度评价,护理满意度较高,且以上指标均优于采用常规产科护理的对照组产妇,P<0.05,本次研究结果类似于雷道琴、韩瑜[6]的研究结果。

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产时助产责任制
司法责任制下同案同判的价值延展与方法重塑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产时及产后评估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