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氦气竞争性溶解现象的实验探究与设计

2018-10-18王振泽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9期
关键词:氦气循环泵竞争性

王振泽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

氦气作为一种稀有气体,在医疗、军工、超导、半导体、制冷、石化、光电子产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1,2]。氦资源十分重要但又十分稀少,目前对于氦资源勘探的重点是寻找游离相的氦,并且伴生于甲烷气中的富氦天然气是目前勘探的重点[3],因此在勘探前必须了解游离相氦气的相关情况。

1 问题的提出

在对氦资源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游离相氦气很难单独成藏,在源岩中生成的氦气可溶解于地下水中,随流水作用共同运移,同时,CH4、CO2、N2等气体常与游离相氦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往往共同伴生成藏[4]。因此有学者推断,氦气由水溶相向游离相的转变,是与多种气体之间的竞争性溶解相关,当其他气体与氦气共同溶解时,氦气的溶解度会被降低,载体气能将氦气从溶液中置换出来,携带氦气共同运移成藏[5]。这样的推论也被从亨利定律的角度进行了解释[6]。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推断是有可能的,但是目前还缺乏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验的探究,本文将针对氦气与其相关气体间的竞争性溶解问题设计实验。

2 实验装置与步骤

2.1 实验装置

进行氦气及其相关气体溶解竞争性的探究实验,要求实验装置要能控制实验进行的温度、压力条件,同时也必须要有抽真空装置,排除其他气体对待测气体含量的影响,还需要有过个回路对溶解度进行多次测定。目前对于气体溶解度测定的实验有很多,但大都是针对某一种气体而设定的,在用于溶解竞争性实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夏淑倩[7]的实验装置不能加温加压;张海涛等的装置根据压力的变化来测定溶解度,在多种气体共同溶解时难以判断各种组分溶解的多少;张国建[8]的实验方案较为适用,但是缺少抽真空装置及多种气体的进样和多路循环。本文的实验将在张国建[8]的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用于测定氦气与其相关气体间的竞争性溶解现象。

张国建[8]的整个实验装置有高压平衡系统和常压分析系统两套压力系统,简介如下:

2.1.1 高压平衡系统 高压平衡系统(见图1(a)),由高压搅拌釜、低温恒温槽、高压循环泵、取样器、温度以及压力传感器组成。高压搅拌釜由不锈钢材料制造,体积为2.40 L,外周用保温材料包裹。低温恒温槽温度控制范围,控制精度±0.2 K。高压循环泵强制物系流动,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缩短达到相平衡的时间。取样器由不锈钢制造,其体积为 26.65 mL,装在循环管路上,避免了取样二次平衡的问题,解决了取样难题。压力传感器精度为 0.5%FS,最大量程 20 MPa;温度传感器精度±0.1 K。

2.1.2 常压分析系统 常压分析系统(见图1(b)),由闪蒸罐、排水系统、体积计量器组成。闪蒸罐体积为50.00 mL。

竞争性溶解测定实验需要向装置中充入氦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先充入了氦气后,在进气管中会有氦气的残留,因此,为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排除干扰,将实验装置改进,设置两组进气管及抽真空装置。并且在同一装置中设计了两套回路,满足两次溶解度测定的需要。改进装置(见图2)。

2.2 实验模型与实验步骤

2.2.1 单独氦气溶解度的测定实验 在测定氦气与其他气体的竞争性溶解现象之前,需要先用同一实验装置对氦气单独溶解时的溶解度进行测定,以排除干扰因素,提高数据对比的准确性。单独测定氦气溶解度时只需使用一套回路,具体实验模型及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模型:实验温度为T1℃;实验压力为P1MPa;实验气体为He。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首先关闭所有阀门。将蒸馏水脱气,除去溶解的空气以及杂质,装入射流泵内密封存储。打开阀门v12对实验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

图1 气体溶解度测定原实验装置(据张国建,2007)

图2 气体竞争性溶解测定实验装置

(2)系统检漏:启动温度控制器,调节温度控制装置使温度达到实验条件温度T1。打开阀门v2、v4、v9、v10,v11注入氦气10 MPa,记录压力表数据,若30 min内压力没变化,则认为系统密封性良好。

(3)系统进样:打开阀门v12再次对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关闭所有阀门。打开阀门v1注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M1,关闭v1。打开阀门v2注入氦气,直至实验所需压力P1,记录压力传感器数据,关闭v2。

(4)氦气溶解平衡:启动高压反应釜搅拌,打开阀门 v4,v9,v10,v11,启动液相循环泵,获得一定的液相流速,30 min读一次数据,若30 min内压力没变化,即认为达到相平衡。停止液相循环泵,关闭阀门v9、v10,液相取样完成。

(5)液相常压分析:缓慢打开阀门 v14,待闪蒸10 min后,慢慢旋开阀门v15,使释放的气体进入氦气检测仪,测定氦气含量,记录数据。

(6)实验后系统处理:实验完成后,打开放空阀v13,至系统压力降至大气压。关闭阀门v10,打开阀门v14,启动液相循环泵,将系统物料排出。打开阀门v10,将阀门v2处的接头连接空气压缩机,将系统残余物料吹出去。

2.2.2 氦气与相关气体的竞争性溶解实验 该实验主要是探究几种气体同时溶解时,是否会产生竞争性作用使得氦气溶解度变低,被其他气体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模型:实验温度为T1℃;实验压力为P1MPa;实验气体为 He、CH4。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首先关闭所有阀门。将蒸馏水脱气,除去溶解的空气以及杂质,装入射流泵内密封存储。打开阀门v12对实验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

(2)系统检漏:启动温度控制器,调节温度控制器使温度达到与2.2.1中同样的实验温度T1。打开阀门v2、v3,v4、v5、v6、v7、v8,v9,v10 注入氦气、甲烷气体10 MPa,记录压力表数据,若30 min内压力没变化,则认为系统密封性良好。

(3)氦气进样:打开阀门v12再次对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关闭所有阀门。打开阀门v1注入与2.2.1中同样体积的蒸馏水M1,关闭v1。打开阀门v2注入氦气,直至与2.2.1中同样的实验所需压力P1,记录压力传感器数据,关闭 v2。

(4)氦气溶解平衡:启动高压釜搅拌,开启阀门v4、v5、v6,v7,v8,开启液相循环泵,获得一定的液相循环流速。30 min读一次数据,若30 min内压力没变化,即认为达到相平衡。停止液相循环泵,关闭阀门v7,v8,第一次液体取样完成。关闭阀门v4、v5、v6,打开阀门v8,使氦气溶液进入高压反应釜内。

(5)甲烷气体进样:缓慢调节放空阀 v13开度,从高压反应釜上部缓缓释放压力,并同时打开阀门v3,向高压反应釜下部缓慢充入甲烷气体,并调节阀门v12和v3开度,保持反应釜内压力P1不变。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充入足量甲烷气体后关闭甲烷进气阀v3、放空阀 v13。

(6)甲烷气体溶解平衡:启动高压釜搅拌,开启阀门 v4、v9、v10,v11,开启液相循环泵,获得一定的液相循环流速。30 min读一次数据,若30 min内压力没变化,即认为达到相平衡。停止液相循环泵,关闭阀门v9、v10,第二次液相取样完成。

(7)液相常压分析:缓慢打开阀门 v14,待闪蒸10 min后,慢慢旋开阀门v15,使释放的气相进入氦气检测仪读取氦气含量。

(8)实验后系统处理:实验完成后,打开放空阀v13,至系统压力降至大气压。关闭阀门v10,打开阀门v14,启动液相循环泵,将系统物料排出。打开阀门v10,将阀门v2,v3处的接头连接空气压缩机,将系统残余物料吹出去。

3 实验结果分析

两组实验均是在同一实验装置,同一温度T1,同一压力P1下进行的,假设2.2.1、2.2.2中测出水中溶解的氦气含量分别为c1、c2。关于c1、c2间大小的关系有以下三种可能:

(1)c1>c2。若是这种情况,则说明当氦气与甲烷气体共同溶解时,水溶液中的氦气含量比氦气单独溶解时有所减少,甲烷气体的溶解造成了氦气的溶解含量的降低,竞争性溶解现象存在。

(2)c1=c2或c1≈c2。若是这种情况,则说明当氦气与甲烷气体共同溶解时,甲烷气体的溶解对氦气的溶解量影响不大,竞争性溶解现象不存在或影响非常小。

(3)c1<c2。若是这种情况,则说明当氦气与甲烷气体共同溶解时,竞争性溶解非但不存在,甲烷气体的溶解对氦气的溶解还有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分析原因或检查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

4 实验总结与展望

(1)在实际实验时,应当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多组实验,分别对比结果,以排除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2)可以设立更多回路,测定多种氦气相关气体(CH4、CO2、N2等)与氦气之间的共同的竞争性溶解现象,而不仅限于两种气体间的相互影响。

(3)在氦气与相关气体的竞争性溶解实验中,可以改进气体检测装置,最好能将氦气及相关气体的含量变化都测出来,这样更加便于实验结果的分析。

(4)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氦气与其相关气体间的竞争性溶解现象确实存在,可以利用该现象进一步指导氦气的勘探工作;如果得出结论竞争性溶解现象不存在,则可以调整勘探思路,对游离相氦气的脱溶与运移作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氦气循环泵竞争性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脱硫装置水洗循环泵机封冲洗案例分析
脱硫装置贫液循环泵优化改造研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跟气球上天
政府采购PPP项目的竞争性磋商文件要合法实用
光纤拉丝氦气回收提纯技术
坦桑尼亚发现巨型氦气田
基于科学工程的竞争性谈判实践研究
PPP竞争性谈判与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