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老年针刺治疗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心理状态观察

2018-10-17徐晓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眼部循证视力

徐晓玲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眼科,山东 菏泽 274000)

眼缺血综合征此种疾病主要病因是由于颈动脉阻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眼、脑综合征表现,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患者,大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粥样硬化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眼前黑蒙、主诉眼部不适表现、视力下降、静脉扩张等,随着病情长期发展,患者存在失明可能性[1-3]。针对此种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但药物疗效不明显,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本次研究为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方法,即针刺治疗,同时为患者提供循证护理服务,循证护理意指医护人员在制定临床护理计划时综合考虑此疾病现有的相关科研结果、文献资料及自身临床护理经验、患者存在身心需求等因素,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干预[4]。本文研究对于眼缺血综合征老年患者针刺治疗过程中提供循证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 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73例眼缺血综合征患者,划分为常规组,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7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组包括男性44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在39-78岁间,平均为(60.2±8.2)岁,发病部位包括单眼60例、双眼13例,共86只眼,疾病严重程度包括轻度33例、中度25例、重度15例。观察组包括男性45例、女性28例,年龄在40-79岁间,平均为(61.0±9.0)岁,单眼61例、双眼12例,共85只眼,疾病严重程度分别为32例、24例、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度及视力等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7例、动脉粥样硬化12例。纳入标准[5-6]: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关检查确诊,如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等检查确诊;患者均因出现眼部不适而入院就诊;主诉存在眼部疼痛、黑蒙等;需排除存在脑部肿瘤导致眼缺血表现患者;排除机体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病变患者;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眼部疾病患者。

1.2 护理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针刺治疗,主要过程包括入院后积极评估患者病情现状,由专业中医师负责施针治疗,为患者选择上午治疗间歇期进行针刺,主要选择穴位包括睛明、球后、风池、太阳、安眠等,每次治疗时间为30 分钟,每间隔5分钟为患者施针,一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应休息两周继续治疗,本次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治疗[7]。

1.2.2 护理过程

常规组接受一般护理服务,包括患者入院后及时为其说明眼缺血综合征疾病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类型,为其解释一般疾病进展、治疗方式及针刺治疗原理、疾病中医分型等,加强护患沟通;在急性发作期指导患者保持休息,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措施,做好出院指导[8]。

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措施,包括:①科室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组员由科室骨干成员共同组成,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护士长应带领所有组员接受循证护理流程培训,所有组员均需熟练掌握眼缺陷综合征病理过程、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由护士及时带领患者进行各项检查、重点检查视力及颈动脉阻塞情况,根据诊断及相关检查结果、患者身心状态及主诉等,为患者评估后提出循证问题,得出问题包括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受到病情影响等,根据上述护理问题,循证小组成员应全面寻找相关文献资料、历史病历等,制定全方位护理计划[9]。②大部分患者因疾病影响正常活动而表现出心理紧张、焦虑等情绪,及时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倾听患者内心想法,告知患者病情治疗进展,讲解针刺治疗的原理,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及时加强健康指导,提供基础生活护理,嘱咐定期接受治疗及针刺后皮肤护理要点,做好出院家庭随访护理服务[10-11]。

1.3 观察指标

1.3.1 疾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主诉评估眼缺血综合征疾病严重程度,主要指标划分为轻度:患者主诉存在眼前黑蒙表现,经检查发现无颈动脉明显狭窄征象;中度:检查显示存在明显颈动脉狭窄表现,可能存在血栓;重度:形成明显血栓[12]。

1.3.2 总结患者经针刺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

在患者治疗前、针刺治疗三周后采用视力表判断视力情况。

1.3.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焦虑与抑郁评分

为患者治疗前后采用HADS分(焦虑评分表)与SDS(抑郁评价表)了解患者情绪状态,HADS评分表包括配合治疗、食欲与睡眠、沟通等,指标为20 分,参考值为7分,<7分表示无焦虑情绪;8-1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11-20表示明显焦虑。SDS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参考值为53分,轻度抑郁(<62分)、中度(<72分)、重度(>72分)[13]。

1.3.4 血流指标

分别于患者首次针刺治疗前及针刺6 周后检测血流指标情况,指标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1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 ,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了解患者经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

经针刺治疗及护理干预三周后,得出结果为观察组患者视力<0.1、≧0.1,<0.25 例数均低于常规组,而≧0.25,<0.5、≧0.5例数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有一定恢复,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水平(例)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变化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评分(n=73,分)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A血流情况

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均高于常规组,血流改善效果较好,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A血流情况(n=73,例)

3 讨论

眼缺血综合征疾病主要发病因素包括机体颈动脉狭窄,导致脑组织及眼部发生缺血性障碍表现,患者可存在一定基础疾病,包括粥样动脉硬化、炎症感染、动脉血管累及性疾病等导致眼部血流量减少,导致前后节缺血,影响视力,长期发展会对患者日常活动造成影响。一般多为单侧眼部发病,部分患者可能累及双眼,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明显下降、主诉眼眶区感到疼痛,入院检查得出结果为视网膜动脉变窄、存在出血及新生血管等,需早期实施治疗,防止视力继续恶化,主要治疗原理为改善血液流通、增加眼部血液循环,根据颈动脉阻塞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患者主要利用药物干预、如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血管扩张剂,抗凝药物等。对于动脉阻塞严重程度患者可采取手术干预,支架置入等,但手术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导致其主观痛苦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出现可能性较大,预后效果未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患者机体耐受力较弱等劣势;而本次研究为此类患者提供中医针刺治疗,发现疗效可观,可改善患者血流受阻情况[16]。

循证护理是一种特色护理模式,主要实施流程包括科室需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要求所有组员均全面掌握循证护理概念、实施环节及意义等,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及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正确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诊断,提出循证问题,并积极满足患者需求,并结合多方面考虑因素,综合制定护理计划,积极满足患者主要存在的身心需求,并根据患者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积极寻找相关科学研究结果、文献依据等,提供科学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为患者病情现状、视力及临床表现等,根据患者需求及时提供舒适护理,在针刺治疗前为患者解释中医治疗原理,告知此种治疗方式优势,安抚患者紧张情绪,针对焦虑情绪患者加以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及抑郁表现。积极与患者保持沟通,协助其完成日常生活护理,及时陪伴患者进行户外活动,鼓励家属积极理解患者情绪,联合提供亲情式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主诉生活状态较好。

综上所述,眼缺血综合征多发于老年患者,为其日常生活、活动等均造成较大影响,且患者发病后对病情现状、预后等产生担忧表现,容易造成不良情绪,对治疗方式存在疑虑等表现,而循证护理针对此些问题,综合性评估后,为患者提供专业及科学性护理指导,包括饮食、服药、提供中医针刺疗法干预,为患者提供3 周、6周治疗,大部分患者视力有一定恢复表现,患者血流改善较好,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眼部循证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保护视力等
窥见眼部瑜伽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