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10-16张军喜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张军喜

摘 要:初中物理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以现实现象为参考逐步掌握理性的知识。以实验为主的物理教学,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客观情景,增强师生互动,从而达成研究性实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24

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初中物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顺应“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实验,并以小组形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达到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目标。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使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最优化。但是教育模式的传统化,教育资源的落后化等客观因素,使得我国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远远不及国外物理教学水平。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实际的情况出发,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

一、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特点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寻找规律,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是不同的,它属于学习的范畴,是对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上与科学研究有些相似之处,实质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或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如“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在控制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来讨论其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逻辑思维,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学会一般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探究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开拓进取精神。

二、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许多教师都存在这么一个令他们头痛的问题:怎样上好实验课,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就目前的情况看,学生普遍喜欢上实验课,喜欢在实验中自己动手操作。由此学生在实验课上表现活跃,教师往往难于驾驭好课堂。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非但科学探究的目标不能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就成了空谈。因而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探究的内容确定好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独立操作为主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实验材料,在选取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撑,实验材料包含所需探究的实验课题和进行实验必要的实验仪器。探究實验课题的提出最初可先由教师提出,发展到逐渐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而实验仪器的配备应该选择多种配备,由学生自己选取。再次,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实验过程的管理,培养学生创造性开展物理实验的能力。

(二)加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在新课改理念中应更注重和加强小组内、小组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这样有助于问题的生成,有助于难点的突破。例如,在讲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涉及静摩擦、滑动摩擦二者的区别,就可以让同组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身边的器材,一部分学生演示(手握笔、课本)静摩擦,一部分学生演示滑动摩擦(推动课本在桌面上移动)。然后小组成员根据现象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就会使“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浮出水面。然后可以进一步讨论怎样求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大小,与静摩擦和滑动摩擦有关的因素等等。这样就是抽象的问题变的直观、易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除了课本给出的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小有关外,很多学生还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移动速度有关。那教师就可顺应学生思路和学生一起制定探究计划,(当然这里教师要强调利用控制变量法)让小组成员全程参与。在探究摩擦力的小和接触面积的关系时,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课本并记下测力计的读数;然后把课本摊开再缓慢拉动,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速度的关系时,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第一次匀速拉动物体,记下测力计的读数;第二次改变速度匀速拉动并记下读数。然后就以上数据展开讨论,这样就会使学生根深蒂固的想法不攻自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牢固,做到了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注重小组合作。

(三)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性实验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主动操作和积极思维,就谈不上探究。探究性实验重在学习的体验,通过探究性实验能将他人的间接经验内化为个人的直接经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懂得了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亲自参与了实践、参与了创造活动,从而训练和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和心理素质。

(四)创设客观情景,增强师生互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直接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有可能使学生受到突然性的冲击,从而盲目,手足无措,继而对探究性实验教学产生朦胧感。因而,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之前,要以传统课堂中已经得到的知识为基础,创设一个客观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兴趣。期间教师可以增加更多关于课程的感性材料,例如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提出生活周边的相关知识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成研究性实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 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在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有效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值得我们不停地去探讨。作为教师更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研究探究式实验教学,增强其有效性,完善其缺点,使得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教学的舞台上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轶辉.浅探改善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J].中学物理,2015(18).

[2] 熊书满.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