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探析

2018-10-16周栋马彬彬谢济光

学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广西高校

周栋 马彬彬 谢济光

摘 要:留學生教学工作,是现代高校本科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多样性、融合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是国家教育体制优化的代表。基于此,本文以广西高校为例,着重对本科高校中留学生的“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进行解析,以达到优化高校留学生教学工作,促进国内教育体制变革的目的。

关键词:广西高校;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0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02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全面化改革,国内教育体制的发展,已经逐步与国际化变化之间形成有效性对接。国内教育除了开展人才教育“走出去”策略,也更加重视“引进来”人才培养战略,实现新型教育体制的全面化整合,寻求更加前卫的教育实践方式,带动国家人才输出策略的深度化探索。

一、 广西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现状

来华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是国际教育融合化发展的主导趋向,它能够实现国家间人才合作与高效利用。结合我国教育部门,对广西高校来华学生教学实践的相关情况分析可知:截止到2017年年底,广西高校在华留学生实行“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比例占有37.17%,人才输出率为57.79%[1]。同比2016年年底的数据统计,分别增加了7.56个百分点和9.12个百分点。这说明“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在广西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的实践情况效果优异。同时,由于当前广西高校本科来华留学生的“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实践中,留学生自身差异大,高校“趋同管理”教育方式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高校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后续工作。

二、 广西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一) 树立综合性的教育/培养模式实践理念

所谓“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就是要结合中西方教育中,相同或者相似要素,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文化交流过渡模式,为高校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实践途径[2]。广西高校教学工作的综合开展,将注重对现代教学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探索,逐步开展更具体系化人才培养新战略。例如:高校将我国新教育理念中,“生本理念”作为本科留学生培养的指导目标,实行全面化的教学工作开展实践新策略,逐步引导在华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过渡,辅助在华留学生能够从教学方式上快速融合,促进广西高校本科留学生教学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二) 求同存异策略的科学性掌控

本科生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高校应注重中西方教学中的差异性。

一方面,中西方学生的发展思维上存在着差异。国内高校输出人才理论性更强,他们能够自主的解读当前本科院校中专业理论知识,善于从理论知识中寻求专业能力增长的途径。而西方学生与我国高校学生的思维形式刚好相反,高校建立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时,必须注重留学生思维上的差异。例如:广西某高校构建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时,以专业课程实践为基础,引导留学生在实践后,进行有效的理论归纳。案例中这种逆向归类的实践分析方式,能够从留学生自身成长差异入手,构建适当的制定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实现广西高校实践情况的科学化实践。

另一方面,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掌控,应从中西方的教育实践差异上,进行教育培养模式的解析。西方主要采用开放式、互动式的本科教学方式,而我国的本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依旧以“班级授课制”作为人才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教师在进行留学生教学时,应适当地保留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时间,但也不完全“丢弃”课堂管理规则。例如:广西某高校进行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教师在留学生课堂中,保留了社会调查、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课堂实践模式;同时,也提出了留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应进行课堂记录,预留课后作业等等。案例中该教师的这种教学实践方式,就是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求同存异教学实践过程的直接体现,为广西未来高校的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

(三) 注重人才培养拓展化引导

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是国内教育体制国家接轨的体现。首先,新教育模式的探索,能够为国内学生留学教育培养提供更加有效指导。其次,它也是国内人才引进对接的渠道。由此,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必须注重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拓展。

具体来说,广西某更高校开展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时,能够充分利用留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强的优势,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探究,而该高校也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实行留学生社会就业能力培养,辅助在华留学生对高校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留学生在华就业的实践能力。案例中该高校的这种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留学生自身优势,发挥广西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条件,实行留学生人才培养。或者,开展本科留学生人才交换实践策略,拓展更广阔的留学生人才输出渠道,打造具有良性国际化人才应用的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广西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探析,是我国教育模式升级优化的代表。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引导广西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实践创新,应树立综合性的教育/培养模式实践理念、求同存异策略的科学性掌控、注重人才培养拓展化引导,促进我国教育模式的创新。因此,浅析广西高校来华本科留学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将是国内教育进一步探索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欢,王云娟,徐秋月,等.来华医学本科留学生学习状态调查——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84.

[2] 毛雪.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汉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7(8):78.

猜你喜欢

广西高校
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的广西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路径探析
基于用人单位视角的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思考
广西高校英美文学慕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
论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广西高校图书馆网上资源荐购服务调查与分析
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与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
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广西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