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的责任与使命

2018-10-15王继山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

摘 要: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学校对高中校长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必须明确自己在新课改中的责任与使命,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领导学校进步。文章对高中校长的责任和使命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高中校长肩负的具体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校长;责任与使命

作者简介:王继山,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学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4-0007-02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使高中教育有了全新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教职工,都需要做出改变才能有效贯彻落实课改的相关要求。高中校长作为领导者,比普通教师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从责任、使命出发,提升自身的能力,改变高中教育方式和学校文化氛围,从而让学校在课改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培养出更多人才。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教育现状

近年来,课程改革在高中得到了深入推进,但在此过程中,课程改革的进展较为缓慢。究其原因,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老师、家长都认为高中是为高考服务的,学生进入高中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其次,课程改革需要使用大量的新教具、新设备,而学校的资金又较为缺乏,由此导致教具的全面更新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再次,随着课改的进行,一些全新教学方法和学校统筹方式的使用,高中教师、学校行政人员的职责、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如何解决教师已经形成的工作方式与新角色之间的矛盾,是很多高中都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高中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掌舵人,就必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保证学校在课改背景下不会与时代脱钩,并得以实现持续发展。

二、高中校长的责任和使命

1. 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展开。课程改革绝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在每所学校有效实施并深入推进的。同时,高中校长对课程改革的落实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校长的眼光、责任感、使命感决定了课程改革最终能够到达怎样的层次。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必须要具备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保证学校能够有效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在学校内创设课程改革的环境,为老师们提供课程改革的动力。

2. 提升学校竞争的动力。很多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不利于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但从多地课改之后的高考成绩来看,课改并没有降低学生的成绩,反而提升了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些教学模式先进的学校,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家长在看到这些情况后,更愿意选择这些学校,使学校的竞争力得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不只是依靠学校的教学能力,还有学校的人文环境、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学校的精神,因此,校长要在学校组织教师深入推行课程改革,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3. 培养价值观正确的人才。在高中时代,学生正从初中以来的懵懂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高中生不仅要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的发展做铺垫。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只是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暴力、霸凌事件在学校时有发生,对学生也带来了很差的影响,因此,校长应注重在学校内构建相应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学习比较紧张,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只有校长具有人格魅力,高尚的情操,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完成使命的能力要求

1. 开拓创新的能力要求。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如果高中校长继续因循守旧,不使用创新教学方法,那么,学校就会停留在旧有的教育框架里,无法向前。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校长,必须要改变自身的管理模式,勇于创新,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并且能够用全新模式办学,让课改得以迅速推进,最终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对于有创新能力的校长,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的理念。校长要从原来的职务型校长转变为更适合课改的职业型校长,并且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研究工作当中,把校长从原来的权利本位型转变为能力本位型。

第二,校长要能够创新学校的管理制度。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不仅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探究全新的管理模式,才能全面达成新课改的要求。比如,在安全管理中,通过危机意识提升学生的安全观念,尽可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关心师生,并为师生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校内师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能够打破常规,换一个角度思考。当校长遇到问题时,需要主动打破常规,选择用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使用全新的思考方式,比如,使用逆向思维、横向思维,以创新教学和管理模式。比如,对于一些荒谬的问题,什么时候一加一等于一?从传统的角度上来说,只有在算错的情况下才能等于一,但实际上,只要进行了单位的变换,就能讓上面的计算成立——一斤加上一斤等于一公斤。在生活中,我们还能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校长还需要帮助教师形成这样的思考方式,从而让他们有更加开阔的思维。

2. 领导课程发展的能力要求。在传统教学中,高中课程设置都是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同一个地区通常会使用相同的教材和试卷,导致政府对于高中的教学水平评价也都会使用统一的标准。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校也难以有效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的集体化课程,校长无权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行课程调整,降低了校长的领导课程能力。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都被赋予了很高的自主权,此外,校长必须具备足够的领导课程能力。校长必须懂得如何教学,要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情况,调整课程、开发课程。

总之,高中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工作中更具有目的性,创造更好的学校氛围,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在明确了自身的使命后,校长要提升自身的素质,让自己具备更强的能力,保证自己可以肩负起高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葛永信.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的责任与使命[J].现代教育,2015,(Z2):122.

[2] 李和平.普通高中校长对新课改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6):108-110.

[3] 郭翠兰.普通高中新课改对校长的要求[J].教育科学研究,2010,(5):19-21.

[4] 王承军.高中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旗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0):19-20.

责任编辑 朱泽玲

猜你喜欢

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高中生地理新课改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行走在新课改路上
教师应坚守课改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