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类题型总结经验

2018-10-14周伟登

读与写·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类比思维解题教学高中数学

周伟登

摘要:目前,新课改正在继续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也在做进一步的提高。老师在教学模式中也在不断改进,如采用趣味教学法、赏识教学法之类的,当然还有思维性教学方式。本文将结合自身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应如何在归纳题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类比思维运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中。

关键词:类比思维;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55-01

回顾我们平时的学习,会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使用逻辑推理、归纳整理或者是演绎推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解题技巧。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类比思维方式来辅助数学教学,这种思维方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思维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得到加强,还能够让学生将一些课堂上掌握的知識运用进实际的生活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由此来帮助学生解答一些习题。接下来,本文将以人教A版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来试着探究一下应如何在归纳题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类比思维运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中。

1.在高中数学中运用类比思维的原因

我们之所以将类比思维运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是因为类比思维有着很重要的优势。其一是它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从而提升老师的教学效果。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思维方式,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之中是有着重要规律的。学生在用类比思维方式来掌握一些题型的规律时,会从中获得一些满足和成就感,然后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对数学教学产生很大的兴趣。而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又会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从而使得数学水平得到提升。其二便是可以让学生在类比过程中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和学习到新的数学知识,并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收获到一些以往没有注意到的内容。我们说的类比思维,其实就是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新知识与旧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而且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方式的熏陶下,长此以往,会在头脑中养成这种类比习惯,使得他们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将一些旧知识调出来与之进行对比,从而在对比之后发现其中所存在的联系。而在发现这些联系后,他们也会思索这之中所存在的规律,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牢固,使他们的知识不断的的得到丰富,从而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解题效率。

2.在高中数学中运用类比思维的措施

2.1老师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有着这样的一条要求,即必须要在保证老师的主导性之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一点便是在说虽然说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必不可少的还是老师的引导。所以,在平时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类比思维方式渗透进教学中,还是需要老师来进行合适的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进教学过程中,并且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来理解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并且用一些趣味性教学方式从旁辅助,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我们在教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一章节的时候,首先需要老师掌握的便是这个章节的主要教学目标,即带领学生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并从中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从而使得他们能够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老师在明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后,便可以来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在学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一小节的内容时,应如何运用类比思维呢?首先,需要老师在教学设计设计上一番功夫,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讲教学目标包含进去,还需要在这之中加入一些比较幽默的东西来让学生体会到趣味性。然后便可以采用类比思维方式,让学生联想一下,以前有没有学过类似于集合这样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进行联想后,让他们将自己想到的数学知识说出来,然后将学生所说的知识明确出来与这节学的集合这个知识进行类比,从而来找一找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或者是说这几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当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所要做的便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然后剩下的便让学生来进行自我发挥,老师可以适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2.2将类比思维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要让类比思维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得到高效的运用,最好的方式便是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所谓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实际教学和解题。因为只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会真正的认识到什么是进行类比,怎样来运用类比思维方式,并且还能够帮助他们怎样在实际的解题中运用类比思维。

例如,我们在学习"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这一小节时,便可以采用类比思维。这个小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单调性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增(减)函数的证明和判别,,从而来使他们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那么,在这一小节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来进行类比思维呢?我们在学习这一小节的时候,可以进行平行对比,即什么是增函数,什么是减函数,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学习,最后的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函数图像来辅助教学,如:可以使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关键知识,因此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尤为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志刚.探讨初中数学案例教学有效策略应用[J]. 华夏教师,2015,8(12):45-46.

[2]黄琴.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高效运用之刍议[J].考试周刊,2017,11(25):174-175.

[3]唐训成.有效教学在初中数学案例教学中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9(4):88-89.

猜你喜欢

类比思维解题教学高中数学
“比较”与“类比”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过程中的类比思维运用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中的运用探讨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题海无边,方法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