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调查报告

2018-10-14

非遗传承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陈鹤琴犹太校本

吕 晔 王 晨

《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秉承霍山学校创始人、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念之下的一种极具人文精神的文化教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从多元的角度来实施记录霍山学校为“提篮桥文化”所作出的有益探索。本调查报告主要介绍“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背景、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成效。

一、课程调查的背景

《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对保护与传承日渐式微的地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实践与研究有助于创设适合学生的课程,拓宽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彰显学校德育特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文化自觉的形成与身处提篮桥地域的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提篮桥文化”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开发价值

“提篮桥历史文化”是上海文脉的核心之一,融合其它优秀地域文化,逐渐形成了以提篮桥区域为核心发散的地域文化,因其独有的多元文化氛围而独树一帜。犹太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祈福文化等经典文化都相汇于此。其亲缘性、地域性特点更容易被身处该校学生所理解及认同,深挖提篮桥的丰富资源,使其成为受学生喜欢的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提篮桥历史风貌区包括犹太人居住区、提篮桥监狱和下海庙等,是上海市立法保护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提篮桥监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所监狱与中国近代革命息息相关,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场所;下海庙是上海现代宗教生活的一部分,它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神祗格局,也是与海派城市精神有着极深渊源的城市地标之一;犹太难民曾避难于提篮桥,体会战乱时期中国人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中犹两个民族对和平的渴求和珍视,感悟、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提篮桥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开发价值,开发“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提篮桥文化,对自身责任思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学校办学传承与转型发展的需要

(1)教育转型发展的需求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的培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追求。这些内涵把教育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素质的培养,这与陈鹤琴“一切为儿童”“热爱、了解和研究儿童,教育他们胜过前人”的“活教育”本质与目标一脉相承。

(2)“活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上海市霍山学校是2008年8月由上海市建江中学与上海市霍山路小学合并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1928年陈鹤琴创办的工部局东区小学为霍山路小学的前身。学校地处提篮桥地区,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工部局东区小学曾经是收留犹太难民的汇山路收容所,是距离犹太难民纪念馆、提篮桥监狱、下海庙最近的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正如学校创始人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中所提倡的“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的教育理念,面对丰富的地域资源,学校有着天然的文化教育职责和社会责任。

为此,从2014年学校开始《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将丰富的地域资源,化为受学生喜欢的课程资源。

二、课程实践的概况

1.概念界定

“提篮桥文化”内涵

提篮桥历史文化是上海文脉的核心之一,提篮桥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犹太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祈福文化、航运文化等经典文化相汇于此。提篮桥不仅是虹口,也是上海可贵的一段城市记忆,那些建筑代表着上海诸多之最,也最能体现上海的精神内涵。如海纳百川,开拓创新等。提篮桥文化表现在:

文化的地域性:在其2.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犹如珍珠般的人文景观,使提篮桥有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

文化的传承性:提篮桥不仅是虹口,也是上海可贵的一段城市记忆,那些建筑代表着上海诸多之最,也最能体现上海的精神内涵。

文化的发展性:学校位于提篮桥地区,理应承担起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可以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所以,深挖提篮桥的丰富资源,使其地域资源化为学生喜欢的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目标

通过《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收集和整理提篮桥历史风貌区的文史档案,编写系列校本教材,设计相关的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及现代公民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时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陈鹤琴教育思想,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做现代中国人。

3.研究内容

《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实践的研究

4.主要做法

在历时三年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做了以下实践。

●历史遗迹、场馆的实地调研

在编写课程的整个过程中,多次探访学校周边的历史遗迹,犹太难民纪念馆已经数不清去了多少次。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校外实践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让学生的实践有价值于课堂,如何设计任务单,都是值得细细推敲的,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的。

●文献、网络资料的搜索筛选

除了文献资料外,还收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总计近80个相关视频,近6500分钟的影像。

●相关人员的采访

在编写过程中,采访了犹太难民纪念馆最资深的讲解员王老师和业务主管周老师、提篮桥监狱的金牌讲解员丁老师、下海庙的住持和杨老师,得益于他们的指教,我们收获颇丰,加深了对提篮桥文化的认识,丰富了课程内涵。

●外聘专家的指导

在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资深教师与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陈鹤琴的儿子陈一心先生、陆建非教授、陈庆女士、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和业务主管周晓霞老师、提篮桥监狱丁喜华老师、下海庙杨泰清老师、教师进修学院邵骥顺老师、毛夙如老师、汤立宏老师、叶永广老师等。

●多学科教师参与编写

学校成立了由历史、语文、思品等多学科老师组成的编写小组,共同完成课程的撰写。在编写过程中交流所带来的思想碰撞激发出新的灵感。同时后期实践中,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体听课,参与课堂实践,时刻关注课程建设的推进。

●教学实践的多样化

提篮桥的校本课程,不只局限于教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实践的多样化。讲授、现场教学、实践体验、学习任务单、相关人员的采访等。大家深知,教材只是学习素材中的很小一部分,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大图书馆。因此,学习过程中,注重互联网+时代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数字化实施。学生就将学习空间和时间拓展到家庭、拓展到课前、课后。每堂课都有一个学习任务单、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的清晰目标,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拓展性学习。激发学生在层次丰富、内涵深厚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潜能,提高其学习成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学与教创新。

●教学实践的全覆盖

根据《提篮桥文化》乡土校本课程,设计学生自主探索活动在全校分年级分层次开展系列活动,此课程也延伸到北外滩教育联盟和社区。

三、课程实施的成效

1.发现具有重大价值意义的校史补白

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校史是校园文化的内涵,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记录着校园文化的发展脉络,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的沧桑,人世的变故而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提蓝桥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校史的补白、对反思历史,弘扬校史文化,珍视学校精神,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当年犹太难民避难至虹口时,提篮桥有7处犹太难民收容所,其中之一就是汇山路收容所,地址为汇山路150号。而学校创始人陈鹤琴先生在1928年创办的工部局东区小学,地址恰是汇山路150号,将学校初创时的校舍照片与汇山路收容所的照片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完全相同。可以确定的是,学校的前身——工部局东区小学曾经是收留犹太难民的汇山路收容所。这一成果的发现不仅是对校史的补白,更是大大提升了课题的价值与意义。

2.形成基于“活教育”理论下《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创始人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课程论中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注意环境、利用环境”。《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正是传承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课程改革创设的“活”的校本课程。

霍山学校《提篮桥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构建

3.完成三册校本教材编制

在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霍山学校老师辛勤耕耘,努力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基于“活教育”思想的教学策略,完成了《提篮方舟到犹太文化》《探寻提篮桥监狱》《从下海庙走向世界航运中心》三册校本教材的编制。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上海市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专家点评说,“霍山学校能利用学校周边的环境,对学生开展活教育,非常厉害,功德无量。”

(1)《提篮方舟与犹太文化》

《提篮方舟与犹太文化》是学校基于《提篮桥文化》所开发的三大系列课程之一。在整个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惊喜不断,令人振奋。其一,霍山学校的前身——工部局东区小学曾经是收留犹太难民的汇山路收容所,这一成果的发现是对校史的补白。其二,课程中蕴含的中国人无私救助犹太难民的大爱精神、犹太人面对困难的乐观品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提篮、热爱虹口。其三,课程开发产生辐射效应,得到市区领导和专家的认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建设。

(2)《探寻提篮桥监狱》

《探寻提篮桥监狱》作为《提篮桥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之二,通过它,走进身边这座充满历史的老建筑。透过它,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人性的迷失与醒悟。课程,是学生成长的一份经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份体验,也是与师生成长相伴相生的一个生命印记,更是表达学校通过校本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所肩负的责任。

(3)《从下海庙走向世界航运中心》

《从下海庙走向世界航运中心》作为《提篮桥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之三。通过它,让学生了解下海庙当时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具有祈福文化的品质。并感受上海航运的发展。

本课题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并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渠道,丰富了实施途径。但两者如何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优化的教育形式,还有待课题组老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继续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希望成为学校特色课程乃至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

猜你喜欢

陈鹤琴犹太校本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