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医生”杨蕴:工匠精神就是时间的积累

2018-10-14

非遗传承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技艺文物

冰 凝

在上海博物馆有一群文物修复师,他们可以妙手回春,让文物活起来。他们修复的是文化记忆,坚守的是历史传承,发扬的是工匠精神,倾注毕生心血,让中华文化焕发无穷魅力。古陶瓷修复师杨蕴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坚守29年,把青春年华奉献给热爱的文物事业。2017年,杨蕴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陶瓷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工作是一种享受

杨蕴1989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当时班主任推荐她和一位男同学去上海博物馆工作。博物馆对杨蕴来说一直是一个神圣的殿堂,读书时她也经常参观博物馆,很喜欢博物馆的工作环境,如果在那里工作就能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欣赏众多文物。那一年,上海博物馆成立了最早的文物修复研究室,杨蕴被分配做青铜器修复,并一呆就是4年。因杨蕴的美术功底扎实,她有出色的色彩感,也刚巧古陶瓷修复那里缺人,师傅黄仁生便推荐她去跟着蒋道银学习古陶瓷修复。

杨蕴至今已经在上海博物馆工作了29年,修复了几百件文物,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她第一次修复的一件陈列室展品——越窑香薰青瓷。“这件文物的修复全部手绘,刚开始缺乏经验,对修复语言不理解,需要反复琢磨。”杨蕴回忆道,“后来参加1993年全国文物精品大展,我在展品前逗留了很久,很有成就感。”

杨蕴修复的文物中有碎得很厉害的,如交到她手中是一大堆碎片的唐代长沙窑褐釉瓷拍鼓;也有年代非常久远的,如来自浙江省博物馆的五六千年前的骨耜。每件文物都有各自的特点,面对这些来自远古时代的朋友,杨蕴常常有时空穿越的感觉。时间久了这些文物对她来说是有气息的,它们年代那么久远,让她不由得肃然起敬。对杨蕴来说,当下的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认真的态度最重要

陶瓷文物的修复步骤主要分为拆洗清洁、粘接复原、补缺完整、打磨平整、着色做旧或做色上釉,每一步都很重要,都要做到极致。如“打磨平整”看似简单,杨蕴要求做到极致,要用手指甲盖划过也很平整,没有一点阻碍。再如洗陶器只能用塑料盆、釉下彩可以直接用丙酮覆盖、打样膏涂点凡士林方便取下来等细节也是在修复中不断积累下来的经验。“这行就是修的越多越好,经验需要积累。我们对新人或实习生都要先培训,没有经验会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坏。”杨蕴强调道。

古陶瓷修复一般分4种:考古修复、可鉴别修复、陈列修复和完美修复,工艺从简单到复杂。考古修复就是在修复中不遮盖缺损和缝隙,缺损也用可鉴别的接近色或浅色标识,多用于破损严重或时代久远的陶器。陈列修复主要修复一些较完整、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或相对年代近的明清瓷。国际上常用的是可鉴别修复,把碎片粘接起来,可以看出原来的器型,但不会刻意修补裂缝和花纹,尽量少干预以避免损失文物原来的信息。在国内,除了可鉴别修复,陈列修复和完美修复也非常重要。对中国人而言,瓷器代表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修复到天衣无缝、重现神韵的程度,对陶瓷修复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缺损的部分补得一模一样,不光对色彩要敏感,绘画书法的功底也得有,要知道缺损处起笔落笔的地方。”杨蕴对色彩的感觉极其敏锐,红、黄、蓝、白、黑,仅用这些就能调出所有她想要的颜色,这么多年做下来,她的调色几乎已经能做到一次成功。

“好的文物修复师一定要有深厚的美术功底,有对色彩的敏感度。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业人员有认真的态度,这是最重要的,要耐得住性子,静得下心来做事。还要走心,爱动脑和琢磨。”对杨蕴来说,“随时关注,随时学习,随时积累”的极致状态是她的制胜法宝。她会捡起家人丢掉的仿紫砂壶给实习生操练;她会拿着别人送的坏的紫砂壶去做试验;她会在逛古玩市场时想着自己修的话如何修;她会保留着师傅蒋道银传下来的已经过期泛黄的热熔胶棒,用来暂时性固定碎片,因为它比一般胶水容易剥落……“要做一个有心人,心中装着修复这件事。”杨蕴说。

近几年,杨蕴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古陶瓷修复中,避免文物的二次损坏,利用器物造型对称的特点,快速打印缺损严重的古陶瓷模具,方便定型。利用器物装饰的重复性,3D打印可以分毫不差地复制出器物上的小花、小草等精美装饰物,如越窑执壶的壶嘴就是用3D打印而成。“我们这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保留传统技艺精华的部分,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除了引入3D打印技术,还引入热蒸汽的清洗,包括超声波清洗等,在劳动力上更方便快捷。”

工匠精神就是时间的积累

2017年,杨蕴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陶瓷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积极传播古陶瓷修复技艺。2017年11月,杨蕴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做讲座并进行一些实际操作辅导。除了每年去一个兄弟省市博物馆做修复技术的指导和交流,还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兼职授课,在航海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同济小学等地做过公益讲座,周末的公众博物馆开放日活动,杨蕴还要接待对古陶瓷修复感兴趣的市民,为他们讲解、演示修复技艺。

在积极传播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同时,杨蕴发现一个矛盾,不少高校开设修复专业,但学生毕业后真正进入博物馆工作比较难,其一编制有限,其二一般都招硕士生。而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不一定强。“我一般会对学生的态度、动手能力和色彩敏感度做一个综合评估,本科生未尝不可。”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一直遵循传统的“师徒制”,而且要签书面协议。杨蕴目前也带一个徒弟,1989年出生的设计专业的张力程。收徒前,杨蕴观察了他好几个月,看到他确实喜欢这一行,能够沉得下心,工作细致并有一定美术基础。“他已经定下十年磨一剑的目标,我很看好他。”杨蕴对这位徒弟的喜爱溢于言表。

杨蕴工作的地方离上海植物园很近,“刚搬到这里时我们都很高兴,可以每天中午去上海植物园锻炼放松下,看看绿色植物,但现在已经很久没去了。”杨蕴透出一丝无奈。刚进上海博物馆工作时她的视力1.5,因工作40岁刚出头就戴上了老花镜。她工作台上的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工作时经常老花镜加放大镜,这样才看得清文物的裂缝等细节。“最近我要换300度了,270度已经看不太清了。”说着杨蕴敲了一下肩膀,因为有肩周炎。她现在鼓励刚进来的年轻人要劳逸结合,多锻炼身体。

修复工作难免枯燥,工作29年,杨蕴不是没有动摇过。与她同期进来的男同学1993年辞职下海经商,班里的其他同学有的开装潢公司,有的改行做律师,有的不断跳槽加薪,而一毕业做一行到现在的只有两位,一位在老凤祥,还有一位就是她。她经常自嘲道:“我们就是‘文物医生’,为受损的文物‘治病’,其他的我也不会做。”

文物修复是需要反复累积经验的工作,在修复一件又一件陶瓷器过程中不断掌握丰富的修复语言,并在以后的修复中熟练运用。文物修复也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这29年,杨蕴越做越有感情,越做越有味道,工作时她可以信手拿来,让一个粘接、打磨、上色的动作变成浑然一体的自然流露,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仿佛和文物修复已经融为一体。“有时候反复跳槽还不如深挖一口井。工匠精神就是时间的积累,你有一万个小时就是一万个小时的功底。”杨蕴说,“就像打太极拳,学3个月和3年的马上就能看出来。”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技艺文物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文物的栖息之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上海博物馆藏沪籍前贤文籍经眼录
高斋隽友
——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将于 4 月 29 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文物的逝去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