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心陪伴留守儿童幸福成长

2018-10-13翟治元王娟

甘肃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氛围留守儿童针对性

翟治元 王娟

【关键词】 留守儿童;爱心;针对性;氛围;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3—0027—01

留守儿童长期寄宿在学校生活,由于监护人大多都是隔代抚养,文化水平低、导致与孩子不能进行思想沟通,对孩子教育管理处于游离状态。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現象发生。我们有必要思考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

一、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新学年伊始,我校都由政教处统一布署,让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从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做到立足实际,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做起工作来较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就在我身边

1.德育方面的“七优先"原则:给予师爱优先;排除心理障碍优先 ;矫治不良行为优先 ;表扬点滴进步优先;创造条件让其展示特长优先;安排参加活动优先;鼓励性家访优先。

2.教学方面的“七优先"原则:上黑板练习优先;课堂提问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课下辅导优先;参加各项竞赛优先;表扬学习上的进步优先;质量反馈性家访优先。

三、设立“家长接待日”,构建孩子与家长思想沟通、感情交流的绿色通道

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事情跟父母进行沟通,有助于学生对情感的渴望,也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但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远在他乡打工挣钱,与孩子失去了联系,为此,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由学校出面联系家长,让其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学校要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及时解答,帮助家长解决困惑。

学校还应教育有条件的家长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使孩子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向他们宣讲新的教育理念,帮助监护人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自立”的品质。?

四、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留守儿童感觉到家的温暖

一是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防范意识;二是因班制宜开展多种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及娱乐环境。组织学习好的同学与留守儿童进行 ”一对一“作业的辅导工作,也可让孩子们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留守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科技、文学、天文等相关视频,组织留守儿童观看,拓展其知识面;举办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如阅读比赛、课外知识竞赛等等,激发学习热情。这些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良好风气,让留守儿童感觉到温暖无处不在,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五、依托“亲情电话”功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饥饿”

儿童需要父母亲的关爱,因为这些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思念和依恋父母是儿童的天性,通常小学生会特别思念父母,漫长的留守岁月和家长打工的忙碌、懈怠,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了留守儿童严重的“情感饥饿”。为了解决孩子们与家长沟通的难题,我校已安装了“‘和教育亲情电话”,实现了用“和教育”接打电话,在校园中多处都设置了相对隔离和隐蔽的“亲情电话室”,让孩子在任何课间休息时间都可以和家长通电话诉说心里话,让留守儿童不再感到孤单。调查表明,孩子们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每周至少1次,他们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感到了家的温暖。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受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缺乏、学校针对性教育缺少和社会关注不够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需要每个家庭作出努力,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动员起来,建构适宜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 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关爱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氛围留守儿童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