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2018-10-12陶婕

新一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全建设意识形态新时期

陶婕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本文以新时期高校为大背景,由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相应对策。因此,加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意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作为人才聚集、知识丰沛的聚集阵地,聚集了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因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高校大学生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对于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战略定位。立足新时期,坚定夯实和加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为了促进和谐校园发展、推进校园文化进步的重要前提。那么,结合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概念,可以将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概念厘定为:为了是一个国家能够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在高校中处于不存在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稳定情况而使用的措施和方法的总和。因此,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出发,引导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方向,培育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拥有正面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素养和政治信念,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而伟大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高校课堂教育学习。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理论战场是课堂教育。那么,做好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教育,作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第一课堂”,应当抓实课堂教育,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面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待成熟的阶段,通过课堂教育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理论。让高校大学生从内心出发,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

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教育,一方面,要求“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1]授课老师需夯实自身的理论知识,悉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讲解方式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授课老师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著作的过程中,务必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情况,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扮演好高校大学生引路人的角色。解放思想的同时,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

(二)充实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校园文化作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主要分為两个层面: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软硬件设施、校貌校容等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则包括校风校训、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始终引导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支撑。高校始终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广大师生,巩固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校园文化中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行为建设和环境建设,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发展、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共筑和谐校园。

(三)丰富高校社团活动形式。社团活动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团活动组织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以及与老师、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高校大学生人文情怀、系统思维、信息化应用等能力。基于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育人理念,在学校各级党团委组织的正确引导下,向高校大学生传递正面导向的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高校社团活动组织主要包括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注重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建设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建设高校校园媒体平台。校园媒体作为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大学生们接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补给的友好平台。校园媒体在高校党委与学校师生之间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校园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两种类型。

面对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在传统方式授课教与学的基础上,网络媒体的频繁运用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阵地。例如,各大高校通过校园网站和学院媒体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历史文献”、“一带一路”等相关网站,校园网站和学院媒体具有便捷、快速等特点,覆盖面较广的优势,高校大学生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关注、学习,是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媒体形式。因此,校园网站和学院媒体通过高校改革发展和建设创新所取得的成就,积极报道广大教师和大学生中的先进事迹、分享着师生之间关注的新闻热点和时政要闻,从而激发广大教师和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正面能量,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的“指明路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9日,第001版.

猜你喜欢

安全建设意识形态新时期
高职院校公共数据平台安全建设分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