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巧若拙 大玉至美

2018-10-12撰文

收藏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玉壶温润和田

撰文/王 芳

新疆和田白玉稀缺。尤其和田子玉大料更是国宝。当代玉器收藏正朝着精品化、小型化方向发展。为迎合市场,很多大料被切割,做小牌子、手把件;玉山子、炉瓶器皿件也因此走向微型化。但是大玉的大美带给人们的惊叹、震撼及厚重的历史感是不可替代的。

玉山子

山子雕曾在清朝时名扬四海,如果说玉雕是一个金字塔,山子雕就是塔尖的那一部分。它结合书画艺术,借用透视效果,镂雕出多层精致画面,由近及远,由大到小呈现出具有故事情节的生动画面。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清宫中最大的玉雕“大禹治水”,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件伟大的作品,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底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们的国之瑰宝。它由新疆和田青玉所雕,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田子玉制作的较大型玉山子也是非常珍贵的重器和瑰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新疆和田玉子料的开采近乎疯狂,河床已被挖采数遍,资源更是稀少,尤其大中型优质子料更是凤毛麟角。全国加工和田玉者有百万人以上,而有艺术造诣的大师却很少。为迎合市场,货走得快,很多大料被切割、被劈小,做小牌子、手把件。而大中型的优质子料屈指可数,切割掉一块就少一块大自然的杰作,实在让人心痛。玉山子、炉瓶器皿件也因此走向小型化、微型化,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顺应市场的无奈之举。

玉壶

玉雕中的炉瓶器皿,对玉料的要求很高,既要体积大还要讲究玉料质地纯净,制作过程中又很费料,现在子料大玉的玉价高昂,很少有人愿意去做。有一块原重10.7公斤的子料,制成玉壶后仅重535克,为惜料,大师把余料制成大小不等的玉杯四个,却因此失去“天工奖”金奖。这虽是题外一个小插曲,却也反映出玉雕大师对玉料的珍惜之情。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却有一万年的玉文化。对于中国灿烂丰富的玉文化来说,保留一些稀有的子玉大玉、保留原汁原味的玉山子、玉炉瓶器皿件,不跟风、不讨巧,也是爱玉人的一份职责所在。玉韵无尽,玉文化深远,承载中国人精神寄托的玉之情永远常在。

应做到真正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水利信息工程建设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与其相关的标准,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标准。

观音山 新疆和田白玉子料精雕摆件尺寸:24cm×31cm×11cm 重12kg说明:观音发髻披霞,鼻若悬胆,樱唇微启,胸前垂璎珞,左腿盘踞,右腿屈膝,左手触地,右手持如意,柔美的体态透出肃穆庄严。菩萨双眼微闭,端坐山中;苍松翠柏,环绕周围,其后远远的仙台亭阁,云烟袅袅。整件作品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仙台、楼阁、瑞兽、景致丰富。大面留白处彰显白玉的细腻温润,而观音的手指、侧后的云烟又刻画得细致入微。正面金字镌刻“观音山”,背面金字镌刻《西游记》第九章里对菩萨的描写: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璎珞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中观世音。

荷塘怡韵 新疆和田白玉子料精雕山子尺寸:重15kg说明:形状别有洞天,玉质纯净油润,细腻缜密,白度达羊脂,十分珍贵。制作者匠心独运,以创新的笔触,干净利落的刀工,细腻传神地表现了夏夜荷塘边,仕女临溪消闲的幽雅情景。刻画精致入微,感人至深。月夜风影,夏荷浮水,仕女凭栏当风,衣袂飘飞,裙裾纹饰曲折优美,温婉细腻,容颜秀丽,十分动人。而苍松擎天,绿荫如盖,楼阁亭台、曲桥月门,凡此种种,让人惊艳,给人身临其境的艺术感染力。整件作品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保留材料固有的精华,层层推进,构筑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将镂空雕刻、立体雕刻等技法,综合运用到精准,将情、景、人、物入木三分地勾勒出来,形神毕肖,立体感强烈,又保留了如诗如画的平面视觉美。大至山川溪流,中至亭桥建筑、人物花木,小至花蕊棂格,裙衣杯盏,都刻画得惟妙惟肖。设计妙趣横生,雕工淋漓尽致。正反面金字镌刻,题目《荷塘怡韵》,诗文:避嚣聊息探荷塘,松竹楼亭伴花香。月照佳人听夜曲,山野处处撒银光。书法风格潇洒飘逸,意蕴隽永绵长,与作品表达的清雅出尘的气质俨然一体;和作品所用的洁白细腻、缜密温润的极品白玉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认真端详,轻轻抚摸,细细品味,无限乐趣,妙不可言。

六六大顺 新疆和田白玉子料尺寸:45cm×33cm×33cm 重66kg说明:和田玉是世界上稀缺的宝贵资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子玉成为新的收藏热点,子玉大料更是稀有、难得。它敦实、厚重却又温润、白细,堆如凝脂、状如白糕,像“顺”字偏旁的那三个“丿”,有裂有瑕却蕴藏无瑕之美。洁白处特别诱人,忍不住要去抚摸它。微微反射的柔光,透着深情照入心田。古人说“无瑕不成玉”,天然的东西是很少能达到完美的,其内部、表面显现的石棉、石花、色根、沙眼以及杂色是自然形成的,天然的玉石,瑕点都是自然生成的。喜欢天然的宝贝,也喜欢它的瑕疵美。解读原料的自然美是一种乐趣,从那浑然天成的玉石中领会造物主的神奇,品悟其中蕴藏的万种玄机。它雍容、神秘,不媚俗、不艳浮,具有翰林文苑之风,更有君子人文之质。与生俱来的温润净透驱走人内心的烦躁,让人感悟平静自在、悠然自得。浮世里与它相伴,能看到云卷云舒,飞流直下,大浪淘尽,留下一块净玉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玉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精灵,我们从玉中读出人生,品出哲理,享受乐趣。恰巧它重六十六公斤,就叫它“六六大顺”。

金蟾旺财 新疆和田白玉子料尺寸:45cm×33cm×33cm 重40kg说明:和田美玉为天地之精华,孕亿万年而出。这块“金蟾旺财”就是大自然神奇力量的体现。有没有不知道古人见过真的三足蟾,但眼前的天造神物神似金蟾。它安静、祥和,静静地趴在那里,背部平展,头微昂腿微收,阅尽人间沧桑,却又像蓄势待发,随时准备一跃,口吐金钱,造福世人。它细腻光滑,精光内蕴,含蓄地透出它的美。憨态与灵动俱存,让人产生对它的尊崇和喜爱。在西北的高原雪域上,群峰耸立,每年夏季,冰雪消融,山石裂解,其中崩落的这一块,随同咆哮的洪水汹涌冲向低洼处,倾泻在玉龙喀什河,在水里经过千万年的冲击、磨砺,变为这样一块圆润、细腻的“玉蟾”,偶然地来到人间。这块“玉蟾”集石头之精华与天地之灵气,寄予人们许多美好的愿望与梦想。怀着美好的愿望,在鉴玉、品玉、藏玉过程中,我们不断寻找着无尽的玉之趣味和韵味。

永恒 新疆和田白玉子料尺寸:43cm×36cm×7cm 重19.8kg说明:这块玉重19公斤多,“要”“久”,其形也状像汉字的“永”字,我们叫它“永恒”。它有生命力一般的晶莹感和温润感,浑然天成,一级白皮白肉,玉质细腻油润,秀美饱满,散发着剔透的灵性。每个人都需要在浮躁的社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心灵沉淀的空间。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玉在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人们选中,作为高贵的代表,赋予浩瀚的、深邃的、略带神秘的一切意愿之美,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如果有缘,它会不远万里来到你的身边,被你识、被你爱。识于偶然,止于永恒。和田美玉作为世界名玉,来自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这种造山运动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而这种造山运动形成的玉是独特、温润、恬韧、高贵、通灵的,就像这块“永恒”,精光内蕴,温润隽永。

料旺财瑞兽 新疆和田白玉子尺寸:44cm×28cm×10cm 重22kg说明:和田玉生于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的山岩中。经过自然界长期的风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在河里又经千万年的水流冲击,亿万年大地的变迁,千万年喀什玉龙河的洗礼,终于造就成玉。这块玉洁白细腻,如凝如脂,质地之细密,色泽之均匀,属上上神品。它是大自然的精魄,是美石中的君子。它“体如凝脂,精光内蕴”。它线条简洁,鬼斧神工般勾勒出一个吉祥的瑞兽。兽形似蟾蜍,仰望着月宫。眼前的玉石让我们浮想联翩,从洁白的肤质中,从细腻的触摸中,我们感受着石头变为玉的漫长而痛苦的进化;感受着古人对神膜拜的虔诚;感受着每根曲线所蕴含的喜怒哀乐。

太白壶尺寸:原料重10.7kg 制成壶高11cm 宽16cm 重535g说明:原重10.7公斤的白玉子料,在制作玉壶的过程中,一点点发生变化,充满了发现、期待、感叹、惊异和思索。雕刻大师自己也越来越喜爱,并被这块子料的色白如脂、细密如栗所折服,就建议说这么美得玉,做好后就叫太白壶吧。壶是鼓腹小口容器,制作难度大,故早期玉壶数量极为少见。战国时已有玉壶,且制作精美绝伦。两汉时期,玉壶仍有发现,质量更高。魏晋以后罕见,唐宋以后又多了起来,至明清之际,玉壶类玉器大量制作,多为观赏陈列而用,而非实用器。清代以素面白玉壶居多,这款太白壶因其玉质优异,就做成素面玉壶。从整体上看,造型整齐、华美、明快,具有较强的韵律感。而白玉的温润光泽,更增添了洁净、文雅的氛围。壶嘴弧度优美短小秀雅,圆环式的壶把面积太大,镂出的空间也大,粗看有失重感,但圆盖圆钮居中,起了“稳定江山”的作用,于动荡中安稳下来,使作品充满艺术张力。

猜你喜欢

玉壶温润和田
温润之美说扣肉
石维文
张勇
尚德董集 温润如春
玉壶
返乡笔记何妨多些温润的咏唱
试论现代维吾尔语和田方言的土语划分
愿做一支荷,配你青花瓷的温润
和田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探索
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