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可能性

2018-10-11罗小虎

魅力中国 2018年28期
关键词:可能性

摘要:中国政府这几年一直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一个新理念。在国家层面,一种新理念被提出并用于指导实践,一定有多种可能性。哲学基础(物联系与发展方面),世界历史形成和现存世界的要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三种可能。

关键词:可能性;联系与发展;世界历史文化;现实世界问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国内国际场合多次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断,这一思想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外交的一面旗帜,已广泛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响应。在发展与和平作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背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基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历史形成,事物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可能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联系是事物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是不争的事实。万物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这样和那样的联系,它们不仅不会孤立存在,而且就是一个普遍联系有机整体。联系是必然的,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是必然的,联系是因为客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不是思维结构的产物,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体现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具体体现在经济,政治关和文化关系等方面。在远古,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制,这种联系不是很紧密,很明显,但伴随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交通便利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现实,紧密和必要,各国之间利益交织,形成一个互扣的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使全局全球利益受损。如果不用联系的关系看待现存世界,如果那一个国家孤立或者封闭,它的发展一定是滞后的。

发展作为哲学概念,是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发展是目的,人类要更好发展,就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为了更好全人类发展。发展的趋势是向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与曲折的辩证统一,而一个遵循规律的判断和决策可以促进这种统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在对现实世界真实清楚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符合发展规律,它是正确的,它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因为它把握发展规律和目的,尊重各国核心利益,找到各国公因数,形成一种人类主体共识共同进步,繁荣和发展。但是,有一些国家为了自己利益,提出违背发展规律的意见,如地方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面对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任何国家都不能追求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想要发展的国家必须允许其他国家发展;如果我们想活得更好,我们必须让别人过得好;如果想要大家更安全,我们必须讓别人安全。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是对各国人民的期望,我们这一代的政治家的责任,让火传递和平通过对方,保持发展势头,闪耀文明之光。中国的计划是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双赢的结果。”。中国政府提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一整套可行性方案,这一新方案一定成为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的时代最强呼声。

二、世界历史的形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要求

一个重大决策不是一蹴而就的,主要的理论创新不是被动的水和无根的木材,而是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有其根源。

中国优秀的传统。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其文明不间断发展2500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良传统文化蕴含着“仁”“和”“同”“爱”的基本思想。《尚书》中“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就声明各个国家要和谐相处;“讲信修睦”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于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多位大思想家都表明其立场:孟子提倡“爱亲善,爱民爱物”;荀子说“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墨涅韦尔提出他应该“彼此相爱,互惠互利”;朱熹也说到“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中华民族一直珍惜,倡导和爱好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构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精华文化创新性运用和创造性转化。习近平主席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时,提出伙伴关系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国际关系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政党关系要“求同存异、相互学习、互学互鉴”,文明交流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态体系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等。

世界历史其自身发展本身也蕴含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纵观历史,世界是同级性和多级性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统一性。因为地域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不同,所以世界表现出多级性,但是人类都生活在一个地球环境,他们之间有交往和交集,有共同内外需求,有共同的人类实践,所以世界也体现出同级性。康德的“永久和平”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都有大同世界愿景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观是近代以后各个民族和国家通过交往而结成一个整体,资产阶级,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等因素使生产和消费更直接,更快速的连为一体。《共产党宣言》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基础,因为它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在西方传播,推广的大同趋势,是像上帝一般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一个同级的世界,随着历史发展为世界的历史各个国家都将融入到世界历史生产和交往体系,越来越有广泛利益,共同价值和共同性难题,世界历史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存在的关系。从世界近现代历史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后,由于需求而不断向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到形成各自利益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再到共同发展为目的,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结果。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各国家追求自己的利益,去占有别国的资源。以各种不正当的借口发动各种侵略战争,近现代帝国主义殖民掠夺,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包括最近的中美“芯片事件”等等,都给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带来损害。这些历史事件的本质原因是有些人没有看到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命运,没有包容,没有求同存异的胸怀。中国和国际社会全面发展互为前提,相得益彰,因为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割裂的。结合实际情况,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一定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发展史历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人类面临共同问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现实世界多级,复杂易变和全球一体化发展内在统一的基础上,符合时代声音的新构想,为人类现在在哪里和走向哪里指明方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普世价值”和“霸权理论”,用所谓的“硬实力”,“软实力”来同化异己。今天世界面临很多困境: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国际秩序和体制被公然挑战,全球经济危机,国家与国家之间博弈与摩擦,地方保护主义,全球恐怖主义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努力解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上的“扬弃”。一种国际关系话语和战略被广泛共识并用于实践,它就必须符合人类本质需求和本质价值相符合,符合世界秩序核心理念。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组成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追求的是和平,公正,正义的世界秩序。习近平主席针对世界的相互关系,在以和平与发展,合作共赢时代背景下,开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助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社会,互联网和信息加快了世界联系的步伐,在交流与融合不断深化过程中,人类追求许多共同的愿景,比如和平环境,良好生态环境和自身发展诉求,公平正义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等,因而也就必定会推动世界人民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前进。一个大国,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为这一进程的发展起催化作用。所以现实世界的共同需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要求。

综述,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为哲学基础,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为客观要求,现实世界人类共同面临问题为现实要求,它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可能性。

作者简介:

罗小虎(1986年8月——),男,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3700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可能性
浅淡电子凭证在会计入账的可能性
供应链风险发生大小、发生与持续时间的估计:一个动态贝叶斯的推理网络研究范式
海南省热带花卉文化研究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及人类的搜寻工作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长治市中学开展街舞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串一串,语文阅读更精彩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