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园规划设计为背景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

2018-10-10戴建波

关键词:要素物质植物

戴建波

摘 要:本文通过南京市栖霞中学的校本课题研究,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应用于必修一《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以综合思维为主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实践;综合思维;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13-2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我校校本课题小组承担了校园东侧的涵泽园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在了解了涵泽园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我们把本小组的学生成员分成两组。基于学生前期的了解与观察,结合校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在进行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融入课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一、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在教学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一第二、三、四章关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大气、水和地貌,在此基础上,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并以“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为案例,解读了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为案例,解读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从整体上认识地理环境,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阶段总结,同时,本节也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和三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的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的处理好人地关系。可以说本节是整个高中地理关于人地关系学习的转折点,对地理环境做了综合分析。

二、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观察与研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整体性,使学生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各组的調查报告,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时,让各组展示了研究报告并交流分享:

第一组的研究报告:涵泽园陆上景观报告

1.涵泽园陆上景观的组成要素

涵泽园陆上景观主要由景观岩石:名牌石——鹅卵石,假山——太湖石,石桌石凳和一些植物:芭蕉,茶花,金丝黄杨等组成。

2.各要素间的物质循环

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查找,涵泽园内的微生物的生态系统:

Ⅰ岩石间的物质循环:类型有玄武岩和沉积岩。相互转换关系如下:

岩浆通过喷发冷凝形成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又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或侵入型岩浆岩直接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变质岩也可以通过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的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种岩石又可以通过高温熔化为岩浆,三大岩石相互间进行转化。

Ⅱ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

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生物圈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水圈中的水分,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联系了无机界和有机界。植物又通过扎根于土壤,落叶回归泥土,通过泥土中的微生物,形成有机质和腐殖质,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养分存贮于植物体内,与岩石圈发生着物质循环。植被通过吸收亦可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通过蒸腾将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植物通过物质的转化和其他物质形态的转变,联系着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制约着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第二组的研究报告:涵泽园水中景观报告

1.涵泽园水中景观的组成要素

涵泽园水中景观主要由生产者:漂浮植物如浮萍等藻类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如荷花、莲等以及挺水植物如芦苇;消费者:各种水生浮游动物如锦鲤、小虾,小鱼等;分解者:水生微生物类。

2.各要素间的物质循环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池塘微生态系统循环:通常情况是在池塘不换或者只换少量水的情况下,通过培养水中的藻类和各种微生物,消化分解鱼类的粪便、残饵等有机物使其变为无机肥料,供藻类和水中的各类植物吸收,水中的藻类和植物吸收这些无机养分后,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作为鱼类的饵料,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的微生态循环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正好有利于鱼类的养殖。

通过我们半年的观察和实践:涵泽园的池塘微生态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给涵泽园池塘投放了大量的饵料,我们发现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量就会增加,在较高温度的天气里,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能力就大大增加,而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微生物就会消耗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使得水中溶解氧严重不足,导致鱼类死亡。同时,池塘微生态系统中的磷的含量会大大降低,导致植物生长状况不良,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最终致使水中溶解氧缺乏,不利于鱼类的生长。

涵泽园的池塘微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较为脆弱的小生态系统,要想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查找资料并实践,观察发现:

(1)适当的在水中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如漂浮植物,浮叶根生植物,挺水植物等),提高光合作用,吸附水中污染物,改善水体的水质。

(2)适当混合放养不同水层的鱼类(如锦鲤,小鱼,小虾等),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的利用。

(3)定期为池塘人工充入氧气,保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成分,防止各种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4)适当施加磷肥,平衡水中的氮磷比例,促进水中的藻类和其他植物生长,使得水中溶解氧量的增加,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也平衡了由于氮元素含量增加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等。

在分享研究成果的過程中,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1)两组微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共同的,关系如何?

(2)这两个微生态系统间是否有关联,有何关联?

(3)以第一个研究成果为案例,分析地理要素间进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第二个研究成果为案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过程。

(4)通过分析研究成果案例,得出什么结论?并绘制知识结构图。

三、核心素养养成

通过本节知识学习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地理要素之间存在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这种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整体性的基础;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的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1.以“实践活动”为导入,让学生带着体验去学习

地理课堂教学要注重“说理”,实现由直观感性认知地理事物到对地理事物背后“理”的认知,本节课利用学生的调查报告,让学生感知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构成及相互的关系,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2.以“实践活动”为小结,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新知

利用学生的调查报告,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感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在讨论过程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学生相互间的研讨与分析予以解决。对不同地理事物的“说理”过程中,实现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3.以“实践活动”为范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报告以案例的形式穿插在教学内容中,此地理调查实践活动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地理事物间的相关性及其原理,利用这些地理活动来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时间有限但学生思维的时空是无限的,教师应善于深刻感悟,刻意策划,将学科理论引向教学实践,或将有限的知识引向无限的认知时空。中学地理课堂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供了一把入门的钥匙,遵循地理核心素养发展思想主线,作为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这一主阵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设计有效、高效的地理教育课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地理环境,开展校本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吴向忠.基于校园规划设计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1).

猜你喜欢

要素物质植物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植物罢工啦?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植物也疯狂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