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2018-10-09王杨记史卫群王骞王艳吕进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血管炎川崎急性期

王杨记, 史卫群, 王骞, 王艳, 吕进泉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江苏 镇江 212001)

川崎病是一种可累及多器官和系统的血管炎,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明确,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心血管系统损害是川畸病的严重并发症,部分可发展为心肌梗死[1],目前已成为婴幼儿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2]。血小板增高为川崎病的显著特征,但目前有关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与川崎病关系的研究报道尚少,因此本文检测了川崎病患儿血浆TSP-1、PAF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川崎病患儿53例作为川崎病组,入组时按美国心脏协会2017年川崎病诊断标准[3]重新确认诊断。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11月~7岁,平均2.6岁,确诊时热程4~8 d。急性期(起病1周内)血小板数量平均为402.6×109/L,恢复期(起病后5~6周)为602.6×109/L。确诊后在病程第4~9天予人血丙种球蛋白1 g/(kg·d)静脉滴注,连续使用2 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采用心脏超声检测患儿冠状动脉内径,根据冠状动脉有无扩张分成冠状动脉损伤组32例,非冠状动脉损伤组21例。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5岁的婴幼儿最大绝对管腔内径>3 mm及5岁以上最大绝对管腔内径>4 mm定义为冠状动脉扩张,任何节段冠状动脉管腔内径大于毗邻节段的1.5倍定义为冠状动脉瘤[4]。冠状动脉损伤组中,29例为冠状动脉扩张,3例为小的冠状动脉瘤。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7例, 年龄9月~8岁,平均2.4岁。川崎病组与对照组年龄及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53例川崎病患儿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0例健康儿童在体检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留取静脉血3 mL,用枸橼酸钠抗凝,低速离心15 min,留取血浆置于-80 ℃冰箱备检。按照ELISA试剂盒(武汉纯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分别检测TSP-1、PAF含量。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经分析显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TSP-1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较急性期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PAF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均<0.05),恢复期血浆PAF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冠状动脉损伤组患儿血浆TSP-1、PAF的含量见表2。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冠状动脉损伤组的TSP-1浓度与非损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组PAF明显高于非损伤组(P<0.05);恢复期冠状动脉损伤组的PAF含量与非损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nTSP-1(μg/L)PAF(mU/mL)急性期53186.72±76.56a,b406.20±70.27a,b恢复期53124.98±17.89262.32±65.06a对照组20112.83±17.67189.36±37.16F值24.82110.24P值<0.05<0.05

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恢复期比较

组别nTSP-1(μg/L)PAF(mU/mL)急性期恢复期急性期恢复期冠状动脉损伤组32191.50±81.75126.35±20.47443.36±51.69273.41±64.79非冠状动脉损伤组21179.42±69.19122.90±13.23349.57±55.84245.43±63.27t值0.560.686.261.55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虽仍未确定,但普遍认为是由感染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发全身炎症反应[5],其中冠状动脉损害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冠状动脉损害早期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从15%至65%不等,可能与种族、人群、检测时间、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等的差异有关。本组资料中以超声于急性期检测冠状动脉内径来判断冠状动脉损害,其发生率为60.4%(32/53),均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及小的冠状动脉瘤,并未出现严重的大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血栓。川崎病的炎性病变与众多细胞因子的参与有关,其中TSP-1及PAF是与血小板有关的两个重要细胞因子。TSP-1是一种细胞基质蛋白,最先在活化的血小板中被发现,另外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在炎症反应中亦会分泌TSP-1[6]。有研究表明,正常血管壁中TSP-1低水平表达,但在血管炎性病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处,TSP-1水平异常升高[7]。本研究结果表明,川崎病患儿血浆TSP-1含量在急性期显著增高,恢复期降至正常水平,提示血浆中TSP-1可能与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TSP-1增高可能是对免疫反应和组织过度损害的代偿。TSP-1可调节其他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血管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过程中,TSP-1缺陷的小鼠通过加速斑块成熟和坏死来增强炎症反应,表现为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表达上升[7]。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细胞MMP-9大量表达,增加血管弹性蛋白的分解和炎性细胞浸润,从而促进血管炎发生。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生理学中起抗炎剂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炎性细胞黏附,TSP-1通过调控一氧化氮水平抑制心血管的炎症反应[6]。T细胞异常活化是川崎病免疫系统激活并最终导致以小血管炎为主的全身炎症反应的开始环节,TSP-1通过其受体CD47可有效抑制T细胞活化[8]。因此推测TSP-1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调控淋巴细胞、MMP-9、一氧化氮等多种途径减轻川崎病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小板代谢异常活跃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有非常紧密的联系[9]。近年发现,PA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脂类物质,不仅是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还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在血管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10]。PAF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诱导血小板激活,使血小板变形、聚集和释放炎性递质[11]。PAF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促进血管炎的发生[12],内皮细胞损伤可促进血小板激活,进而引起PAF大量合成与释放。PAF大量释放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释放。血小板聚集、血管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严重受损可使冠状动脉全层受到严重损害,动脉壁完整性被破坏,进而导致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13]。本研究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PAF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组PAF含量高于非损伤组,提示PAF不仅与川崎病的病理变化有关,还与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伤相关。

综上所述,血浆TSP-1和PAF含量改变与川崎病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PAF可作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早期损伤的一项预测指标,对此尚需在临床上通过更大样本的分析和通过基础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血管炎川崎急性期
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ANCA相关性血管炎到底是什么病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