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籍文献的服务与开发利用

2018-09-29何倩雯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古籍开发利用服务

何倩雯

摘要:古籍是重要文化遗产,是传统精粹文化的载体,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古籍图书服务与利用是当前摆在图书馆古籍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使命。本文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扎实的古汉语知识为出发点,阐述了古籍文献的服务,并对如何实施古籍文献的利用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今后古籍文献的保护做出贡献。

关键词:古籍;服务;开发利用

一、前言

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国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宝库,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经济信息矿藏,它的许多思想、学说和科技发明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众多的文献资料,是全人类的瑰宝,但大量新版古籍文献得不到很好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珍贵的古籍文献在读者利用过程中日益受到侵蚀和磨损,不能有效保护,如何杜绝这种现象,是当今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古籍文献

古籍文献指的是1911年以前我国各个朝代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及线装书等.与普通图书不同的是,古籍文献大都在书名前提有说明性的文字,如:著者籍贯、官职、爵位等,其版本样式也是不尽相同,石印、木刻、手抄、拓跋等应有尽有。古籍文献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也比较齐全,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星象术数、医学绘画等。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真实记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由于古籍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所以,图书馆必须做好古籍文献的服务与利用工作,使馆藏古籍文献尽可能发挥其学术与文献价值。

三、古籍文献的服务

古籍文献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拓展知识服务功能的突破口,更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阵地,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各个阶层,这就要求从事古籍文献服务的馆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基础

作为一名古籍文献服务人员,一定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除了要掌握古籍文献学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熟悉馆藏,对古籍文献的摆放位置要做到了然于胸,为读者查找所需古籍文献资料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了解藏书内容,帮读者查找文献,以达到使古籍文献得以充分利用的目的。真诚对待读者,为他们提供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使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使古籍文献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以扎实的古汉语知识为保障

古籍文献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大多都是由艰涩的文言文著书立文的,这就要求古籍文献服务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扎实的古汉语知识做为保障。要想做好古籍文献的服务工作,对一本古籍文献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必须要有扎实的繁体字知识做基础,掌握繁体字的简化写法,只有这样,才能看懂古籍文献资料的序跋以及它的大致内容。所以,古籍文献服务人员,一定要有扎实的古汉语知识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古籍文献的服务工作。因此,古籍文献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扎实的古汉语知识。

(三)以高质量的综合基础知识素质为依托

21世纪,人类进入了高速信息化时代,与过去相比,人们对其所获取的文献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在广度、深度和精确度等方面,这就在无形中对图书馆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扎实的文献专业知识。对于图书馆古籍文献服务人员来说,扎实的工具书知识,熟练的文献检索技能,是做好古籍文献服务工作的基础,而且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基础知识素质。

2.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古籍文献服务人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基础学科知识,即全面而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再加上扎实的古籍文献管理专业知识、技能,这是开展古籍文献阅览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古籍阅览读者的不同需求,才能将古籍文献这个特定领域的服务做好。

3.熟练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图书馆古籍文献服务人员,还要有熟练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主动、更快捷、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此同时,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对知识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四、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

(一)目前图书馆古籍文献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在对待古籍文献方面,图书馆就受传统的重藏轻用思想观念的影响,即:只重视收藏而轻视利用,大多图书馆把本馆收藏的古籍文献视为“珍宝”,轻易不让读者接触,这种把古籍文献收藏与利用严重对立起来的、旧的传统信息管理理念,严重影响了珍贵古籍文献的利用价值,严重地制约着古籍文献的利用。

二是古籍文献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图书馆人员文化水平整体偏低,这就给古籍文献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古汉语、古籍版本、分类编目等相关知识较为贫乏,这种情况就为读者借阅古籍文献造成很多问题而影响古籍文献的利用。

三是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偏低。古籍文献数字化,指的是将古籍文献转换成图像版、文字版或图像文字混合版后存放在信息存储器或服务器上,以供读者利用的一种现代化手段。但自上世纪80年代古籍文献数字化开始,已经过去30多年,纵观各古籍数字化成果一古籍数据库建设现状来看,其水平依然很低,对于大多数古籍文献,读者通过计算机只能做一般的阅读浏览,而对于读者所需要的、对古籍文献数字化后,缺乏对其进行深度的开发。

(二)如何加强对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利用

1.转变“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要想提高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利用,必须由旧的“重藏轻用”的古籍文献管理理念转变为“重藏而不轻用”的现代式的古籍文献管理理念。众所周知,图书馆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是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服务性、学术性机构,馆藏古籍文献作为图书馆藏书的一部分,在做好收藏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利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古籍文献的利用价值。

2.加强对古籍文献的宣传工作。由于受过去管理制度的影响,使读者对图书馆的古籍文献特藏室不了解,更谈不上对古籍文献的利用.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应采取措施,加大对图书馆所收藏的古籍文献的宣传力度,先让读者了解馆藏古籍文献的基本状况,然后再采取措施,让读者对其加以利用。如:首先,可以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向读者普及馆藏古籍文献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宣传本馆古籍文献的特色:接下来,可以让读者实地参观古籍室,让其真切感受到古籍文献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增强读者对古籍文献的阅读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古籍文献的利用。另外,还可以利用印发小册子或利用图书馆的主页等方式,加大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的宣传力度。

3.编制完整科学的馆藏古籍文献目录。做好馆藏古籍文献的服务工作,前提是要搞清馆藏古籍文献的基本情况。首先,要对馆藏古籍文献进行核查、记录备案,将本馆古籍文献的种类、册数一一备案,尤其是其中的珍本、善本情况,更需要記录清晰、明确。其次,在摸清馆藏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编目等工作。以方便读者查询古籍文献为基础,制定出一条符合本馆藏书特色的古籍分类体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编目,将其书名、著者、分类等重要信息图书目录分编的条理清晰、有序以便读者利用。

4.加强对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力度。要提高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利用率,必须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加强对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力度,这是提高古籍文献利用、实现古籍文献共享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要为古籍文献数据库建立强大而有序的检索系统,并对数据库内容进行准确标注以方便读者查询:其次,是要建立起对古籍文献进行知识挖掘的系统,使古籍文献中利用率高的数字化工具书和古籍数据库内容与古籍文献利用者学科研究的新成果相连接,以方便其利用。第三,实现这个古籍文献知识数据库在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必须立足于古籍文献服务,而古籍文献开发利用工作上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古籍文献管理人员水平低、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偏低等问题,只有克服上述困难,并加强对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利用,才能从古籍这一宝库中吸取营养,为经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古籍开发利用服务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