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艺术的阴谋》后有感

2018-09-29韩斌张曼琳那庆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韩斌 张曼琳 那庆文

摘要:艺术的阴谋是什么,艺术又怎么和阴谋联系在一起,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向我们阐述了一件当今世界普遍的现状,对国际当代艺术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归结为美国二战后的文化冷战,作者认为美国为了打压苏联而开始推行现代艺术,树立文化艺术的霸权,是在艺术领域的逐步夺取主导地位的操作。美国实行军事冷战的同时又实行“文化冷战”,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了另一种不一样的当代艺术史。作者把当代艺术的研究和美国的意识形态,政治诉求相联系,以一种社会的性的视角来看当代艺术。

关键词:艺术的阴谋;读后感

一、当代艺术并不等同于美国艺术

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兴新艺术出现在大众眼前,饱受争议,作者认为所谓“当代艺术”,其实实质上就是“先锋艺术”!“先锋艺术”的基本标准是“进步?和“创新”。“当代艺术”的说法,只是在文字上做了“游戏”式的更新,在文化精神上还是“先锋”逻辑。自60年代后,感到玩同样的东西太多了,于是便扩大了一些范围,如新技术、新媒体以及非西方国家的边缘文化等等,理论上没有提出任何新的主张。但我认为作者对于“当代艺术”的认识是不准确的,“美国艺术”和“当代艺术”不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当代艺术从来都失去审美的功能,而每位当代艺术家创作方向都不尽相同,有些是在可被认知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关于审美的艺术实践,而一些则是在对审美的边界不断地做出试探和挑战。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毕加索,当时他的那些抽象画作在于多人看来是对艺术的亵渎,甚至是罪恶的,但时间告诉我们他实际上拓宽了人们对美的认知和对艺术对绘画的可能性,并在美术史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文中多次提出“当代艺术”,在这里我想强调“当代艺术”和“美国艺术”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化积淀”恰恰是美国的先天不足。因此,美国主导的“当代艺术”,并不是真正的当代艺术要推陳出新,而是要借“进步”、“创新',之名,颠覆经典文化的崇高地位,让世界的当代艺术都以美国文化为重心。

我们应该更客观的去看待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并不是美国艺术,不能因为美国艺术占了大多数而认定那就是当代艺术,只有在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仍保留传统文化的艺术才能真正的称之为“当代艺术”,艺术自古都服务于特权阶级,无论是自身欣赏还是宣传统治目的,当代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标准,当代艺术更取消了像科学一样需要长久训练的门槛,使之平民化。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和使用材料,媒介随着技术进步而变化,艺术还是要接地气的,作者在文中对于当代艺术进行了不断地抨击,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太过于个人主义,我们应该正确的辨别是非,而不是以偏概全全盘否认,我们关注艺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因为要和某些观念敌对,而是利用这些这些观念来充分地反思自我,不断去确认自己的方向。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我国现有的“当代艺术”,是一些人在设计品的表面上运用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符号,但初衷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并没有真正的“民族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无论中国的波普还是装置,都多少有些模仿,照搬的的形式出现。作为初学者可以理解,我们需要大量的学习来进步,但在后期想要发展就必须关注自身的文化底蕴,吸收和借鉴而不是一味的抄袭,复制。二十世纪以后,美国成功的把美国艺术推向世界并让美国艺术成为了评判当代艺术的唯一标准。

从前中国人是比较含蓄的,但是现在中国的艺术家对传统观念乃至人类文明的挑战令西方人也自叹不如。作为艺术家,我们与一般社会人群的价值观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追求的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在我看来,艺术不是“艺术品这一物理存在形式,而是艺术家面对自然时的态度,以及在做艺术过程中的状态。当下我国艺术抄袭现象严重的背后是对本民族文化自信的严重不足。

关于功利主义的问题,我不想过多的谈它在社会中的具体含义及相关问题,在这里我只想就它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及艺术家的思想方法的影响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功利主义在乎的是结果,并且并不关心过程,这样的模式下艺术和设计本来的初衷就会受到简化,因此,我们的艺术才会失去灵魂。

关于文化自信的问题,美国就是利用了艺术的冷力量将“美国式艺术”潜移默化的的推崇到了国际艺术潮流的顶端,任何符合“美国式艺术”抽象表现,主张个人力量的艺术都可以他们由出资办展或宣传,美国以强大的力量与行动横扫世界当代艺术,树立起了自己创造的“当代艺术”。正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文化自信,才使这个国家在文化艺术立于了世界顶端。

三、结语

我们国家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从来都不缺民族的文化,只有真正的从本民族出发,我们才能找到艺术中丢失的灵魂。当今的中国需要发展经济,强大政治力量,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更要自主创新不能盲目抄袭,我们更应该明确自身文化历史与艺术历史的立场,不能丢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本身,理性的对待当代艺术,而不是一味地排斥或盲目的崇拜。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