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宋初西南边疆思想形成的原因

2018-09-28常伟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疆域思想

摘要:宋代初期,政局刚刚稳定,疆域基本继承的是后周的版图,经过太祖的南征北战,先后灭掉南唐,南汉,后蜀,奠定了宋代最基本的疆域。再经过太宗对吴越,北汉的征伐,进一步巩固了北宋的疆域。到真宗朝时期主要是坚守前两朝的疆域,不谋远略,只是守成。

关键词:宋代初期;疆域;思想

一、务实的边疆思想

宋代不像汉唐帝王那样,谋求辽阔疆土,扩大政治版图,以来显示自己功业成就。宋代所处特殊时代,逐步形成务实思想,不谋求大而多广的疆域,而是以现有的疆域能够很好治理。把这种思想叫做务实的边疆思想。“南丹州蛮,溪峒之别种也,地与宜州接,丙辰,酋帅莫洪嚥,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规奉表修贡,求内居”。对于西南地区内附的地方政权,宋王朝的态度并不积极,宋代君臣考虑,西南土地贫瘠,民风彪悍,大臣上表,不应答应他们的请求,收之无益。时左右拾遗,知相州田锡言:“沙漠穷荒,得之无用,夷狄遗种,杀之更生,劳动而无之功也。”出于稳定考虑,宋太祖承认了莫氏在南丹的地位,但宋太祖也并未给予南丹州任何官方的书面凭证,双方还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协议而已,得不到官方的凭证。宋代君臣的这种边疆思想仅仅是处于对利益的考虑,尽管是广大的土地,并不盲目接受,好大喜功。另一方面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归附反反复复,容易造成起义及其兵变,因此宋代的君臣边疆思想始终都很务实。

二、用兵西北无暇顾及

由于宋代特殊的环境,周围都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西北的西夏,北方的辽国,都对宋形成巨大的压力,和辽夏的关系不稳定,时和时战,是宋代把主要的精力都用来对付辽和西夏上,对于西方和西北方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资,是宋王朝无暇顾及西南少数民族政权。太平兴国五年,太宗趁交趾政权出现内乱,出兵越南,企图重新掌握交趾,但战争失败,使得宋朝对于在岭南地区一直推行“安边弭兵”政策,以缓和关系,到侬智高叛乱后才有所转变,受此影响,太宗,真宗时期对宜州的治理非常谨慎。由于北方和西北方严峻的边疆问题是宋代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辽和西夏上面。“国家比以西北二边为意,而鲜复留意南方,故有今日之患,诚不可虑也。臣顷从事宜州,粗知蛮本末。安化地幅员数百里,持兵之众,不过三四千人。然而敢肆侵扰者,非特特其险绝,亦有往者守将失计,而国家姑息之过也……朝廷倘不以此时加兵,则无以创艾将来,而震叠荒裔……计若此出,则不越一年,递寇必就殄灭。况广西溪峒,荆湖川陕蛮落甚多,大抵好为骚动,因此一役。必皆震詟,可保数十年书俶扰之虑矣。”

三、崇文抑武的文化观念

文人治国,从来缺少勇武之气,即使边疆的将领也大多由文人充任,文人从内心里鄙视武将。武将的升迁和文官相比需要时间更长,要求更为严格,同等品阶的文官高于武将,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即宁当低品阶的文官也不愿意转为武将。由于武将受到鄙视,和轻视,在社会中基本上是文官拥有朝廷的话语权。文官的军事素养往往都很差,所以朝廷的军队作战能力更加低下,更加加重了文人的软弱之气,习武被视为一种耻辱。疆土思想,一方面是对祖宗疆土的守护,不允许失之寸土,保证祖宗遗留下来疆土的完整性,但另一方面,只是重视守护却不积极的开疆扩土,即便是有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要求内附,大臣积极反对。宋代文臣都只是一味的固守,固守祖宗遗留下来的。由于这种思想的左右,整个宋代士大夫都没有积极的巩固和开拓边疆。文臣是宋代统治的主要力量,这一影响逐渐延伸到宋代皇帝,由于太祖太宗的积极地开疆扩土,奠定了宋代的基本疆域,一是思想的转变变,另一方面是对祖宗疆域的影响。

四、边疆治理成本

宋人的边界概念表现为多层次,既存在以朝贡体系制度的维持的天下的边界,也存在现实疆域边界与理想疆域边界,既存在宋与周边政权的边界,也存在羁縻州的边界。治理边疆需要很大财力的支持。宋人对于边界纠纷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以盟约,图籍等为据,或行牒以止之,或以理据争,另一方面加强巡防或明疆界以防侵界。这其实都是边疆治理成本的体现。真宗与大臣的对话中指出:“所可虑者,关南之地曾属彼方,以是为求,必须决议。朕当治兵誓众,躬行讨击。若果方法得当则可使其顺其意思为宋代发展贡献,如果方法不当则可能引起反噬效果,是宋代的西南后方产生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国家的稳定长远发展。还有一层对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内附的谨慎性。南丹州蛮内附,但是宋代統治着采取谨慎的态度,逐步的实现,是对于边疆稳定性的考虑。蛮族的内附带有不确定性,他们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极低,他们的内附带有一定的条件性,即希望宋代政府能给与一定物质需求,满足谈们的需求则会使其顺从中央政权,如果不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则会时降时叛,反反复复,朝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解决问题。宋朝每年要花费百分之七十的国家财力用来养兵,以应对来自边疆问题。对待西南边疆如果不实行安边弭兵和羁縻政策,那么宋政府将不得不准备一直常备军来时刻盯住西南地区,以监视防止出现武装叛乱。从以上方面考虑边疆的治理成本使其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羁縻和安边弭兵的政策以适应边疆的发展和稳定。

五、重内轻外思想

实行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治内外之事。 通过官职差遣的分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宋代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但是却忽视了外部的治理,加强中央权力。却忽视了地方的治理,虽然为了加强地方的通知而专门设置了转运使,安抚使等,但是过于对地方管理,财权,军权的收归也导致了边患,在北宋多数的对外边界问题上,宋代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处境,以至于在靖康之变中,金朝在短时间内打到北宋都城汴京,沿途边镇无力抵抗,重内轻外的治国理念贯穿于两宋时期。军队数量以及在内外的安排上,北宋初军队八十万,分别保证京城禁军四十万,外部驻军四十万,使内部叛乱可以引边镇军队平叛,边镇军队叛乱可以出京城禁军平息叛乱,使内外互补,但实际上这是不均匀的,京城地方那么小但是军队数量和外部的边镇军队数量一般,可以看到重内轻外的思想体现。

结语

宋代经济高度发达,行政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完备,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从理论上讲这一切变化都应促使宋代边疆问题上的强硬,事实上恰恰相反,宋代其他方面高度发达,但是边疆问题一直是困扰宋代的主要问题,在边疆问题上主要采取守势。务实的边疆思想,谨慎的边疆态度,祖宗疆土思想,都影响着宋代的统治者。从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宋代的历代统治者,以及士大夫政治,文人治国,缺少勇武之气导致宋代对待疆土不谋远略,固守祖宗疆土。简单的分析了宋代疆土思想,找出宋代不谋远略的原因做一说明。

参考文献:

[1](清)徐松辑,刘琳,刁忠民,舒大刚等点校.宋会要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作者简介:常伟,男,1991.08.23,河南卢氏人,河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宋史方向。

猜你喜欢

疆域思想
让建筑业的信用“疆域”沉烽静柝
封、疆、界:中国古代早期对于域界的表示
唇亡齿寒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Aischool云课堂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