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戏曲零陵渔鼓进入校园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2018-09-28胡卉

东方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师资戏曲校园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中特别提到了关于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要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和戏曲的传承。强调要“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 振兴戏曲艺术,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零陵渔鼓作为湖南省永州市的地方戏曲,和众多地方戏曲一样,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针对这种现状,对如何有效的实施保护与传承零陵渔鼓,尤其是学校教育传承,本文将展开一系列调查与实践研究。

一、零陵渔鼓丰富多彩的戏曲资源

零陵渔鼓,也称零陵道情,是一种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属于湘南渔鼓的一个流派,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为中心分布在零陵的四个街道、十二个乡镇。零陵渔鼓主要是在古代道教歌曲演唱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其他民间说书形式的艺术技巧和演出书目发展起来的以渔鼓筒和简版为特色击节伴奏乐器、以说唱相间的方式、以具体曲种的形成地域或流行地的方言或方音来叙述表演故事的一类“说书”形式。零陵渔鼓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遗产”。

零陵渔鼓源于明清,至今已有300多年,其曲目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欢。《零陵渔鼓》有唱本和说唱本两种类型,它的最大特色是用它自己的艺术形式,以叙事和代言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曲目内容大多反映“善恶报应”和“劝世文”为主,多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江湖小说及当地生活中的事件,多由击渔鼓者演唱,其伴奏乐器常用二胡、四胡、月琴,配瓷器小酒杯、小碟子,简单的仅靠一只简板拍击渔鼓筒进行表演,道白使用方言,唱词多为七、九句式,由演唱者模拟故事中多种人物的思想性格,用音乐和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零陵渔鼓进入校园的现状

2017年以来,零陵区将零陵渔鼓引进校园,神仙岭小学正式挂牌“零陵渔鼓传习基地”,下面对零陵渔鼓进入校园的现状进行阐述。

1、机制建构。为了有效推进零陵渔鼓在校园传承中的推进与发展,神仙岭小学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了有效传承推进机制。第一,学校层面,设置了以校长为主体负责人的零陵渔鼓传承领导小组,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配置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成立了零陵渔鼓学生社团,确定了合理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考核方法;构建了教师培养研修及校外导师聘任机制。第二,社会层面,邀请专家进学校,聘请了70余岁的零陵渔鼓传承人唐天宝来校授课,同时通过与文化部门联合、参与社区活动等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通过各项活动、宣传,得到社会的认可支持,对有效推进零陵渔鼓进校园起到积极作用。

2、师资培养。教师是零陵渔鼓艺术校园传承的关键要素。教师的专业素养、創新意识将对校园传承产生直接影响,也是有效传承的根本保障。因此,应在开展零陵渔鼓进校园传承的过程中创新性地开展师资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培训实效性。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传承人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设置专门经费支持本校教师到专业团体进行研修与训练,为零陵渔鼓在校园传承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随着网络教学的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是教师培养多样化的又一体现,区域师资共享,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大限度发挥其特长,共同成长。

3、编创教材。零陵渔鼓进中小学需要的是普及、基础、感性的初级知识,为此,神仙岭小学的教师联动协作,通过调查走访,请教专家,编制了符合学生特征且富有特性的零陵渔鼓艺术校本教材。教材处处彰显“家乡戏”特点,渗透“学生主体,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凸显“让每一个孩子都爱家乡戏”的理念,真正让校本教材发挥作用。

4、活动开展。神仙岭小学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站以及校园广播等,介绍地零陵渔鼓的特色与精髓。成立小剧团编排新颖的小型戏曲节目,到社区、文化馆进行汇报展演。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触动了学生学习零陵渔鼓的热情。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兴趣高昂,进步很快。师生自编自演的零陵渔鼓情景剧《后继有人唱潇湘》、《二十四节气歌》、《渔鼓舞蹈》先后在零陵区艺术节、永州市少儿春晚等活动中进行演出。

三、零陵渔鼓校园传承的反思及建议

1.师资培训路径狭隘。神仙岭小学音乐教师的日常音乐教学工作量非常大,同时并没有系统化学习过零陵渔鼓的教学知识,只是参加过学校组织的零陵渔鼓的教学培训。因此,在零陵渔鼓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上还存在较大的欠缺。虽然聘请了零陵渔鼓传承人作为专业教师或教学指导教师,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求。

这种不适个例现象的出现,从整个国家来看,是很多学校都缺少具备系统地方戏曲艺术的专职教师, 而一些音乐类院校也缺少对这方面专任教师的培养。为此,为了满足校园传承的师资需求,还有赖于相关艺术教师培养学校的大力发展,特别是针对地方性戏曲艺术,地区艺术院校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地方学校对师资的渴求。

3、教学方法模式单调。在零陵渔鼓的课堂教学中,大多运用欣赏与欣赏和学唱并重的几种模式进行教学。从对于地零陵渔鼓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来看(表2),过半学生还是能够较好地掌握音乐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部分学生只能部分掌握或不能掌握老师的教授内容或者不能说唱一些主要乐器或者曲目。这些学生反映,不是不喜欢音乐,也不是不喜欢音乐课,但是零陵渔鼓确实很“头疼”。如何解决这种“头疼”,可能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内容方面去进行改进与创新。

3、校园—家庭—社会”传承各自为战。虽然通过1年左右的零陵进入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大部分学生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已发展到对零陵渔鼓有一定的认知,但是非常喜欢的比例还是明显偏低。通过对非常喜欢学生的访谈发现,45%的学生是因为从小会从家乡庙会听到或者家里的爷爷奶奶经常哼唱,从而领略到这些艺术的魅力而喜爱;55%的学生则是通过这几年音乐课堂上老师的讲授以及参加学校的一些艺术文化活动从而喜爱这些艺术。

四、结语

校园是地方戏曲传承的根本,如何有效地推进地方戏曲在校园的传承,如何能够真正地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家乡戏,还需要我们深入探究。此外,社会与家庭也是一个大课堂,能否充分融合小课堂与大课程的综合作用,构建校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非遗传承模式也有待于深入挖掘,为此,地方戏曲的校园传承任重而道。

作者简介:胡卉,专业:教育硕士,学校: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历:研究生在读,出生年月:1987年5月。

猜你喜欢

师资戏曲校园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