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18-09-28郑文亮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小学数学

郑文亮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在探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找到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85-02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时,逐步形成的与个人发展特点相适应,能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它是一种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素养,就会受益终生。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学习公式、概念时,教师不必直接让他们解决问題,而是举一些事例和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仔细观察、实验操作或相互讨论等途径独自探究和思考问题,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的公式和概念才会牢记于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一、根据内容巧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为培养核心素养激趣

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差,但好奇心强,因此课上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究问题。

在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有余数的除法”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但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余数,再加上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不能很好地解读该内容的知识。为此,教师可以巧设一些操作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该内容。

例如,求“7÷3=”教师可以准备三个文具盒和七支铅笔,让学生将这些铅笔放到文具盒内,要求每个文具盒里放的铅笔数量相同。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多出一支铅笔,于是很快便知道“7÷3=2……1”。也可以让学生用七根小棒摆三角形,这样只能摆两个三角形,也能让学生知道“7÷3=2……1”。通过这些简单的情境,学生不仅能直观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还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对问题的探究欲。

又如,在教学“统计”时,有众多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分析、处理,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可以在班级里举办活动,利用班级采购物品的活动形式来学习这一内容。比如采购水果,由于经费有限只能选择三种水果,学生通过统计班级里每个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种类,购买了最受欢迎的三种水果。让学生在活动期间自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这将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会发现生活中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从而主动探究问题。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相应的情境,能使课堂内容变得更丰富、教学形式更多样,如此便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根据内容经历过程,体验探究喜悦,为培养核心素养践行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概念与定理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许多推导过程的理论性较强,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沉闷,很快就忘记这些公式、定理是怎么得来的。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公式、定理的含义,只有亲自探索,才能有深刻的记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张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图形,然后猜测三角形的面积要怎样求。学生经过观察与探讨之后,也许感到有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只需在探究式的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已知的图形面积去反推三角形的面积,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反馈他们的结论。学生得出结论:将平行四边形按对边平分,就能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一模一样的颠倒相连的三角形,由此可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高÷2。

教师继续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有学生回答:“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向内对折,就得到一个小长方形,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原来三角形底边长和高的一半,通过折叠可以看出三角形可以折叠成两个相等的小长方形,于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1/2原底边长×1/2原来的高×2,由此可以得出三角形面积=底边长×高÷2。”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想其他的方法: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得到一个小三角形,再将它剪下来,然后沿着中间的线将小三角形剪开,补在剩下图形的两边,变成一个长方形,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底边长不变,高缩短了一半,而三角形的面积变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高÷2。

经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不断探究中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又如,在学习“在规律”时,学生更要学会在探索中寻找规律。教师出示一道题目:把相同的正方形桌子拼成一排,发现一张正方形桌子能坐8个人,两张能坐12人,问六张桌子能坐多少人?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当桌子再次增加时,人数是如何变化的?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当有三张桌子时,能坐16人,四张桌子能坐20人……以此类推,可以知道六张桌子能坐28人。但教师的教学不能止步于此,还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当桌子不断增加时人数的变化情况”。桌子数和人数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当桌子数增加到n时,人数为(4n+4)人,有了这个公式后,无论桌子数如何增加都能准确地计算出人数了。经过这样逐步引导探究,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便能自主寻找规律,轻松解题。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不必过度干涉学生的学习探究,在学生考虑问题遇到障碍时也不要操之过急,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提醒即可,这样的探究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锻炼了他们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开展小组思辨交流,提升探究策略,为培养核心素养导思

学习数学光靠自己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数学知识有很多抽象的内容,每个人对知识的认识有限,所以光靠个人能力不易解决难题,但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火花,由此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教师让学生列举出36的因数,每个学生都一一举例,但由于这个数的因数比较多,一个人举例时容易有遗漏,答案都不尽相同。若是通过小组探讨,就能相互补充,寻找遗漏的因数,从而能准确且有序地列出36的因数1、2、3、4、6、9、12、18、36。同理,寻找倍数时也可以通过小组探讨形式,集思广益,查漏补缺。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出示题目:将一根长10厘米的绳子任意剪成三段,每段均为整厘米数,问能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很多,这需要学生毫无遗漏地将所有情况列举出来。于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找出了所有的可能性,并在小组内部进行探讨,将每一组员的答案进行补充,最终可以完全列出:(1)1、1、8;(2)1、2、7;(3)1、3、6;(4)2、2、6;(5)2、3、5;(6)2、4、4;(7)1、4、5;(8)3、3、4。然后再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组合,由之前学习到的关于三角形三边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小组成员再进行筛选,排除干扰组合,最后只有(6)和(8)两种组合才能构成三角形。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探索問题,寻找答案,在争论中弥补自己想法中的不足,不断改正错误。在思想冲突中,教师适时指导,引着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探讨,学生的思想从相互碰撞到相互融合,慢慢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慢慢地进步,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时期是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也是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这时期学生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极为重要,而开展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积累知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最合适他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他们成为课堂主体,鼓励他们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只要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学生就会爱上数学,从而学好数学。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春雷.经历数学抽象过程 形成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8(08).

[2] 陈秋红.浅析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7(14).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探究小学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