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辅助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2018-09-27聂晓枫

中国药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脑心通引流术血肿

聂晓枫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脑卒中的21% ~48%,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1],在发病后1个月内的死亡率高达30%~50%,超过30%的存活患者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预后极差[2]。本研究中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辅助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进行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5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及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4];经头颅CT扫描证实诊断;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和目的,明确治疗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如外伤创伤性、脑内动脉瘤等;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原发免疫缺陷疾病;合并精神、神经疾病;不能配合本研究完成评估;妊娠期或哺乳期。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给予止血、预防感染、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压、营养支持等脑出血常规对症治疗,同时积极准备手术。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5],术前行脑CT简易立体定位标尺定位血肿位置,并体表进行标记,以血肿最大层面在头皮的投影区为穿刺点,计算穿刺深度,明确穿刺方向,避开大血管、重要功能区位置后行穿刺。在局部麻醉下,于患者头皮部位作一小切口,在颅骨上取一小孔,将带有引流器的注射器自骨孔处依血肿长轴或垂直长轴方向穿刺进入血肿腔内,待硅胶管进入目标区域中心位置后取出针芯,固定引流管,采用非阻力化缓慢抽吸血肿,后将硅胶管固定于头皮上,末端接三通头与引流器行持续引流;术后次日,行CT复查,根据血肿残留量注入尿激酶及生理盐水冲洗,至残血引出90%以上拨除引流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01,规格为每粒 0.4 g),4 粒 /次,溶于 50 mL 温开水中,口服或鼻饲胃管注入,3次/天,共治疗28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估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总分为45分,≤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7]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包括14项内容,总分为14~56分,分值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临床疗效[8]:痊愈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 ~100%,生活能力正常;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1%~90%,生活能力基本正常;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50%,生活能力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生活能力无明显提高。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59]

表3 两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比较(±s,分,n=59)

表3 两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比较(±s,分,n=59)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IHSS评分36.16 ± 5.23 14.14 ± 2.57*36.08 ± 5.31 31.73 ± 4.82 ADL评分24.56 ±3.77 52.72 ±4.06*24.69 ±3.63 33.65 ±3.84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常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若不及时干预治疗,血肿可压迫脑组织,造成颅内高压,甚者发生脑疝,可引起继发性反应,造成脑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9-10]。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器官功能下降,血管顺应性较差,加上血压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极易破裂,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较高[11]。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n=59]

目前,临床对于出血量不超过3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也能达到治疗效果。对于出血量超过30 mL的患者单纯应用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较高,需要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血肿所引起的占位效应[12]。中老年人机体各方面能力均有所下降,多合并较多基础病,而小骨窗开颅手术存在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不足,患者多不能耐受,术后病死率较高[13]。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是目前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其能在患者体表定位,在CT监视下可以保证专用引流穿刺器对血肿实现精准穿刺,不会损伤周围脑组织,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封闭引流系统,同时可以人工控制引流速度,减轻引流软管对脑组织的刺激,能有效治疗颅内各个部位的出血[14];其次,该术式能在血肿清除后实现血肿腔的多次清洗,有利于残余血肿的清除,对于恢复患者术后神经缺损功能和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15]。

脑心通胶囊是通过提取16味中药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中药制剂,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16],能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还原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且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抑制血栓形成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还能增加缺血区脑灌注血流量,减轻脑水肿及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及重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降低脑血管阻力,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和改善缺血性脑损伤[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采用脑心通胶囊辅助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肯定,不仅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能缩小脑水肿体积,改善及重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说明联合用药并不显著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脑心通引流术血肿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探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