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措施

2018-09-26李文堂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李文堂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需要顺应当前教育的新趋势而进行改善,教师要改善自身的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敢问、敢想、敢于创新的实践物理精神,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物理思维,进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的“动”能有效支持学生构建学习性思维,这是师生互动的切入点,更是关键之处。因此,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互动问题。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课堂互动认知狭隘。

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课堂互动认知狭隘,片面地将“互动”理解为课堂提问。其实,課堂提问只是课堂互动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虽然课堂提问能够最直接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认识课堂互动,正确认识课堂提问并不是课堂互动的全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存在师生互动的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便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2.一味追求课堂活跃气氛而忽视“合理沉默”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因此,老师可以尽量采用各种方式,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但是,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应该针对课堂上各种沉默的现象提出相应的策略。比如说:有时课堂上学生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在私下也开动了脑筋,积极进行了思考。因此,针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沉默,沉默的主导是老师,沉默的主体基本上是学生,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必须非常重视课堂上沉默的气氛。

3.互动机会不均等,导致学生思考处于被动地位。

初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部分学生互动机会不均等,例如:回答机会不均等。一堂物理课,老师经常将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成绩较好的学生,或者喜欢物理的学生,这样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便不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样老师片面地认为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越来越排斥上物理课,甚至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初中物理的公开课上,有些老师为了向其他老师展现本班较好的一面,在提问之后都会抽成绩较好的学生起来回答,但是这样也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表面上老师是一视同仁,对成绩差的学生和对成绩好的学生在本质上都是一样对待,但实际呈现出来的现象则不是如此。新时代教育观念应该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都无法解答,这才是我们互动真正想要的效果,才能使学生更具创意。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们说实现“互动”的前提是“互”,而实现“互”的前提是平等。师生之间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很好地对话。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其中就包括正确的知识观和正确的学生观。所谓正确的知识观就是,教师要首先清楚知识的建构过程。其次,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所谓正确的学生观就是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人,有着独立的个性和人格,教师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真正实现人格平等,从而实现互动。

2.优化课堂互动环境,提高学生的互动积极性。

课堂互动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就是指课堂互动所需的设施条件、教学道具及实验用具等,主要是指实验教学的硬件环境。只有完备的硬件,才能保障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条件,利用实验课、实验室,将第二教学现场——实验室打造成优良的互动实践场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注重实验的学科之一,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大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设条件,使得老师与学生在实验中的互动得到有效加强。比如,教学“压强”时,我将相关内容分成四部分,让学生自愿报名组成4个小组,每组2-3人,要求每个小组做好备课讲授一部分教学内容。这不仅让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就能充分学习和思考知识点,而且能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表达能力,效果显著。软件环境,是指课堂文化层面的互动环境和氛围。良好的课堂文化、互动氛围,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长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互动文化的营造,需要在现代教育学观点上的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以和谐、民主、科学为原则,以轻松、开放、创意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优良的课堂互动环境。

3.拓展课堂互动方式,构建多维教学互动。

教师应当努力拓展互动的方式和途径。第一种是质疑—问答式互动。这种互动方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将一些有趣的问题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同样可以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提出质疑或疑问,让老师能够及时答疑解惑。比如,我在进行力的概念的讲解的时候,首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力吗?大家知道日常生活哪些情况下需要力呢?”其次让学生亲身演示所回答的力。这样,学生兴趣就被充分激发,举出很多种力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引导,让学生得出了力必须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力”这一抽象概念变得生动而具体,学生学得轻松,印象很深刻。第二种是体验—交换式互动。在该互动方式中,学生与老师可以实现角色互换,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由学生备课、授课和解答疑问,老师听课,并对学生的授课进行鼓励式点评,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种是实验—探索式互动。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制度合适比例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边实验边思考。在拓展互动方式的同时,还应在互动的维度上下工夫,努力构建多维互动体系。多维互动体系,不仅仅是“老师→学生”模式的单向互动,而是“老师=学生”、“学生=学生”这样的双向、多向互动。在多维互动这一体系当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协助教师备课和教学、共同完成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从而提高能力,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