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背景下教育扶贫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影响

2018-09-25于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协作

于媛

摘要:“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把教育扶贫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和治本之策列入其中,教育扶贫以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贫困家庭劳动技能为抓手,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为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影响着现有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需要加强高校和地方之间的沟通协作,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予以配合,共同努力,开创教育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關键词:教育扶贫;脱贫攻坚;贫困生认定;协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093-02

大学扩招和学校收费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以“奖、助、勤、贷、补、免”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主要类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1],帮助数以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国家人才的振兴。最近,国务院又发布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2],把教育扶贫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和治本之策列入其中,要求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助力度,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生优先资助,优先推荐勤工助学岗位,做到应助尽助,以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为抓手,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教育扶贫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我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截止2015年底,全国仍有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上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近年来,全国高校不断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这是国家在学校收费改革后为了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所以说党和国家把教育扶贫列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扶助和高校贫困生资助捆绑在一起,要求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优先资助,做到补助尽力,切合实际,符合国情,完全正确。

二、教育扶贫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影响

消除贫困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性的世界难题,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并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布置,整合相关资源,聚全党、全国和全民之力,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相关措施,加大扶持资助力度,在全国大打攻坚战,是当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可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加大,使高校一般贫困生的资助面收窄,使农村贫困家庭精准认别、精准认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明显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仍然不够平衡。就农村和农村人口而言,全国的贫困面仍然很大,需要扶贫济困的人仍然很多,但全国的扶贫资助资源十分有限,总量整体不足,保了重点就难顾一般,势必会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造成冲击,会让一般贫困生的资助面有所收窄。过去的按农村和高校两级扶助,虽然面大量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相对比较均匀公平,可如今将二者融为一体,要求对其进行重点扶助和优先资助,如果把扶助对象评定准确了,把钱发给真正贫困需要资助的人无可非议,但如果评定不准确,把钱发给不该资助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说农村贫困家庭的精准识别、精准认定更加重要。

2.造成高校在资助对象的认定上遵照执行的成分加大,自主评议确定的成分减小,在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有点本末倒置,难免会影响高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主体责任的落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固然没有错,但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本来就是国家根据学校收费改革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扶助政策,事关高校教育工作事业,高校是资助工作的直接当事方和主体责任人,资助对象的评议认定本应该也应当由高校自主来完成。另外,在以前的工作中,资助对象的认定依赖性很大,可算是一个“黑障区”和“育从区”,再加上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这个地区的建档贫困家庭放到那一个地区却不一定贫困,资助对象的准确认定本身就很难,将高校与农村相比,高校的文明程度和处事公正、公平、公开的校园氛围相比较而言高于农村一些地区。如今国家又把二者捆绑在一起,要求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认定学生优先资助和应助尽助,难免会让一些高校顺水推舟,影响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主体责任的落实。

3.造成高校一般贫困生资助名额相对减少,让学生和家长对资助工作的关注度提高,政策解释难度加大,一旦有细小差错和失误出现,势必给校园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对象准确认定需要加强的几个环节

1.严明纪律,发扬民主,加强监督,责任追究,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准确认定,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对象准确认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村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级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对农村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要严格程序、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做到精准识别、准确认定,并且加强建档立卡工作,健全贫困人口精确识别与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应用,定期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查,按照贫困人口认定、细化标准和程序,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加强农村贫困统计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和数据质量,确保高校从地方获得的贫困信息及时准确。

2.明确对口协查单位,建立联络机制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高校和地方之间的配合协作,强化责任落实,摒弃“好人主义”思想,加大对资助对象的审查力度。地方政府要以县区为单位明确权威统一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对象协查审核部门,并且建立一套严格的专人负责调查核实、集体开会审查、领导签字审定、建立档案备查、严格责任追究的资助对象协查认定程序和信息交互平台,逐步实现贫困信息资源共享。要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职能作用,把高校资助对象的认定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中,加强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督,有条件的高校可参照一些部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做法,在农村基层选聘高校资助对象认定民主监督员,加强高校和地方之间的配合协作和信息反馈。要严肃查处资助对象认定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纠正开具虚假证明、编造虚假信息、骗取资助款项的不正之风。

3.针对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贫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在落实国家政策不一样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对象双轨评定权衡机制,对地方提供的等级相同的贫困生,学校在认定时首先将资助等级高的向边远山区学生倾斜,并且不断开源节流,增加资助资源总量,千方百计地扩大贫困生的资助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自主权,促进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主体责任的落实。

4.建立完善高校资助对象核实调整和惩戒机制,将其与农村的脱贫处理情况挂钩,实行随进随出的动态管理,并且纳入诚信管理系统,让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者接受必要的惩戒教育,充分体现高校资助工作教书育人的基本属性和促进教育公平与政治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Z].2007.

[2]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Z].2016.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协作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