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程群为核心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2018-09-25王卫伟李蛟杜庆洋李秋红司维蒙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团队

王卫伟 李蛟 杜庆洋 李秋红 司维蒙

摘要:针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山东省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对材料测试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着“基础知识,能力提升,实际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构建了材料分析与表征课程群知识体系,同时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手段先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关键词:教学团队;课程群;材料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052-02

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源于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而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1]。在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中,许多基础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这些课程群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2]。我们在分析学校材料学科课程特色的基础上,依托材料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材料化学分析》、《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以及专业特色课程《材料工业分析》组建了“材料分析与表征课程群”教学团队。

一、依托国家发展战略,把握人才培养需求,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十三五”期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将初步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性转变目标。同时,依据山东省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将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五大优势领域,优先发展稀土新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等新兴领域。上述国家及省政府各种政策的提出对高水平材料测试类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针对社会对材料测试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对学校材料专业课程进行了梳理,发现了具有内在的知识结构逻辑的三门课程,分别为《材料化学分析》《材料工业分析》《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这三门课程均是研究材料“四要素”关系的手段和方法,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且顺应社会对材料测试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其中《材料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手段对材料生产中产品、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测定分析;《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是利用先进表征手段为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及性能提升提供依据;《材料工业分析》是将上述两门课程所讲述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让本科生利用所学材料分析与表征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材料分析与表征课程群系列课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团队建立“材料化学分析(分析表征实验基本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先进仪器测试表征手段)—材料工业分析(分析和表征手段在工业中的运用)”知识体系。首先打破章节界限,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然后根据三门课程前后章节的关系,明确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将课程内容分为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点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知识点;编写知识点对应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的类别和认知过程要求,并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数量设置网络学时,最终构建了科学有序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需求的全方位对接。

二、重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根据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建立了网络的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方式融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编排利于学生自学和课堂授课教学活动的流程,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形成适应学生自学、教师讲授的教学体系。《材料化学分析》、《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和《材料工业分析》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紧密联系的课程,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结合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难以把握相关知识和理论,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如何综合利用相关测试技术分析解决生产、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仍是材料分析与表征课程群教学过程中一个较薄弱的环节。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3]是把课堂、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事件整合为教学案例,经过学生与教师的相互讨论分析、探索解决案例中各种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更深刻地掌握材料分析与表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课堂教学逐步提升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轨道上来。我们结合工程生产和科学研究实际,综合多种测试技术,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实例,最终建立了一套涵盖范围广、教学实效性强的案例库。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团队建立了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责、权、利三者统一协调的优良团队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与体系,以确保团队工作高效运行,例如:(1)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建设经费优先支持发表教研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申报各类教研课题和成果奖励;(2)定期组织团队集体研讨活动,强化团队成员集体意识。通过备课、说课、听课以及评课等教学活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全面提升团队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3)利用各种网络工具,打通与学生的交流渠道,及时获得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团队注重人员合理搭配。团队中45岁以上人员占37.5%,36~45岁之间人员占37.5%,35歲以下人员占25%;高级职称人员占62.5%,中级职称人员占37.5%,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合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梯队。团队始终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例如:(1)在团队中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发挥教学名师在治学方面的示范作用[4],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丰富经验;(2)重视青年教师在岗培训工作[5]。进行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进修和培训;(3)科学规划团队青年教师国外内交流工作。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

四、教研科研双发展,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

团队十分注重教学研究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各级教改项目。课程群课程《材料化学分析》、《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和《材料工业分析》先后获得“课程负责人支持计划”、“课堂教学卓越计划”、教学研究课题、课程综合改革、教育信息化试点等研究课题立项,并均作为在线开放课程予以建设。

科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拓展教学资源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增强科研对教学的转化能力:(1)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及时把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科学方法引进课堂,不断丰富、充实和提升教学资源;(2)将教师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以案例的形式融入到课程内容的设计之中,充分锻炼学生运用测试技术和方法分析科学研究和材料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其对测试分析技术的理解;(3)鼓励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本科生直接参与团队教师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原克波,王琢,李晶.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173-174.

[2]叶友东,张东速,刘力红.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7,(5):97-98.

[3]柴翠元,王亚男,任晓燕.案例教学法在医药企业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7,6(19):122-123.

[4]关明,李桂新,潘会,等.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建设优秀教学团队[J].教育观察,2017,6(21):112-113.

[5]侯卫周.教学团队建设对促进青年教师职后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2):38-42.

猜你喜欢

课程群教学团队
面向高精尖信息化产业背景下的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课程群建设的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围绕教学关键点的网络软件课程群构建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基于课程群的软件工程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分析及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