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解读《暮光之城》的研究

2018-09-22石佳蕾

科技风 2018年27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暮色

摘 要:《暮光之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anie Meyer)写的系列小说。2005年,该系列的第一部小说《暮色》一经出版,销量便一飞冲天。随后该系列小说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翻译成37种不同的语言。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上映后,更是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的奇幻热潮。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读者和评论家对它的解读大相径庭。本文以2009年接力出版社发行的中文译本为语料,旨在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借助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暮色》中的隐喻表达,证明隐喻观的普遍性。

关键词:暮色;隐喻表达;概念隐喻

1 绪论

《暮色》(Twilight)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女孩与一个吸血鬼发生的浪漫的爱情故事。17岁的伊莎贝拉·斯旺因母亲再婚,和父亲一起住在华盛顿的福克斯小镇。在新学校,她遇到了一个神秘而英俊的男孩爱德华·卡伦。在那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爱德华是吸血鬼,但是普通人不知道。他的家族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不喝人类的血。聪明又帅气的爱德华同时也有读人心的天赋,但除了贝拉。于是爱德华对贝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贝拉和爱德华开始了一段激动人心的不寻常的罗曼史。对爱德华来说,贝拉是一个灵魂伴侣,他已经等了90年。对贝拉来说,爱德华是一个吸引她的磁铁。然而,他们越靠近,爱德华就越难以抗拒她气味的吸引,这将使他变成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随后麻烦来了,另一群吸血鬼的到来,威胁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之后,两派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在智慧和力量的战斗之后,他们赢了,但贝拉却因此受伤了,她被毒牙咬到了。最终爱德华救了她,并打败了他的欲望。

吸人眼球的爱情故事必然是统领全书的主要内容,也是牵引人心灵的魅力所在,但作者身后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手法更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本文便是以概念隐喻为中心,从结构隐喻、本体隐喻、方位隐喻三个方面对语料进行研究。

2 概念隐喻及其分类

關于隐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一种诗意想象的修辞手法。20世纪30年代,里查玆(Richar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之后在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引入到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活动、概念范畴等领域,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这一命题。也可以说,隐喻涉及两个概念的对比,是用一个来解释另一个。它常用目标域和始源域来描述。目标域是隐喻所描述的体验,始源域是我们用来描述体验的手段。通常,抽象的经验是用更具体的经验来描述的。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X是Y,其中X是目标域,Y是始源域。此外,他们还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类。这一分类原则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笔者也是在这一分类原则的指导下,研究这部小说的。

2.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从一个概念结构到另一个概念结构的映射,通过理解始源域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重构目标域。这意味着结构隐喻通常是基于我们的经验。

2.2 本体隐喻

Kovecses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本体隐喻,将无形、抽象、模糊的经验理解成为物体或物质的具体特征,以便加强我们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也就是说,本体隐喻的转换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转换。本体隐喻可进一步分为实体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化三种类型。

实体隐喻:实体隐喻把无形的概念当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物,通过对实物的体验来理解前者。

容器隐喻:容器隐喻是将虚幻的无形的概念看作是一种容器,使其能进出,有范围。

拟人化:概念隐喻的形成是以人的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身体部位在人类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英语中,常见到mouth of a well,foot of the hill等。这表明,人类以自身为中心,通过观察、认识、认可来认知周围事物。通过自身这种媒介,更好的理解瞬息万变的神秘大自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拟人化是把一些物理对象看成人,或者把一些非人类的东西看成人。

2.3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它们的特点并不是用一个概念来描述另一个概念,而是用我们经验中的共同事件来描述。它主要是在感官感知和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 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解读《暮色》

3.1《暮色》中的结构隐喻

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是全书最主要的情绪。这种情感是一种感觉,它来自人们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情感也是复杂和抽象的,因此人类的情感世界是无比丰富的。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自身的隐喻来反映在认知的基础上。隐喻是人类情感的桥梁。下面对于情感的隐喻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是“情感是温度”的隐喻表达,第二个表达是“情感是行为”。

3.1.1“情感是温度”的隐喻表达

“情感是温度”的隐喻表达非常普遍,因为人类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温度有着最直接的体验。当人们经历不同的情感时,体温通常代表着不同的感觉。例如,当人们感到愤怒时,体温就会升高。相反,当他们失望的时候,体温就会下降。在这部小说中,贝拉的情感也同样是以这种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的。例句如下:

(1)我低下头,耳朵都发热了。(初见)

(2)他只瞪了我一秒钟,可这一瞪比刚才那阵刺骨的寒风还要令我感到寒冷。(初见)

(3)我垂下头望着地上,双耳滚烫。(打开的书)

(4)我和实验搭档之间明显的冷淡,至少令麦克很高兴。(邀请)

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贝拉是一个不善言辞且内向的女孩,当她第一次远距离和爱德华视线接触时,她非常害羞,耳朵都“发热”了,然而,当爱德华因忍受不了她的味道而对她投向厌恶的目光时,她因害怕感到刺骨的“寒冷”。又因他莫名其妙的伸出和平的橄榄枝,而感到惊奇和害羞,之后爱德华的隐瞒,导致他们两个的关系又回归“冷淡”。从上述例子中,人们很容易发现,当一个人感到愤怒、害羞和紧张时,他的体温总是在升高。相反,当人们感到失望、错误和害怕的时候,体温就会下降。

3.1.2“情感是行为”的隐喻表达

当人们的情绪发生变化时,人们的姿势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虽然精神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人们可以通过“从视觉中抽象出来的影像”来生动地描述它。在小说《暮色》“初见”章节中,作者详细的借用肢体变化描写了两位主人公初见时的感情变化,然后生成隐喻“情感是行为”。例子如下:

(5)他倾向远离我的那一侧,坐到了椅子的最边缘,脸也扭到了另一边,好像闻到了什么难闻的气味似的。(初见)

(6)我忍不住偶尔透过我那层用头发做的帘子,偷看我旁边那个奇怪的男孩一眼。(初见)

(7)我可以看到他左腿上的那只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他的肌腱绷在苍白的皮肤下清晰可见。(初见)

(8)我迅速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吓得我胆怯地靠在椅背上。(初见)

(9)刹那间,我感到一阵真正的恐惧,胳膊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初见)

上述例子中,肢体变化详细的描绘出两位主人公初见时的心理变化。“倾向”“脸扭到另一边”对应着“厌恶”。“攥紧的拳头”说明了爱德华当时的心情,对贝拉身上的味道是难以忍受的。反观贝拉,她先是“偷看”,表现出她对这个英俊男生的好奇,接着是“目光迅速移开”“靠在椅背”,再到最后的“汗毛竖起来”,说明她当时是处于害怕,恐惧的氛围当中。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贝拉对爱德华的情绪变化的映射,并得到了“情感是一种行动”的结构隐喻。

3.2 《暮色》中的本体隐喻

3.2.1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用具体的物体表征一个抽象的概念。例子如下:

(10)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到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会面对死亡。(序)

(11)“你欠我一个解释。”我提醒他。(奇迹)

(12)他对我也是怒目以对:“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贝拉?”(奇迹)

(13)我憋在心里的话像开了闸的水,一涌而出了。(奇迹)

死亡是抽象的、无形的,但是在例(10)中它被認为是一个实体,它可以被放在人们面前,我们可以去面对,也可以选择离开。所以概念隐喻死亡是一个实体从样本中产生。而在例(11)和例(12)中,我们也把“解释”比作一个可见的实体,像是钱,既可以拖欠,也可以得到。在例(13)中,抽象的话语被比喻成为“开了闸的水”,一泻千里,说明当时贝拉情绪十分激动,这样可以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感知湍急的水流来理解当时贝拉因得不到答案,委屈的心境。

3.2.2容器隐喻

汉语中,容器隐喻主要是通过入、里、中、出等词来表达的。例子如下:

(14)查理在一辆巡逻车旁等着我,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初见)

(15)不让痛苦、多余的东西进入我的记忆,这是我的拿手好戏。(初见)

(16)吃过晚饭后,我们又陷入了沉默。(打开的书)

以上所有的名词都是抽象的和无形的概念,它们都被比喻成一个容器,似乎是可见的。例(14)和例(15)中,将“预料”和“记忆”看作是一个容器,相关的事物在容器之中,无关的事情在容器之外。例(16)中,将“心境”看作是某种容器,在容器中,便是处于某种状态。否则,便是处于某种状态之外。

3.2.3拟人化:顾名思义是指事物具有人的特征。例子如下

(16)我已经跟阳光说过再见了。(初见)

(17)“真的,贝拉,那家伙棒着呢。现在再没有人能生产这样子的车了。”(初见)

例(16)中,作者将“太阳”拟人化,通过借用人物的情感来描述主人公贝拉来到了一个阴雨延绵的城市,同时,也暗喻贝拉的失落的心情。例(17)中,父亲将给贝拉买的卡车拟人化,说明父亲是真心高兴贝拉可以过来和他一起生活。他很用心的在准备礼物,也同样希望贝拉能够喜欢。

3.3 《暮色》中的方位隐喻

据说,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始于对空间的理解。在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类产生了空间概念。之后,人们便把抽象的概念,如身份地位,数量的多少,情绪映射到这些具体方位上。本部小说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情绪的映射,这里借用上下隐喻来进行分析。快乐是向上的,悲伤是向下的。例子如下:

(18)我试图让她相信我的情绪低落完全是由天气造成的。(初见)

(19)我只想快点走开坐下,独自咀嚼心中的失落。(初见)

(20)“你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他兴高采烈地大笑着。(恐怖故事)

(21)如果不去管我的失落的话,让他高兴是件不错的事。(噩梦)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明显看出,下垂的姿势通常伴随着悲伤和沮丧,直立的姿势具有积极的状态。作者用“低沉”、“失落”等词来描述不快乐。相反用“高兴”“向上”来描绘快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句子,如“我的精神振奋起来了。”“我的精神沉没”。所有这些句子都形成了一组方位隐喻“快乐是向上,悲伤是向下的”。

4 小结

本文运用Lakoff 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暮色》中文译本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类与分析。并对小说中的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方面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行了描述。证明了认知隐喻理论的普遍性。同时本研究明确证实了Lakoff教授的观点:概念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日常现象。时刻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小说等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覃学岚,孙郁根,李寅.暮光之城[M].接力出版社,2009.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晓堔.《暮光之城》的隐喻性初探[湖北经济学院学报][J].(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8):122-123.

[4]张全生.中国隐喻研究十年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173-176.

[5]李柯.《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修辞的翻译[J].科学技术创新,2010(31):234.

[6]刘凤娟.《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7]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J].Ethics,1980,19(2):426-435.

作者简介:石佳蕾(1991-),女,河北邯郸人,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暮色
呼,吸
暮色中的树
暮色之下
暮色与核桃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忧伤像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