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策略

2018-09-20葛贝德张建华马利耕李晓琳

价值工程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

葛贝德 张建华 马利耕 李晓琳

摘要:构建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体系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贯通型人才需要从基础职业技能入手,因此本文围绕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性,阐述做好中高职衔接的具体对策。

Abstract: Constructing the connection system of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social application talents. The breakthrough talents need to start from the basic vocational skills.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

Key words: connection of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9-0288-02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教育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模式,提高职业院校就业能力的关键举措。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中高职交流沟通体系还不畅通,导致在职业人才培养上存在断层现象,因此在职业教育新常态环境下我国必须要构建“校企共育、分段培养、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提高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衔接质量。

1 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模式

实现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是培养贯穿型人才,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形式。综合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其主要分为以下:①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的学制一般为五年,前三年未基础培养阶段,主要是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学习,后两年未职业能力培养阶段,通过基础学习锻炼专业实践技能,以此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技能。五年制人才模式的优点在于具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有助于实施统一的教学策略。但是其生源素质相对比较低;②三加二贯通式衔接模式。三家二贯通式衔接模式是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通过契约形式,建立以学生升学为纽带的衔接联系。学生首先在中职学校接受三年的中职教育,学生毕业后进入到对口的高职院校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以此获得高职毕业证书;③对口招生分段式衔接模式。对口招生分段式衔接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方式,也是深化中高职衔接的形式之一。对口招生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水平,瞄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2 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所存在的问题

人才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中高职教育的类型与等级,反映中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职业教育,培养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背景下,培养贯通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贯通型人才培养需要中高职构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实践技能锻炼以及教师团队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但是基于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不明确

“分段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中高职衔接是实现分段人才培养战略的主要方式,基于不同层次的人才标准需要制定出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贯穿式的人才培养目的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但是目前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例如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初级建设工程技术人才,更加突出具体岗位技能培养。尤其是在高职生源紧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将人才培养界定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连接线。虽然我国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界定于技能型人才培养,但是在具体的技能型人才界定范畴中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划,导致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同质化、重复性的问题。

2.2 中高职衔接平台缺乏,校企合作层次不深

实现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的关键是构建完善的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层次,以此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建筑人才。然而通过实际调查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衔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衔接平台联系性不够紧密。衔接平台是提高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中高职在专业衔接上却存在平台匮乏的问题。例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上,虽然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举行相关的比赛,但是中职学校对于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要低于高职院校;二是校企合作层次不够、订单式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目前企业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尤其是缺乏专业性的创新技能培训,导致中职学生难以学习到实用的专业技术。

2.3 中高职銜接内容不紧密,缺乏社会实践性

分类指导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举措,建立差异化的衔接内容是培养不同阶段学生的主要举措,是实现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手段。以中高职徒制图设计课程为例,由于制图设计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中高职衔接体系中需要建立贯穿的内容体系,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接触内容的重复性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中高职在衔接方式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结果导致学生在进入高职后不得不重新学习基础知识。另外在课程开发上也存在衔接重合度不高的问题。做好课程衔接涉及多个环节,由于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的周期比较长,而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也不同,因此在具体的开发中需要处理多个问题。

3 优化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的对策

做好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教育是培养现代职业人才的主要举措。基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校企共育、分段培养、五位一体”的贯穿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教育。

3.1 明确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职衔接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社会实用型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中高职衔接中,根据区域建筑行业的发展现实需要,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以此实现资源互补,强化中高职衔接的质量:首先根据人才需求分析确定职业岗位。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因此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现衔接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人才定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建筑行业人才的主要场所,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同,因此中高职必须要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根据企业需求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衔接必须要以职业能力為导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中高职要以职业能力作为衔接的主线,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中高职衔接必须要处理好内部矛盾问题。不可否认中高职衔接问题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市场地位,因此在具体的衔接处理上,需要优化二者的经济利益,实现协调发展。

3.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中高职衔接平台

实现中高职衔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技能,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取决于衔接平台。校企合作是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一方面中高职要借助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人才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是缓解高职就业难、解决企业用工荒、用工质量不高的主要手段,因此企业要深入到职业院校,从中职学校入手加强对职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例如企业要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规划制定中,将有优秀的企业技工人才纳入到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体系中,发挥“师徒制”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例如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以此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工作。当然中职学校也要及时与高职院校进行沟通,做好教学内容衔接的一致性。

3.3 构建“双证”制度,强化职业技能

建筑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针对中高职衔接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以岗位职业证书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此增加就业砝码。一方面要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引导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衔接。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分为5级,其受教育程度影响比较大。从当前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看一般2级对应的是高中或者中职学校教育,而3级以上则是对应的高职教育。所以在具体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中要引导学生考取资格证书,通过资格证书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工作。例如我国相关部门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另一方面中高职要加强对衔接质量的监控。衔接质量监控是客观评价中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手段,因此相关部门要构建相对统一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客观评价其专业能力。

随着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中高职衔接不仅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关键举措,也是为区域建筑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针对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存在的衔接问题,我们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此推动中高职衔接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颖.中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6(03).

[2]陈园园,罗海希,赵京明.“3+2” 中高职衔接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J].基建管理优化,2014(04).

[3]耿金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