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浩翔的黑色幽默电影与都市文化的镜像表达

2018-09-18周敏

当代文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黑色幽默

周敏

摘要:彭浩翔的电影以特立独行著称,以荒诞幽默为主要特征。彭式黑色幽默反映了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特征。艺术源于生活,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性建构。创作者需要自觉地把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创作意识,自觉对社会进行艺术的镜像表达,在形式创造、美感表现、价值体验等方面来反映都市社会生活与都市社会文化。

关键词:彭浩翔;黑色幽默;都市文化

一 黑色幽默的阐释

“黑色幽默”源于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汇编的作品集《黑色幽默》,在这里,“黑色”在英语中取阴暗、暗淡、无望之意。随后,黑色幽默名声大噪。而人们对于“黑色幽默”的定义众说纷纭。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它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发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中重要流派的黑色幽默,主张通过小说中人物滑稽可笑的言行来对社会现实进行描写,用来揭露社会上存在的丑恶阴暗面。C·休·霍尔曼在他主编的《文学手册》中指出,“黑色幽默”是“现代小说和戏剧中,运用病态和荒诞,以取得可怕的戏剧效果。它既指愤懑、辛辣的笔调,更指荒诞、病态的处境,这种处境与苦难、不安和死亡紧密相连。”①而且,黑色幽默比较善于表现人绝望的境地,用轻松愉快的笔调叙述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在不协调中创作幽默。因此,黑色幽默又被称为“荒诞的幽默、病态的幽默”。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最大成就在于其用犀利激愤的言辞毫不保留地尖酸讽刺、针砭时事,通过对现实事物荒诞不经的描绘和独特的戏剧性结构表现出深沉的悲哀,不仅揭露现实社会及其人物的荒诞心理,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

黑色幽默作为美国196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已经远去,但黑色幽默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广泛地被其它艺术门类所继承和延续。作为戏剧和电影的黑色幽默无疑继承了其文学的思想价值倾向和美学风格。在黑色幽默电影中,战争、痛苦、疾病、死亡等成为电影常见的主题。这些沉重的话题折射出导演对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深深悲哀,代表作品有《低俗小说》《两杆老烟枪》《全金属外壳》《发条橙》《美丽人生》等。黑色幽默“作为现代电影喜剧范畴中一样非常典型的美学表达形式,实际上也是创作者观察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相对于常规意义的喜劇幽默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有更智慧的故事叙述、更精彩的场景细节、更巧妙的人物塑造和更个性的影响风格。”②

二 彭浩翔电影的黑色幽默解读

彭浩翔,人称“鬼马导演”,香港评论界称其为“未来香港电影希望”。从2001年首次执导《买凶拍人》,到《大丈夫记》(2003年)《公主复仇记》(2004年)《青春梦工场》(2005年)《伊莎贝拉》(2007年)《出埃及记》(2007年)《破事儿》(2007年)等,再到被大陆观众所熟悉的《志明与春娇》(2010年)《春娇与志明》(2012年)《低俗喜剧》(2012年)《人间小团圆》(2014年)《撒娇女生最好命》(2014年)《春娇救志明》(2017年),他的电影以特立独行、风格明显著称,以荒诞幽默为主要特点。他的幽默既不是香港传统喜剧中热热闹闹的插科打诨,也不是内地黑色幽默电影中的着重台词的“尖酸刻薄”。他的黑色幽默是源于自身的性格和阅历,其电影的性格即他自身性格,演员和外部一切条件都不过是他实现头脑中怪异画面的道具,与生俱来的浓郁的香港地域文化特色贯穿了彭浩翔黑色幽默电影的始终,且香港都市文化的建构在影片里都有属于其自身的呈现方式。

(一)故事题材

彭浩翔电影首要的特色就是题材的选择。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彭浩翔有着强烈的本土意识,其故事题材往往是他身边发生的故事或者听说的故事,生活中得来又相当“非主流”。他善于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来展现香港社会,用玩世不恭的心态来达到对崇高叙事的消解。犯罪、情色、伦理等社会“非主流”话题都是他喜欢涉及的题材,但是在这些边缘题材之下隐藏的却是非主流呈现与主流思想的有机融合,表达的是主流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他通过将角色平民化、草根化,使之与社会大众建立起身份上的等同,再通过刻画角色在香港社会变迁中遭遇的各种处境,将角色与观众距离进一步拉近,最终的结果是观众对平民主角产生身份的认同;认同感一旦形成之后,彭浩翔会满足观众普遍对于圆满结局的心理期待。《买凶拍人》把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的香港微缩为整部影片的灰色基调,杂糅了香港电影圈的诸多文化热点元素,对香港电影业的弊病进行了讽刺;《青春梦工场》对当代香港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进行了批判;《志明与春娇》描绘的是香港禁烟环境下都市吸烟男女在后巷的爱情故事;《春娇与志明》表现的是香港人北上的困惑与无奈,对故土的怀念;《大丈夫》《公主复仇记》《撒娇女人最好命》等折射的是香港都市社会中男女情感的价值观,人们对于婚姻与生活的态度。在这些影片中,彭浩翔安排角色脱离现实困境获得救赎,让观众在情感上达成暂时的认同,并得到即时的心理安慰。这些故事题材既折射出彭浩翔电影的荒诞喜剧色彩,同时也是香港回归以来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舒展开来就是香港都市文化变迁的“清明上河图”。

(二)台词艺术

彭浩翔的电影在故事情节和剧本结构的基础上,一定要有很明确的主题。正如他在某次采访中所说的:“我不是先想剧情,而是先想该部电影的精髓。”③因此,彭浩翔的每部电影作品的台词都颇耐人寻味,堪称精髓。例如《大丈夫》中“婚姻是虚无的,随时可以毁灭,你根本控制不来,也掌握不了,但是前面的事,你就可以掌握,只要掌握了这件事,你就可以有一个选择,选择离开这段婚姻,或者是维系这段婚姻。”《公主复仇记》说“这世界没有王子。同样,这世界没有公主,只有巫婆,和一些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

《青春梦工厂》缘于陈凯歌在《少年凯歌》里的一句话:“当你以为你对这世界已经相当重要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却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这是这部影片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讽刺,也是警醒。在这部青春故事的电影里,是关于梦想与现实的碰撞:“你们这些……什么?大学生……骗政府钱、申请什么助学金及贷款……你买些什么?你买些什么?又不还钱。还有,申请什么自雇计划……自雇自雇……只懂得自己顾自己。你们是自私的一代?你们知道?你们知道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在想什么?你们的尊严去哪了?你们这一代令我很失望。你们令所有港人和亲友很失望。”

这种颠覆常规的游戏性表征创造出强烈的“间离”效果,既是彭浩翔的讽刺,也是彭浩翔的幽默。

(三)电影叙事

巴赫认为,电影是一种语言活动。这种说法泛指造成各种电影表现效果的艺术性手段,如摄影、照明、剪辑、音响处理等。④作为导演,彭浩翔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主题的设置,他还通过镜头语言、叙事结构等将主旨完美呈现。彭式的黑色幽默电影是相当经典的好莱坞叙事特点,大多强调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要求完整的叙事情节、紧凑的叙事结构、精巧的情节编排、严谨的逻辑结构意识、注重剧情起承转合的戏剧构成。

虽然彭浩翔的电影在叙述顺序上大多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但他也不拒绝在影片中进行多个时间相度并存的尝试。例如《买凶拍人》中,阿全向杀手讲述自己悲惨的副导演经历时,画面切换到他在片场的各种悲惨经历。这是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的交替进行,打破了时间格局。而当阿bart谈生意遭到蔑视时,画面却出现阿bart狂揍对方的场面,这里则是现在时态与假想时态的并置。这种对时空进行跳跃切换的方式,以一种多重视觉的复杂呈现,达成了浓郁的荒诞幽默。而在《伊沙贝拉》中,影片有三条主要线索:一条是现在时态的女儿梁洛施和父亲杜汶泽的关系,一条是以自述和回忆形式出现的过去时态的妈妈伊沙贝拉和杜汶泽的关系,还有一条线索是用字幕打出来的杜汶泽从贪污到被抓。前两条线索交叉复现,第三条线索虽然出现时间很少,事实上却是推动本片情节走向的动力线,男女主角憧憬着明天,却被自己的昨日紧紧束缚着,体现出一种无助的美。麦茨说:“叙事的功能之一是在一个时间内处理另一个时间”,多重时间状态的并存是彭浩翔电影叙事中黑色幽默的重要一环。

三 彭式黑色幽默的风格特征

风格是历史上形成的形象体系、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相对稳定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受艺术的思想内容的统一所制约。⑤彭浩翔电影的黑色幽默,有着黑色幽默电影本身的共性,又自成一派,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

(一)荒诞

“荒诞指缺乏意义……人与自己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的根基隔绝了……他的一切行为显得无意义、荒诞、无用。”⑥彭浩翔有着一贯的黑色幽默、一贯的荒诞。被冠以“新一代开山怪”“怪鸡导演”的称号。

但荒诞离奇的表象之下,是他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作家和编剧的身份使他有着敏锐的社会触觉,他擅于捕捉香港都市的现实生态,《大丈夫》轻松幽默、《青春梦工场》另类乖张、《公主复仇记》腹黑反转、《出埃及记》沉重荒诞、《维多利亚一号》黑色惊悚,一步一步往更高的层次推进。《维多利亚一号》极力发挥了彭浩翔的黑色幽默本色,整部影片情节简单,大量出现的是血腥惊悚、残酷虐杀的画面。而《维多利亚一号》最血腥无良之处,是对谋取暴利的无情地产商的大力鞭挞,这个放诸四海皆能引起小市民共鸣的故事,不会因为其血腥暴力而阻碍观众入场的意欲,反而因电影的间离使观众更清楚地了解香港因偏重地产业而导致楼价高企的荒诞现象。貌似荒诞的背后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同身受,稀奇古怪之下隐藏着平易近人的通达历练。因此,彭浩翔作品的主题或中心事件是荒诞的,但围绕主题和中心事件的环境、情节、人物、语言等均采用传统的艺术形式,那些极尽荒诞夸张的故事传递的其实是社会主流价值观。

(二)生活

“黑色幽默可以区分出两种主要的不同形态:‘荒谬的黑色幽默着重于其中幽默、不和谐的一面,‘怪诞的黑色幽默则侧重表现其黑暗的一面。”⑦这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体现出审美主体对荒诞事物不同的评价和态度。而彭浩翔电影中的黑色幽默多属于前者,影片中的黑色幽默表现出较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大体保持着生活的外在形貌,并带有很强的写实特点。

现实是比电影更具戏剧性的存在空间,现实生活的幽默也比电影更具色彩。彭浩翔的电影故事都来源于香港都市生活又高于香港都市生活,极富个性和内涵。所以他拍出了《买凶拍人》。影片中张达明所扮演的阿全这个角色,就像是彭浩翔电影生涯的翻版,从而批评香港电影不重视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以及监制剥夺导演主导权等,也反映了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电影人不得不重新选择职业生涯,面临艺术与商业的两难抉择。《公主复仇记》对情敌算计的描绘、《大丈夫》对夫妻关系的洞悉、《青春梦工场》里对懵懂少年的开化、《志明与春娇》对后巷爱情的刻画,贯穿影片的是近乎残酷的真实和让人恐惧的复杂,正像他在《出埃及记》中说的:“事情荒谬到一定程度,世人将不再相信,但不表示它不存在。”

另一方面,彭浩翔也喜欢将自己的生活放入電影当中,这样熟悉的桥段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春娇与志明》中男女主角的原型就是彭浩翔和他的太太,当然又不局限于他与他的太太,也反映了香港人在大陆的生活状态。把香港人在北京的生存与困境——语言不通、气候不适、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故土的怀念,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彭浩翔喜欢将自己身边的事情写入剧本。因此,他电影中的黑色幽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黑色幽默。他是贴近观众、贴近香港都市文化的。于是,这种“港味”的幽默让观众走近香港都市生活,理解香港都市文化。

(三)边缘

有人称呼彭浩翔为“B级导演”。这并不是说彭浩翔或是他的作品不够好,而是指他喜欢的好莱坞电影所属的分级类别。彭浩翔作品喜欢选取道德边缘题材,以B级电影常见的元素加进电影创作之中。“有一点色情,有一点血腥,有一点黑色,有一点恐怖,有一点动作。我觉得伟大的电影就应该这样。”⑧“有一点色情”,所以有《青春梦工厂》的AV;“有一点血腥”,所以有《维多利亚一号》无所不用极其的杀虐;“有一点恐怖”,所以有《破事儿》里的灵异;“有一点动作”,所以《买凶拍人》里出现了没落的杀手。哪怕是被歌颂的职业如消防员与教师,在影片中也被道德矮化,职业和心理边缘化。

虽然彭浩翔的电影表现边缘,却绝对不提倡边缘思想。他常常把人物放置在荒诞的“非主流”环境当中,传达的主流思想到最后总会反客为主。如在《买凶拍人》中,通篇表达的是如何拍出一部好片子而不是如何杀人,这是讽刺当下香港电影的不真实,这是彭浩翔对电影人只为票房而忽略艺术的声讨。换句话说,《买凶拍人》是彭浩翔通过自我经验挖掘出来的一部黑色喜剧片。杀人方式的怪诞荒谬和情节的讽刺意味,其实是彭浩翔对香港电影的评价和社会人性的思考。

(四)反转

反转是叙事作品常用的一种结构情节的重要手法。具体到电影作品中指故事由某一情节突然向其对立面发展,人物命运亦向其反面突转。它既可以是影片局部细节的反转,也可以是整部影片宏观剧情上的大反转。⑨彭浩翔的电影属于情节大反转,彭浩翔将主要功夫用在对影片的宏观把握上,用结尾处极短的几秒钟制造意外的结局,颠覆此前的故事,从而制造了巨大的反转效应。

《大丈夫》用了《无间道》的外壳,统一黑色西装的丈夫们与妻子的斗智斗勇像警匪之间的你追我逐。《大丈夫》里毛舜筠带领一众太太捉奸,在进入电梯上楼最后关头之时,她偷偷给丈夫曾志伟发了一条短信,让他们赶快离开,结局自然是双方打了个平手,谁也没抓住谁的把柄。当一切尘埃落定曾志伟才明白救命短信其实是老婆发的。《公主复仇记》设置了一个三角关系,旧爱新欢,一起对付负心汉,最后结局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在彭浩翔的电影里,悬念是一点点设置的,一旦不小心错过几个镜头,影片的结尾绝对在意料之外。往往在片子最后一分钟,整个剧情来了一次大颠覆。当然,在情节宏观上的大反转的背后,是彭浩翔对影片叙事的经营,这也是彭浩翔电影叙事模式的常态:电影结尾的功能并不是对故事进行整体性的完结,而是对故事的一次整体重构,通过对故事中细节悬念的超常规的重新破解,来重新阐释故事的内涵和意蕴。⑩

四 彭式黑色幽默电影中的都市文化变迁

黑色幽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常以非常规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从美学的形式上来说,黑色幽默属于戏剧的范畴。“黑色”是指可怕恐惧而又滑稽可笑的客观现实,“幽默”是对这种现实所持的讽刺态度。而文化是象征形式的领域,是经济基础在意识形态的反映。黑格尔认为每一种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以及与它相应的那个社会,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都受其“内在精神”的制约。彭浩翔如同一个都市银幕记录者,游走于香港社会的真实变迁中,承载着香港文化的描摹与想象。

首先,彭浩翔早期的作品,是对转型期香港社会的批判。对于彭浩翔等年轻一代来说,香港回归带来的时代变迁,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以及香港电影创作环境的艰难,使他们面临机遇与挑战。年轻导演把这种面对时代困境而不知所措的情绪落实到电影中,便转化为一种对于许多即将消逝的香港事物的怀旧表达。于是,他在电影中讽刺香港电影圈的黑暗,感叹现今香港大学生的无责任感,抨击都市爱情中的阴暗一面,唏嘘婚姻的沉沦与包容,真实地描写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人普遍面对的生活困境与情感迷失,典型地描摹了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信任危机与心灵冷漠。总之他在电影中描绘了他观察到的香港社会,再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予以呈现。

其次,彭浩翔近几年的作品,反映了香港都市文化的变迁以及香港电影风格的变迁,呈现出香港都市文化语境与大陆文化语境的融合。他近年来的作品,如《撒娇女人最好命》《人间小团圆》《低俗喜剧》《春娇与志明》《春娇救志明》等,话题变得轻松了,题材也更为生活化、喜剧化,少了一份尖锐,多了一份宽容。这一方面反映了在社会转型起起落落的动荡中,随着时间的变迁,香港市民开始以开放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诸多困境,笑对新生活,拥抱新生活,开始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当然,在转变的过程中也会有诸多不适应,如对“北上”的迷茫,对故土的怀念,对现代婚恋价值观的反思。同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今香港导演的生存状态,在香港电影产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香港导演为了进入大陆市场,在题材选择与语言表现上逐步开始学习适应。当代学者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认为:“全球时代给文化观念带来的最大的新意义,实际上就是使种种界限失效,并使许多成分从以前的话语强加在它们上面的种种限制中解放出来。”11文化本来就是流动的,是不分国界的,是互通有无的。香港都市文化已经发展出既包容传统中国文化因子、又容纳西方文化元素的东西方交融混杂的独特品格。这样的杂糅性文化特质,也决定了作为香港社会文化身份和娱乐生活重要指标之一的香港电影的特色,“就在于‘杂性……甚至可以‘不按牌理出牌,从各种形式的拼凑中创出异彩”。12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本土化是都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全球化也给文化共同体带来新的、不同的养分,它也是都市文化所展现的另一种形式。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在于形式,但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形式。综观彭浩翔的电影,就是香港都市文化充满现代或后现代的形象与符号。他用独特的影像语言勾勒香港社会,以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描绘着香港都市文化的“清明上河图”。从声音到文字再到影像,无论是彭浩翔还是其他影视剧导演,当面对本土题材的处理时,都需要自觉地完成从本土文化内涵到社会意蕴的深刻描绘,呈现出对于香港社会的深度剖析和文化表达。艺术源于生活,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性建构。“现实”是被感知的,“艺术”是被建构的,艺术需要自觉向“社会学”转向,需要创作者自觉地把一定时期的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创作意识,自觉对社会进行艺术的镜像表达,在形式创造、美感表现、价值体验等方面反映都市社会生活与都市社会文化。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讲的就是要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13当代文化的产业化、商业化、消费化,使得文化从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抽象的、信仰的层次向世俗的、物质的领域扩张,文化不再是社会经济权力之外的“飞地”或孤立绝缘的自律领域,也不再只是地方风习、民族惯例、意识形态,它同时也是技术、物品、娱乐与服务。14因此,创作者需要有意识地分享日常生活、参与公共事务、体现公众心声,與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自觉用影像化的表达来反映都市社会生活与都市社会文化。

注释:

①[英]C·休·霍尔曼:《文学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②裴运红:《论黑色喜剧作为一种电影类型》,载《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2期。

③皮皮:《“B”级导演彭浩翔》,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7期。

④汪流:《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⑤[俄]奥甫相尼科夫:《美学简明辞典》,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8页。

⑥黄晋凯:《荒诞派戏剧·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⑦[美]马修·温斯顿,《布莱顿的黑色幽默与黑色幽默》,龚园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⑧张燕:《映画:香港制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2 页。

⑨段海娟:《论叶念琛“爱情三部曲”叙事策略及其文化内涵》,山西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⑩蔡高宇:《彭浩翔电影修辞的三副面孔》,载《文艺争鸣》2012年第8期。

11[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化》,高湘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28页。

12李欧梵:《香港文化边缘性初探》,刊于香港《今天》第28期,转引自陈清侨编《文化想像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香港)1997年版,第31页。

13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8页。

14单世联:《关于艺术的社会学转向》,载《粤海风》2006年第5期,第6页。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影视文化的创作与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17XYS35;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子课题“文化传播视域下广州影视文化创作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赵雷

猜你喜欢

黑色幽默
音乐剧《芝加哥》独唱曲《所有爵士》中的“黑色幽默”风格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An Analysis of Black Humor in the Movie The Simpsons
以“黑色幽默”由影为灵感的服装设计创作实践研究
以“黑色幽默”由影为灵感的服装设计创作实践研究
论鲁迅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灰色化呈现
《追凶者也》
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
兴奋剂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