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六十年代,上海弄堂口的民办托儿所

2018-09-17孔明珠

妇女之友 2018年8期
关键词:托儿所大饼弄堂

孔明珠

我妈妈生了7个孩子,我最小。生完我,妈妈响应政府号召,不在家里吃自饭,她有大专文凭,先当小学老师,后来去出版社当了校对。到我适龄,让我就近上弄堂口的托儿所。

我们弄堂口的托儿所是民办的,它对年龄限制不那么严格,小孩子两三岁就能入托,解决了很多妇女的困难。因为不是公办的,房子就比较凑合,用了新祥里弄堂一整排石库门房子底楼,在墙上打个洞到了隔壁大德里,占了一排三四间石库门底楼,那些是各个班级小朋友的教室和吃饭、午睡的地方。门口空旷地就是我们的操场,做体操,玩耍。

我们所长是广东人,单身住在托儿所楼上,她说一口非常难懂的方言。所长与照顾我们的阿姨老师不同,她与我妈妈一样有文化,自爱自立自强,她的创业完全是出于奉献,为国家分忧解难。因为之前国家鼓励多生孩子当光荣妈妈,那么多孩子长大了,托儿所幼儿园不够用。

每天早晨,托儿所喇叭响起欢快的儿歌,妈妈给我穿上粉红色的反穿罩衫,小辫子扎上,手指甲剪干净,送我到托儿所门口。我总是开开心心进教室,看见很多鼻涕、眼泪一大把的小朋友觉得很奇怪。坐在有靠背的小板凳上,我们唱歌我们跳舞我们吃饼干。

虽然托儿所阿姨很多都不会讲普通话,抓我们有时候像抓小鸡,可是我们不在乎,有机会被赶到院子里做游戏,将小板凳排成圆圈圈,我就更高兴了。我会抬头找我们家的窗户和晒台,说不定哥哥姐姐会趴在那里看我。

午睡也是在这间教室,老师打开壁橱把我们的小棉被摊到地上,那时教室一片混乱,小朋友被剥掉外衣,跌跌撞撞大哭小叫,皮大王满房间乱窜,只有我最乖,安安静静躺下了。夏天的时候,我们教室顶上有一只纸糊的宽大扇子,长方形花花绿绿的,下面拖了一根粗绳子,阿姨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扯这根绳子,一扯就呼呼的一阵风来了,好惬意。阿姨先是瞪大眼睛看哪个小朋友眼睛不闭不乖,吼他的名字,等到全体安静下来后,她也倦了,半闭着眼睛扯风扇。窗外蝉鸣声声,整个世界安详极了。

我在托儿所学会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擦屁股,还学会懂礼貌。午睡起来,老师安排我发饼干给大家吃,一人两块,有时最后多出来一块,老师就奖励给我,真开心。

家里曾给我照我在我家日式矮窗前,人踩在沙发上眺望窗外的照片,嗯,小土娃还是蛮乖的。老师带领做早操、小朋友学洗手、学吃饭、高高兴兴吃赤豆棒冰的少年生活都被家里的相机记录下来。最珍贵的一张是爸爸亲自拍的我和妈妈的一张合影。

不知为什么我托儿所毕业后没有进到公办新乡路幼儿园,也许是那几年出生率太高致使幼儿园爆满,我们托儿所又为国家挑担子,扩张了大班。反正我记得自己一直待在弄堂口的托儿所,直到报名读小学。大概是命里注定,因为是9月份出生的,我没有报上公办小学,居然又进了一个民办的叫横浜桥第二的民办小学。

我童年时与公办学校无缘,一直为此沮丧、自卑,却没有想到半个世纪后,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学成了优质教育资源,大家抢破头,简直就是天翻地覆。

大饼油条粢饭糕

在上海,大饼摊就是早餐摊,不是光卖大饼的。喏,常有师傅就在摊前拉着油条。

食物是让人愉悦的东西,馋与饿时,光听菜名就很享受(受罪),所以,有些人在外饕餮归家,半醉半醒亢奋着,不甘心就此洗洗睡,上朋友圈贴几张美食图片,便被半嗔半怨地称为“放毒”。

人各有偏爱,“中毒”的点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说,大饼油条粢饭糕这些上海早点基本款、大众版是兴奋点,半夜三更老上海人听到这七个字接头暗号,立马饥肠辘辘辗转反侧,就像我。

上海早点毛估估也有七八十种吧,大饼油条粢饭糕为何排在第一档,因为它们用料实足,价格便宜,实为早起填饱肚皮第一选择,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这群常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们来说已然美食。

上海的早点摊一般都叫大饼摊,分散在弄堂口,街道转角处,一人摊有之,三五人合作摊更多,有一位负责人天不亮就要到摊头捅炉子,和面揉面团做准备工作。大饼油条粢饭糕都讲究现做、现卖、现吃,于是天蒙蒙亮就有食客排队等候,是上海街道早晨一景。

圆的是甜大饼,方的是成大饼。师傅们早早准备好大饼生胚。

上海大饼分三种,咸大饼、甜大饼、油酥大饼,分别卖3分4分与5分。很多人喜欢甜大饼夹咸油条,我们家习惯买3分成大饼,使我养成喜欢吃咸大饼的爱好。早晨我常常被家长差使去大饼摊买早点,排在队伍里慢慢移动脚步。

看老师傅做大饼,揉面,摘面团,按扁,抹油酥,擀饼,撒芝麻,随后老师傅两只手沾点水,像练过武功那样,胳膊伸进火烫的炉膛将饼胚一一贴在壁上,待到炉火将大饼舔到微黄,拿很长的火钳叉进去钳出来,手势熟练动作有节奏。刚刚做好的成大饼暖烘烘喷喷香,边缘微焦中心饼肉软软的,轻微的碱水味颇为迷人,淡淡的葱香。大饼油条是天仙配,一副大饼油条是两只大饼夹一根油条。小孩子胃口小,一只大饼加半根油条,再喝点豆浆足够了。

排队久了肚子饿,有男人接过大饼油条立即组装成一副,张开大嘴边走边吃,粗暴得很是令人羡慕。

也有人喜欢油饼裹一根油条吃,一口咬下,好几种味道,这叫一副大饼油条,侬懂伐?

看师傅做油条也很扎劲。油条发面与大饼不同,要加上油变成油面团。一根胖油条面粉用量很少,手指粗短棍两根而已。先在桌板上撒很多干面粉,将软油面拖成长条,用劈墙面似的排刀切条。拎起两小条略压扁,中间细筷子一压,两头一捏腾空捞起,甩几下变长。下油锅时仍不放手,面条子中间浸入沸油中吱吱作响,仍需胂拉不已,拉到与大锅差不多齐平,两头手指一掐断开。油条滚入油锅,从细到粗变胖,白色变金黄。炸油条油温很重要,师傅总是胸有成竹不紧不慢,眼看面焦黄了,筷头轻轻一拨翻面,再一会才搛起来去网状滤油架上搁着。

心急的客人想捞刚炸好的又怕烫,嘴里嘶嘶哈哈手忙脚乱。小朋友也急吼吼便要遭油条师傅长筷子敲手。那时候油金贵,要等油条上几滴余油滴下来积少成多,这些侬大概不懂。

小时候学雷锋,我立即想到去大饼摊帮忙炸油条。本来已经看得很熟的步骤,却不料上手以后还是尴尬地失败率很高。焦油条不仅得罪了排队的顾客还给大饼摊添乱,只能鞠躬致谢退出沙场,洗手改回顾客身份。那时还有一种将隔夜油条复炸变成老油条的做法,要加1分钱,卖5分,老油条很脆的口感,夹在火热的粢饭团里面,加一勺白糖很好吃。

粢饭糕是用米饭做的,为了确认粢饭糕究竟是大米还是糯米做的,十二三岁的我曾经在深夜寻访大饼摊,看一位驼背老师傅做粢饭糕胚子。他烧好大米饭,打松后撒盐,趁热倒入扁平长方形木头盛器中压紧。我壮胆上前问他,是大米饭还是糯米饭?他头也不回抢白道:想得出!弄得我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原来糯米是过年过节限量供应的,做粢饭糕的米应该是比较差的大米,或者还掺了成本更低的洋籼米。

按如今的养生理念,粢饭糕也是对健康不利的油炸食物,但是当年谁会管这些。那些米饭压紧冷却后,第二天用沾了油的刀一块块切开,放入沸油中炸到金黄,香味扑鼻。现在饭店也卖传统上海点心,精品粢饭糕中有的掺人苔条粉,有放干贝丝的,增鲜提昧变身高级货。当然个头不可能如过去手掌大,两块麻将牌大小就可以了。

关于上海早点要说得实在太多,北京著名相声演员有一个《报菜名》的保留节目,站台上使劲运一口气,上百道菜名从牙缝中飞一般爆出,不带喘气,呱啦松脆。菜单太长数不胜数,让听众一同憋气到脸红脖子粗。

上海人最喜欢的著名滑稽演员周柏春、姚慕双老早也有个节目叫《报菜名》,内容我没有查到,我想他们即便单报上海早点,素材也够了。我先提供7个字一串的:大饼油条粢饭糕、酒酿汤团米饭饼、青团羌饼脆麻花、馄饨炒面豆腐漿、拌面汤面油墩子,粢饭锅贴葱油饼,年糕糖糕条头糕,老虎脚爪蟹壳黄,生煎馒头小笼包……

其中,大饼油条粢饭糕必须得排在首位。

猜你喜欢

托儿所大饼弄堂
蹲门大饼
“弄堂”一词的由来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MRN幼儿园&托儿所
弄堂里
节日里的托儿所
毛泽东指导苏区开办托儿所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