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专当前学生思想状况与建议

2018-09-17吴莉莉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思想状况

摘要:为了解当前幼专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本文采用访谈法,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幼专学生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消费观念和就业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一些建議,积极引导幼专大学生理性对待身边事物,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幼专大学生;思想状况;健康成长成才

目前在校大学生均以“90后”为主体。作为“90后”一族,他们早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有人称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他们真的就如社会普遍舆论所认为的那样“早熟,张扬,自我中心,功利,缺乏责任感……”吗?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座谈、个别学生访谈以及班委会等方式,更深、更全地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与动态,使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 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一) 政治观念

幼专学生基本上都是坚持主流价值体系的。对党的执政能力有信心,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有部分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了给今后找工作提供方便,而不是单纯地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他们会关注一些国内外大事,认为当前中国国际地位较高,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但缺乏理性认识,比较表面化和感性化。

(二) 道德观念

绝大多数学生是坚持核心道德体系的。认为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她们也正是这么做的。但是对社会整体道德认同感较低,认为国人整体道德素质还有待加强。

(三) 人生观念

通过开展以理想为主题的活动以及学生座谈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对人生充满希望,人生目标整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表示喜欢目前所学专业,喜欢以后从事的幼教事业,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对未来很迷茫,还在摸索当中。人生态度也很端正,正义感强烈,勇于探索,也勇于挑战自我,会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认为目前的生活很充实,很丰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测结果也显示目前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处在健康水平,个别学生出现适应问题,通过访谈,学生表示可以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努力做得更好。

(四) 生活消费观念

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甚至有不少同学家庭情况较差,因而这部分学生平时生活简朴,以常规消费为主,奢侈消费情况出现极少。学生的消费来源大部分是依靠家里,家里条件困难的主要依靠借贷、勤工助学等途径。总体来说,学生在消费时会考虑家庭经济条件,消费观念很理性。

(五) 学习生活

总体来看,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风气良好。本专业所开课程丰富多彩,而且实际有用,作为女生,都很热爱学习本专业,对学习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学生们均表示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喜欢,授课老师也反映学生们上课积极性很高,表现很好,没有出现逃课等现象。同时,也由于本专业既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也强调技能课程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对自己能否学好很担忧,甚至有个别学生因为兴趣和不擅长等问题已退学。在生活方面,学生的整体趋势是健康向上的,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工作热情很高,课余生活也很丰富,不仅锻炼自身实践能力,还能学到知识,结交朋友。网络目前也是他们娱乐休闲的方式之一,对其生活产生不少影响,虽然他们对网络存在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仍然具有冒险倾向,个别学生甚至轻信网友之言导致钱财被骗。

(六) 就业观念

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就业选择,学生们大都态度明晰,表示不会偏离所学专业,但是很多学生也有所纠结,主要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是否有必要继续深造,要不要自考或者专升本;二是,毕业后去哪里发展合适,中小城市幼教待遇太低,大城市压力大、消费又高。学生择业观中充斥着个人功力主义色彩,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多数是想留在中东部地区发展,很少由学生提及要去西部地区做贡献。一方面中东部地区比较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中东部地区的生活水平都要远远优于西部地区。另外,当有的同学被问及选择西部的原因时,他们坦言,东部沿海地区竞争压力太大,西部地区政策优惠,可以以此发展自己。也有学生表示毕业后想回家乡,为家乡的幼教事业做一份贡献。

二、 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如何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大方面来寻求对策。一个是从外因的角度,即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社会因素;另一个就是从内因的角度,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具体地讲,在外因方面注重社会、学校、家庭的建设,在内因方面注重学生自身的建设。

社会方面,政府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与社会建设。首先应减少甚至是杜绝党和政府的腐败现象,在学生心中树立党员的廉政的光辉形象,减少公民对政府的误解,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其次,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减少社会负面事件的发生,加强学生的社会安全感、认同感与归属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仅同学和老师会关心,社会上的相关工

作人员也会伸出援助之手,让学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馨,预防小小年纪就对社会产生失望感。

学校方面,学校较之社会更容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故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这种调整与引导作用。例如,提高老师思政水平和道德素质,为学生做好榜样;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党团教育作用;注重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开展新型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简而言之,作为一名辅导员,就是要以人才培养作为的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平时生活学习中及时抓住各种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的事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种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思想素质,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念。

和学校一样,家庭是与学生发生直接联系的又一重要环境。虽然学生在求学阶段与家庭的联系较少,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影响不是很明显,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家庭,都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家庭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很深,并且具有一种其他因素所不能具有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从家庭,尤其是从父母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作为父母应做好孩子的榜样,多呈现社会积极的一面,在平时生活中自身应保持理性的政治观、价值观,以此来积极引导孩子思想的成长,培养孩子乐观、积极、坚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外部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固然重要,但学生作为主体,将外部积极条件内化为自我修养才是改善自身思想状况的重要部分。首先,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其次,要关注时政新闻和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对时政新闻和社会现象的关注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再次,要多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要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的,只有将课本内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理解各种理论,并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也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尚属积极健康向上的。给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全方位、全过程的为学生考虑,不仅是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交友、工作等各个方面,从入学教育开始,到学生最后的就业,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利用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方兰.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J].实事求是,2007(6).

[2]付汉江.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3]李智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对策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11(27).

作者简介:吴莉莉,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思想状况
去产能背景下国有煤炭企业青年职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政治“新常态”下基层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调查
去产能背景下国有煤炭企业青年职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去产能背景下国有煤炭企业青年职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江口电厂职工思想状况和利益诉求的分析与思考
基层党员干部思想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论电力体制改革下如何做好年轻员工的思想疏导工作
高职新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阳煤集团五矿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