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2018-09-17李春招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模型认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方略得以创变,传统教育体系已然无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方略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高中化学教学事业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教学

“模型认知”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重要构成要素,该能力建立在证据推理素养基础上,依据物质结构、组成、变化特点提出假设,使学生可通过推理、分析、思考,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以该体系为依据建造认知模型,在模型中展示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本质特征,使化学现象可通过模型解释,得出化学规律及现象本质,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基础上,达到培养其“模型认知”思维等核心素养的目的,凸显高中化学教育创新实践价值。基于此,为使高中化学教育水平得以提升,研究培养学生“模型认知”思维的有效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 分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内涵

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模型认知”,是引导高中生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机制,在这种思维机制中囊括注意、感知、推理、问题求解,在学生化学知识储备及其个性化学习能力基础上所建立的模型则为“模型认知”,使学生对化学问题的认知及解答更具体系性,使化学问题可以“模型认知”为依托展开定量、定性分析,提高学生化学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用抽象表现方法模仿实际对象。高中化学知识需在一定关联下才能起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为此需通过模仿及抽象表达方法进行建模,为学生发挥“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奠定基础;二是抓住“模型认知”思维体系中的关键因素。建立“模型认知”思维体系需要支点,以此为由充实“模型认知”思维体系,为学生充分利用化学知识提供路径,达到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的目的;三是“模型认知”思维可反映化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以某一化学问题为基础,依据自身学习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核心素养建立“模型认知”思维体系,使处于该体系内的化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为学生解决化学问题梳理思维脉络,为攻克化学难题奠定基础。

二、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培养现况

通过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内涵进行分析可知,该思维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化学问题,提升学生化学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为使该思维培养成效得以提升,教师秉持实事求是精神思考当前“模型认知”思维培养现况势在必行。

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培养理念相对滞后。高中化学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为有效落实教育目标,以教育大纲为基础展开化学教学实践,未曾为学生“模型认知”思维培养提供空间,整个课时被教师的安排所填满,学生思维被动跟随教师教育节奏展开分析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缺失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其“模型认知”思维的教育目标沦为空谈,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成效。

2.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培养方法较为滞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有些高中化学教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滞后性教育方法,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使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展开化学问题的探究与思考,无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化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无法为培养其“模型认知”思维给予支持。

三、 探究有效培养学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培养实况进行分析可知,我国虽在新课改背景下进入教育创新发展新常态,但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滞后性,究其内因源于当前教学方法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以“模型认知”思维培养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研究经验相对较少,影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成效,为此高中化学教师需秉持与时俱进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有效培养学生“模型认知”思维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1. 引导学生做好“模型认知”思维体系建设准备工作。例如,教师在进行“自然界中的元素”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明确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如“元素存在的形式”,为使学生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更具科学性,教师需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给予学生“模型认知”思维成长空间,使学生得以充分调用化学知识,为培养“模型认知”思维奠定基础。

2. 提出建模假设。以“自然界中的元素”为核心,依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如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以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提出假设的目的是使“模型认知”思维发展更具针对性,为学生充分发挥“模型认知”思维能力应用价值指明方向,避免学生“模型认知”思维过于分散,提升思维专注度,为建立模型奠定基础。

3. 建立模型。依据建模假设做进一步阐述,为使阐述内容更加科学,可有效解决化学研究问题,需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运算、实验、对比、分析、论证等方法,用定量、定性方式体现事物本质及其化学性质,如学生可利用互联网、科学刊物、视频、具体研究数据等资料展现以化合物、单质形式存在的化学元素,充实“模型认知”思维体系,同时可培養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论证等核心素养。

4. 检验模型。为使“模型认知”思维体系更富科学性,可有效解决化学研究问题,学生需对模型进行检验、观察、验算,对模型进行纠错与检验,确保以该模型为基础所得出的研究结论科学可行。

5. 应用模型。将所需论证的化学问题套用在该模型中,为学生系统认知化学问题提供路径,充实原有化学思维,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用“模型认知”思维对与研究相关的化学现象进行预测与判断,扩展“模型认知”思维辐射范围,提升学生模型认知能力,达到培养其核心素养教育目的。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思维在教学中若想得到有效培养,教师需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动向,引导学生善用化学思维,组就“模型认知”思维体系,通过建模准备、提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及应用模型,使学生掌握建模方法,体悟建模过程,形成建模意识,达到建立“模型认知”思维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化学教学,2017(5):3-7.

[2]陆军.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模型认知的思考与探索[J].化学教学,2017(9):19-23.

作者简介:李春招,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模型认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模型认知的思考与探索
电解水微观过程示意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妙用
化学核心素养之“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