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可研究问题策略

2018-09-17肖咏静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让学生提出可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去寻找问题上下功夫;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下功夫;应该在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提出的问题习惯上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民主提问氛围上下功夫。只要我们多多鼓励,学生的提问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大门才能敞开,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研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各校也开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但是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惑。比如:学生长期受被动接受学习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提不出问题或不知该提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我们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過程,是从“课题选题”“课题导入”“学习研究方法”“社会实践”以及“学习成果汇报”来进行的。每个教学程序都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来展开。因此,学生提出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始,能否提出有意义、有兴趣的问题才是探究关键所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是多么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留心观察体验自身生活,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的生活经历处处蕴藏着可研究的问题,然而,学生视而不见,主要原因是缺乏问题意识。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和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必须真实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发现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作为研究的内容。学生与自我、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他人的关系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组织和设计的重要维度。为了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这样他们就很可能从中发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吻合的问题。例如:“怎样设计班级节约用纸方案”,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发现同学们每天扔掉不少废纸,有包装纸、草稿纸、杂志、没写完的练习本,这些废纸就这么白白扔掉太可惜了,我组织同学们根据这种现象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在学生问题提出后,我又组织学生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感兴趣?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你打算怎样研究?有没有条件研究?研究它有没有意义等。这样反复自问,认真地、多角度地去思考、分析、提炼,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如:通过让学生调查、访谈学生故意不穿校服导致班级被扣分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校服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学不喜欢穿,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引入“中学生该不该穿校服”“我的校服我设计”研究主题。这些都是来自同学们的生活,只要多多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是问题,处处是学问。

二、 创设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果学生想不出可研究的问题而感到烦恼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创设活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生比较有感兴趣的、有好奇的、有疑问的,有趣味性的,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相联系的,且印象比较深刻的生活情境和社会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则新闻、一段广告、一个案例、一个焦点访谈,一个生活片段,或者在课件上出示一个画面、一幅漫画、一张数据统计图,或者做一个实验,展示一些作品等,或者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等形式来进行活动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聆听与观看中,带着问题思考: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处理比较好?让学生自问自答这几个递进问题,当他们的知识经验回答不了现实存在的问题时,学生的疑问就产生了,问题也就出现了,这就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

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提出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时,我播放《食品安全总览》视频,展示一些典型的有问题的食品图片、报纸,要求学生观看时带着问题思考,并进行分析,我进行引导:“通过这些资料,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有的说:“食品安全太重要了,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有的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更是接连出现,让人防不胜防。民众们不免忧心忡忡,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有的说:“我们还能吃什么?”我接着说:“是啊!食品安全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你们想提出研究有关食品安全这方面的问题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什么是食物中毒?”“食品的污染源有哪些?”“怎样杜绝食品的污染?”“对不同的食品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储藏方法?”“未来的食品会是什么样子?”“食品在烹饪中怎样注意食物的搭配才安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食品都是卫生安全的呢?”“怎样购买安全食品?”等,我组织学生运用问题剔除法、问题归类法、分析比较法进行选择,最后学生研究主题确定为“食品安全大检查”。学生可研究的主题在活动情境创设中产生了。

三、 养成随时随地记录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在引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记录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综合实践活动问题记录本”,随时写下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想提出的问题,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把发现问题的过程和情景记录下来。例如:有位学生与家长进餐馆吃饭,去洗手间洗手,看到厨房门口上方贴着“厨房重地,闲人免进”标语,据调查平时连餐馆的服务员也是禁止进入厨房的,这引起了这位学生的好奇,提出了心中的不少的疑问:为什么怕人进入厨房呢?是怕别人进去打扰他们干活?是怕烧烫的锅和火烫伤别人?还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说青菜和肉类没洗干净就放入锅中煮,或者在调味品方面为了让菜肴味更香美,成本更低,滥用食品添加剂,用“辣椒精”代替“辣椒”,使用“美国肉精”“嫩肉粉”“火锅飘香王”等。怕人见着,因而贴上“厨房重地,闲人免进”标语。又如:有个学生记录:德克士的食品吃了不健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呢?为了交通安全可以在大田城关哪些地方设置红绿灯?超市的伊利牛奶为什么那样畅销?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做个对生活的有心人,随时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问题讨论会”上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免得学生没有问题可提。

四、 还给学生民主平等的课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长期受被动接受学习习惯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敢提问题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不是不愿意提问题,而是不敢提问题,提问题是要动脑筋思考的,更是要有勇气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呢?我认为原因有三点:一是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被人认为太傻;二是怕提出的问题不靠谱,被人笑话。三是提出的问题毫无意义,被人瞧不起。因此,我们要使学生敢于提问,我们要消除学生“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的提问。在课堂上,我们要共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氛围。学生提出问题错了或偏离了,我们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不能发怒、批评与指责,而是启发他从另一种方法去思考,树立学生自信心,给他创设心理安全的环境。对问题提得好的同学要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体会到提问成功的愉悦。比如:学生确定以《纸的秘密的探究》为这次综合实践的活动主题,学生在讨论中,想提出可研究的问题,有位学生提出:“纸是谁发明的?”是的,这个问题过于简单,大家都知道,不能作为研究的问题,但是学生提出来,如果我们恶语的批评,这位学生下次就不敢提问题了,因此我们不能歧视他,多引导,可用“为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疑问词来提问。当学生再提出“为什么纸怕虫咬?”,我们对他的进步,多鼓励,多表扬,让他更有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要提出可研究活动主题,我们必须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多一些理解的眼神,多一些赞美和赏识的语言,多一些亲切的手势,让学生能够“想提—敢提-能提-提出有价值性问题”。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践行,“问题之花”一定会在课堂上灿烂绽放!

参考文献:

[1]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

作者简介:肖咏静,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实践活动
基于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思考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何加强技工烹饪专业一体化课堂教学管理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基于能力培养的数学问题意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