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8-09-17刘建雄薛为民孙润芳张宝鉴梁雄勇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颈型经络颈椎病

刘建雄,薛为民,孙润芳,张宝鉴,梁雄勇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颈型颈椎病一般发生于颈椎退变初期,由于髓核纤维环的脱水变性,张力降低,继发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受寒、劳累等外因导致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颈肌防御性痉挛,同时直接刺激窦椎神经末梢而出现颈部症状。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项强”“颈筋急”等范畴,多因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或因劳损筋骨,气滞血瘀;或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致局部经络穴虚再感外邪,致使气血不和,经脉闭塞不通,不通则痛。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颈型颈椎病治疗予以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将山西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90例颈型颈椎病随机分为舒颈汤组、枕颌带组和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组,每组30例。舒颈汤组男14例,女16例;枕颌带组男17例,女13例;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组男15例,女15例。3组在性别、年龄上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颈部症状及压痛(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有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定等表现;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如落枕、肩周炎、肌筋膜炎等)。

1.2 治疗方法

舒颈汤组给予舒颈汤治疗,药物组成:葛根25 g,川芎 15 g,威灵仙 15 g,伸筋草 15 g,续断 15 g,黄芪 15 g,当归 15 g,赤芍 15 g,丹参 15 g,鸡血藤15 g,延胡索 15 g,制没药 10 g,炙甘草 6 g。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1 w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枕颌带组根据患者颈椎正侧位片确定牵引角度(一般为头前屈15°左右)及牵引重量(2~6 kg),每天2次,每次30 min,4 w为一个疗程。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组为给予舒颈汤(方法同舒颈汤组)联合枕颌带(方法同枕颌带组)治疗,1 w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颈部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肩、背痛仅在阴雨天或体位不适时偶见,功能正常。有效:颈、肩、背痛较前减轻,颈及肢体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2.2 疗效观察

2.2.1 3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舒颈汤组治疗1 w后有效率为15.9%,治疗2 w后有效率为59.3%,治疗4 w后有效率为100%;枕颌带组治疗1 w后有效率为13.4%,治疗2 w后有效率为57.6%,治疗4 w后有效率为100%;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组治疗1 w后有效率为17.4%,治疗2 w后有效率为64.3%,治疗4 w后有效率为100%。3组病例治疗4 w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2 3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 治疗1 w、2 w 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 w后舒颈汤联合枕颌带组VAS评分明显优于舒颈汤组及枕颌带组(P<0.05)。结果见表 1。

表1 3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 (分,±s)

表1 3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舒颈汤组和枕颌带组比较,2)P<0.05

?

3 结论

现代医学认为长期低头易使颈肌疲劳,屈颈状态下颈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及对颈背部肌纤维组织的张应力较自然仰伸位高,引起颈肌慢性劳损,久之颈肌肌力减弱,颈椎生理屈度减小或消失,致使颈椎的动静力平衡失调[1]。颈椎骨关节结构退行性病变,椎间隙狭窄,髓核突出,小关节及关节囊松弛,使关节半脱位或错位,关节功能紊乱,颈部肌肉的防御性痉挛,是颈椎病发病的因素。后方小关节的松动和变位,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增生,关节囊的松弛和肥厚,均可刺激位于关节周围的窦椎神经纤维,产生颈部疼痛。颈椎间盘后壁有神经根后支分出来的窦椎神经分布,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松弛和变性可刺激窦椎神经而反射到后支,产生颈肩部疼痛和不适[2]。正常颈椎应力应变改变后所致的颈脊柱的形态学改变是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的形态学基础[3]。枕颌带牵引对于改善颈椎应力平衡,缓解颈部肌肉痉挛,缓解颈部疼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早期为风寒湿邪久留不去,流注经络、血脉、关节,导致“荣血泣,卫气去”的病理变化,临床以气滞血瘀的表现为主。颈椎病的病机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4]。唐志红等[5]认为本病为寒凝瘀阻经脉所致,表现在受凉、疲劳及晚间症状加重,不少患者有寒冷感,自觉时有冷风内袭,即使用衣物等包裹,仍不解其冷,非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法难以奏效。沈骏等[6]认为本病因风寒侵袭颈部致经络闭阻,不通则痛。吴惠明[7]认为本病多系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高枕而卧致颈项部退变劳损,也可因感受风寒湿之邪,致血脉凝滞、筋脉挛急、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蓄积,而出现颈肩背部僵痛诸证。刘志坤等[8]认为长期不良姿势体位或急慢性损伤均可使颈项部筋骨受损,颈项部筋骨受损致使走行于颈部的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及督脉交汇之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发为颈项疼痛;“筋骨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气血不和,枢机不利,故又出现颈项活动受限。林强等[9]指出随着年岁增长,肾气渐衰,骨失温煦,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颈部筋骨,致局部气血失和,日久瘀血痰湿痹阻是颈型颈椎病的基本病机。张宗明[10]认为颈型颈椎病多因外伤、风寒湿邪而致经络受阻,或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痰湿凝阻、经络瘀滞等造成气血、经络运行不畅。施杞等[11]认为,颈椎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内、筋骨都离不开气血;气血之于形体,无处不到。“血行失度,随损伤之处而停积”所以“时损痛也”;“积劳受损,经脉之气不及贯串”,引起气虚血瘀,是劳损内伤本虚标实证候的原因。瘀血阻脉,不通则痛;瘀血之不除,新血不可生,气虚无援,血运不畅,荣养失职,引起了不荣则痛和肢麻等症状。

综述,颈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中医理论比较一致的看法为“肝肾亏虚是为本,风寒湿邪为标”。舒颈汤从患者发病机制出发,方药以补益肝肾、活血行血为主,组方合理简单,成本低廉。本研究研究表明,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以达标本兼治的目的,是适合广大人群应用于颈椎病治疗的新方法,在短期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颈型经络颈椎病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经络考证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