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籽原花青素单组分对PC12细胞的毒性研究

2018-09-17杨智超宋丽娟宋俊丽姜维佳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聚合度葡萄籽花青素

杨智超,宋丽娟,宋俊丽,姜维佳,王 青

(1.山西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山西晋中030619;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关键字 葡萄籽原花青素;PC12;细胞毒性

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是从葡萄籽中提取到的一类富含多酚类物质的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原花青素。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GSP)是由不同数目的黄烷醇-儿茶素(Catechin,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聚合而成,根据聚合度的不同,将二-四聚体称为原花青素低聚体(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OPCs),五聚体以上的称为原花青素高聚体(polymeric proanthocyanidin,PPCs)。现在已鉴定出3种单体,14种二聚体,11种三聚体[1]。在这些物质当中,含量最多的是单体、C、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以及原花青素二聚体。

葡萄籽原花青素是活性最强的一类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炎、抗过敏、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中枢退行性疾病、保护肾脏和神经元等生理功能,因此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药、化妆品和保健品市场受到极大的好评。但是混合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靶点不明确、毒性不可控等缺点。因此,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单组分,发现C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溃疡的作用[2];EC可以抗菌、消炎、镇咳;EGCG 能抗炎、抗氧化、抗过敏[3];二聚体B1(Procyanidin B1,B1)和原花青素 B2(Procyanidin B2,B2)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只是B2的生物活性更强[4-5]。而且这些化合物还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迅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疾病的良药,具有非常大的研究潜力[6-7]。但这些化合物的神经毒性尚未被系统评价。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PC12)具有神经元细胞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神经药理、神经毒理和神经生化等领域的研究。本研究以PC12细胞为模型,初步探索了4种葡萄籽原花青素单体对PC12增殖的影响,为其在神经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CO2培养箱(Thermo),全波长酶标仪(Molecular Devices),小型垂直电泳槽(Bio-Rad),小型半干转膜仪(Bio-Rad),小型基础通用电源(Bio-Rad),凝胶成像系统(Bio-Rad),DMEM培养基(Gibco),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高分化型,武汉大学细胞库),胎牛血清(HyClone),噻唑蓝(碧云天),PVDF膜(milipore),BCA 试剂盒(康为世纪),RAPI细胞裂解液(上海生工),ECL(爱必信),小鼠Bcl-2抗体(Bioworld),小鼠 Bax抗体(Bioworld),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兔二抗(中杉金桥)。

1.2 实验方法

1.2.1 MTT实验 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高分化的PC12细胞后,取96孔培养板,用密度为5×105/mL的细胞铺板,每孔100 μL,隔夜培养后,各孔分别加入浓度为 2.5 μg/mL,5 μg/mL,10 μg/mL,20 μg/mL,30 μg/mL,50 μg/mL 和100 μg/mL 的 C、EC、B1 和 B2,孵育 24 h、48 h 和72 h后,各孔加入5%的 MTT10 μL,37 ℃孵育4 h后,弃去培养液,每 孔 加 入 100μL DMSO溶解,在490 nm处检测,测定其OD值。空白组加入等体积的含有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

1.2.2 Western blot 实验 PC12细胞用100 μg/mL 的 C、EC、B1 和B2分别孵育72 h后,收集细胞,使用RAPI裂解液,裂解PC12细胞,提取总蛋白,采用BCA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蛋白上样量为20 μg,12%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半干法转膜,5%脱脂奶粉封闭后,一抗4℃过夜,二抗孵育后用ECL法曝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后,用Dunnett′s test分析方法比较组间差异。两组间比较采用T-test法。

2 结果

2.1 PC12 细胞增殖实验

葡萄籽原花青素单聚体C和EC(30 μg/mL,50 μg/mL和100 μg/mL)可促进PC12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而100 μg/mL的B1和B2孵育PC12细胞24 h,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而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有抑制细胞增殖的趋势;30 μg/mL和50 μg/mL的B1和B2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可促进PC12细胞增殖。结果见图1~图4。

2.2 PC-12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检测

100 μg/mL葡萄籽原花青素 C、EC、B1和B2孵育PC12细胞72 h后,发现B2可显著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对促凋亡蛋白Bax没有影响。

3 讨 论

图1 C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图2 EC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图3 B1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图4 B2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图5 C,EC,B1和B2对PC12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C和EC可促进PC12细胞增殖,没有细胞毒性;高浓度的B1和B2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表现出了抑制细胞增殖的趋势,提示长期大剂量服用B1和B2可能会导致细胞毒性。为了进一步证实MTT的实验结果,我们考察了高浓度(100 μg/mL)的C、EC、B1 和 B2 对PC12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的影响,发现B2可以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Bcl-2家族是重要的调控细胞凋亡基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且两者之间的比例不同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也不同。Bcl-2/Bax升高则细胞趋于存活,反之则细胞趋于凋亡[8-9]。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B2使PC12细胞中Bcl-2/Bax降低,从而促使细胞趋于凋亡。

葡萄籽原花青素中二聚体(OPCs)生物活性最强,研究最为广泛的OPCs,且他们的抗氧化活性远远大于其单体C和EC[10]。因此,认为二聚体是更具潜力的抗氧化剂,加之其药理活性优异,使二聚体的单组分研究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首选课题[11],但对其的毒性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发现,二聚体B1和B2与单体C和EC相比,表现出了一定的细胞毒性,说明二聚体在生物活性增加的同时其毒性也有所增加。综上所述,原花青素随着聚合度的增加其细胞毒性也可能会增加,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富集低聚合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分,去除高聚合度的原花青素,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猜你喜欢

聚合度葡萄籽花青素
蒸煮及打浆过程中剑麻浆聚合度和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
膜分离工艺提高产品中高聚合度ε-聚赖氨酸含量
吃葡萄籽可以防癌抗衰老吗?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
葡萄籽多酚泡腾颗粒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铜氨溶液法和铜乙二胺溶液法对测定纤维素聚合度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