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釉世界里的“陶韵逸色”

2018-09-17瞿华娣周小东

江苏陶瓷 2018年4期
关键词:釉色陶器宜兴

瞿华娣 周小东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214221)

0 引言

“陶器”是我们人类在自身发展历史进程中,在不断认识、学习和利用大自然过程中,创造性制作的第一种人工材料,是人类重要的文明成果之一。

自唐、宋以来,由于中国“瓷器”的不断辉煌,特别是受宋代“五大名瓷”的巨大影响,以及景德镇窑、龙泉窑的相继崛起,人们一度淡忘了比瓷器出现历史还要早几千年的陶器。但到了明代中晚期以后,这种局面逐步改变,由于宜兴“均陶”、“紫砂”以及其它釉陶等陶器品种的相继出现与发展,“宜兴窑”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增大,宜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陶中心,宜兴陶业让中国陶器再次伟大。

1 何谓“釉陶”

在给“釉陶”下定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认知几个概念:“陶”——也称作陶器,其产生于距今1万年前,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第一种新的物质。大多数陶器是利用自然界中含铁量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通过手工成型,并在1 000℃~1 200℃左右烧制而成的器皿。陶器的表面有的不上釉,有的上釉,具有较高的吸水率。

“瓷”——也称作瓷器,瓷器是古代中国人最先利用瓷石或瓷土制作的一种器物。它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成熟于东汉,瓷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文化符号,瓷器的表体通常要上釉,强度较高,吸水率较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陶器”和“瓷器”统称为“陶瓷”。

“釉”——古代称为“釉药”,当代称为“釉水”或“釉料”。它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一层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物质。釉水好似陶瓷制品的美丽外衣,它使得器物更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我们对“釉陶”的定义:广义讲“釉陶”——指所有上釉的陶瓷,狭义地讲“釉陶”——专指上釉的陶器。

2 国色天香

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史,釉陶产品大致有青釉陶、白釉陶、黑釉陶、红釉陶、黄釉陶、绿釉陶、蓝釉陶以及彩釉陶系列。前面几种称为单色釉陶,后一种称作多色釉或彩色釉陶(简称彩釉陶)。

青釉系列——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水中含铁量在2%左右,在高温弱还原气氛中焙烧,呈现青黄色;在还原气氛中烧制,则呈青色。“青釉”是釉水之母,开创于商周时期,汉代趋于成熟,早期的南方青釉陶器逐渐被成熟的青瓷器取代。到了唐五代和南宋时期,出现了越窑的“秘色”和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等名贵青瓷,此时的“青釉”成了瓷器的专属。

白釉系列——继青釉的成功烧制,人们通过减少青釉中的含铁量制成白釉,白釉东汉时期出现,其真正大量使用是在南北朝时期。但早期白釉不是用在陶器上,而是用于瓷器。后来,在唐宋时期形成了北方地区著名的邢窑白瓷、定窑白瓷等,这些白釉其实是一种无色透明釉水。到了明清时期,在南方的宜兴窑和石湾窑出现了白釉陶器,但此时这两个地区的白釉釉水与以往历史上的无色透明的白瓷釉水是有明显区别的,它们属于乳浊釉系列的乳白釉(也叫月白釉)。

黑釉系列——增加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便出现了黑色的釉水即黑釉。东汉早期越窑已烧制出黑釉瓷器,到宋代景德镇窑将黑釉瓷推向高峰。唐宋时期,宜兴窑已有黑釉陶器生产,但规模不大,进入明代以后,当地青釉陶、黑釉陶器已被一种酱红釉陶器所替代。

红釉系列——红釉的出现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之前釉水的发色元素主要是“铁”,而到了宋代,以“铜”为主要着色元素的红釉瓷器在河南禹州的“钧窑”成功烧制,以后在景德镇窑生产出了釉里红、郎窑红、豇豆红等名贵品种。宋元以后,南方宜兴窑不再生产青瓷产品,而大量生产日用釉陶,其中许多缸、坛、罐等器物表体施有一种当地本土酱红釉,釉层一般较厚且有流动感,特别是在部分酱红釉器物表面夹杂出现一些窑变灰蓝色斑纹,这些都表现出典型的乳浊釉特征。宜兴地区这种酱红釉陶器其发色原理已经不是单一的元素着色,而是二者甚至其它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更为特别的是,人们在这些釉料中创造性地加入一种含磷的石灰窑窑渣 (也称为窑汗)作熔剂,从而使釉层带有乳浊感。这种特殊的制釉工艺,为明清时期“宜兴窑”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号称陶都宜兴“三宝”之一的“宜均”陶器,在这一时期不断成熟和丰富。

黄釉系列——釉料中含铁元素,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釉色呈黄色。有一种“鳝鱼黄”釉,釉料中含铁、镁和硅,在高温氧化焰中烧制,釉色犹如黄鳝皮色。还有一种“茶叶末”釉,釉料中含铁和锰,经高温还原焰烧制,釉色呈失透的黄绿色,在黄绿色主体中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斑点。这二种釉色在明末清初时期,宜兴窑也有生产,但不是主要产品。清代早期,这二种釉色的瓷器在景德镇窑生产得最多也最精。

绿釉系列——隋唐时期已有绿色低温陶出现,有专家认为它是受波斯文化影响传入中国的。宋辽时期,北方窑场磁州窑生产较多绿釉黑花瓷器,明、清时期,景德镇窑也生产一种绿釉青花瓷。宜兴窑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大量生产一种器外贴花、器内挂绿釉的缸、瓮、坛等器物,既实用又美观,有些产品还远销日本和南洋诸国。

蓝釉系列——主要有天蓝釉和灰蓝釉两种。以钴为着色剂,需经高温烧制。景德镇明代宣德洒蓝瓷器和清代霁蓝瓷器最为有名。明中晚期到清代,宜兴窑生产的灰蓝釉“宜均”陶器将这种釉色发挥了到极致。

乳浊釉——一种不透明釉。从釉的外表特征而言,如河南“钧窑”瓷器以及宜兴“宜均”陶器的釉水即属于此种类型。“钧窑”起于宋代而在明代断烧,“宜均”起于明代兴盛至今,它们是一种典型的液相分离釉,这种特殊的液相分离结构能让光线产生散射、折射和衍射作用,从而使釉面呈现美丽的乳光效果。

彩釉系列——中国彩釉陶瓷丰富多姿,影响甚广。

“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铅釉陶器在汉代已经出现,至唐代开始盛行,以河南洛阳地区为代表。它一般是在同一器物上用黄、绿、白或黄、绿、蓝、褐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属于低温彩釉陶器。

青花——属釉下彩品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底蓝花,故名。青花元代景德镇窑臻于成熟,也最为有名,明清时期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珐琅彩——珐琅彩釉是以含铅、硼、硅的原料为基料,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配置而成的一种低温釉料。清代康熙年间创烧,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精美异常。最早的珐琅彩瓷是先在景德镇烧制瓷胎,然后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上彩釉,低温烘烤而成。这一时期也有在我们宜兴紫砂胎上绘珐琅彩的制品,形制有碗、瓶、盆、壶等,它们大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粉彩——亦称“软彩”,它是在烧好的瓷胎上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施以含铅的粉料晕染作画,经低温烘烤而成,色调淡雅柔丽,有粉均之感,故名。粉彩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当年也出现较多粉彩紫砂器,现今在一些博物馆里能欣赏到这些皇家用器的风姿。

炉钧釉——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仿钧釉制品,后发展出宜兴炉钧釉紫砂上釉产品。它是先以高温烧成,釉色在低温炉中第二次烧成。炉钧分素、晕两种:素者不见金红,晕着有金红色斑点。

中国陶瓷釉料生产历史悠久,在历代无数能工巧匠共同努力下,一个色彩斑斓的陶瓷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项工艺、一门技艺,也是一种文化。

3 宜窑逸色

宜兴地处江南长三角的腹地中心,自古民风淳朴、崇文厚德、开贤纳士、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七千多年的制陶史、二千多年的建县史以及一千多年的贡茶史形成它厚重的历史文脉,而“宜兴窑系”则是这一地区乃至环太湖区域陶文化的杰出代表。

新石器中期的夹砂古陶器、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陶、汉代的青釉陶、晋唐的青瓷器以及宋元时期日用釉陶等传承发展,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明、清以来,“宜兴窑”更是担负起振兴中国陶器的历史使命,从而使得中国陶器得以不断发展。

3.1 宜兴釉陶发展过程

宋元时期,面对当时整个中国陶瓷生产态势,宜兴陶人作出了一个战略转变——青瓷淡出、釉陶兴起。特别是明代以来,在中国整个陶器走向衰弱的时候,“宜兴窑”却不断崛起,宜兴地区的釉陶快速发展,生产制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明代早中期宜兴酱色釉的窑变收获

随着当代宜兴地区窑址考古的不断发现,证明在宋代晚期,当地青瓷生产逐渐停止,但“青釉”生产和利用却没有结束。它被广泛使用在一些陶器身上,目前在宜兴的南部山区(张渚、西渚一带)出土了大量上釉陶罐(当地人俗称韩瓶)。这些陶罐主要是青釉罐,也有部分酱色釉罐。酱色釉是青釉的变种,釉色介于青釉和黑釉之间,根据含铁量和烧成气氛的不同,呈色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到了明代早期,宜兴地区的陶瓷生产主要集中在丁山、蜀山一带。此时,青釉逐渐被酱色釉代替,“韩瓶”生产早已结束,而大件缸、瓮、坛等日用陶器开始兴起。这种用来储水和存放食物的陶器,为了防渗漏和美观效果,一般会在器物里外都涂上一层酱色釉,有的还会用另外颜色的泥料(也叫色泥)在器物身上堆贴出各种图案。这种堆贴工艺发展到现代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考古实物资料发现,在这一时期有一部分酱釉产品表面出现一种奇异现象,就是在大片酱釉中间会看到有成块或成片的“灰蓝色”釉斑。对此问题,本人曾做过长期调查研究,结果在我们宜兴目前生产的一些酱釉产品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到此,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宜兴均釉典型釉色‘灰蓝釉’的来源与发展”这一历史课题。

长期以来,陶瓷界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宜兴均釉陶器在明代兴起,是受北方窑场河南钧瓷的生产工艺影响。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宜兴均陶是宜兴早期釉陶的传承发展,它的胎料成份、生产工艺都与河南钧瓷不同。宜兴均陶“灰蓝釉”是宜兴陶人在长期实践生产过程中的发现和利用,它是受宜兴明代早期酱色釉“窑变”现象启示而出现的一种新釉种,是宜兴陶瓷匠人的又一创造。

由于这种釉色和宋代河南“禹钧”有一些相似,在明代中晚期的有关古籍中已有记载。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一书,是目前发现记录宜兴陶业资讯最早的典籍。相关记载:“均州窑,有朱砂红、葱翠绿(俗谓莺歌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记。猪肝色,火猩红,青绿错杂,若垂涎色,皆上三色之烧不足者,非别有此色样。俗即取作鼻涕流涎、獨肝等名,是可笑耳。此窑惟种菖蒲盆底佳甚。其它如坐墩、炉、方瓶、罐子,俱以黄砂泥为坯,故器质粗厚不佳,杂物人多不尚。”“近年新烧,皆以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俱无足取。”

通过以上文字,我们可以认为:明代早中期,宜兴釉陶开始出现乳浊釉新品——即“宜均”,但工艺不够成熟,质量也不是很好。

明末谷泰所著《博物考览》中,基本引用了《遵生八笺》中的文字记载……这种利用我们当地含铁量较高的陶土,加上生产石灰窑的窑渣(俗称窑汗),按一定配方生产的釉水,这是一种典型的乳浊釉,这种特别的乳浊釉经过宜兴匠人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最终成就了宜兴一种特色陶种——宜兴均釉陶器。2014年,宜兴均陶堆贴技艺和均釉制作工艺共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明代中晚期“宜兴挂釉器”的丰富发展

根据目前最新考古成果表明,北齐(550-577)时期的北方相州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白釉”、“彩釉”以及“乳浊釉”最早开始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当时它受波斯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州窑的这个工艺后来间接成就了另外一个新的窑场——河南禹州钧窑,“钧窑”作为宋代中国的五大名瓷,将这种乳浊釉发挥到了极致,但到元代它却中断了。如果说古代中国北方的乳浊釉是受外来文化影响,那么起于唐代的南方婺州窑的乳浊釉则完全是中国创造。唐代初期,浙江金华的婺州窑生产出一种带褐色斑釉的青瓷器,后经过改进成功创烧出一种新的乳浊釉瓷,这种瓷器由一种具有流动感的灰蓝色釉水装饰,乳浊感很强,婺州窑乳浊釉瓷器生产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当北方“钧窑”、南方“婺州窑”此伏彼起的时候,我们“宜兴窑”的陶器乳浊釉在明代中晚期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从考古资料以及现存于各大博物馆的收藏文物中可以发现,在明代晚期,“宜均”釉陶已有“乳白”、“天蓝”、“天青”、“灰蓝”等釉色系列,器型多样、工艺精致,清宫档案记载为“宜兴挂釉器”。目前在清宫档案和故宫藏品中看到,有的作品还作为皇家选定的宫廷用器,在民间收藏中,许多当时的艺术珍品深受文人雅士的钟爱。这里需要提到,在明代,广东“石湾窑”也生产一些乳浊釉陶,有些釉色非常相似,比如月白釉,但仔细研究两者有区分。

宜兴乳浊釉从明代创烧开始从未停歇,它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明代欧子明的“欧窑”、清代葛明祥的“葛窑”到当代“均陶”,它们和宜兴紫砂陶一起形成了“宜兴窑系”的核心承载,从而成就了宜兴作为中国陶都的历史地位。

(3)清代早中期“宜兴彩釉紫砂”的靓丽登场

“宜兴紫砂”是因宜兴地区生产的一种特殊矿土紫砂泥而成名,它由甲泥精选而得。甲泥这种天然矿土从明、清以来一直是用来生产“宜均”的主要原料,所以从理论逻辑上分析,“宜兴紫砂”历史起源要晚于“宜均”。早期紫砂器基本上是不上釉水的,但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出现了珐琅彩紫砂器,专属皇家所有。雍正年间另一种粉彩紫砂器出现,乾隆年间又出现炉钧釉紫砂器,它们同样归皇家享用。随着近年来较多清宫档案的公开,我们才了解到当时这些皇家用器的制作真相。其生产程序是清宫造办处根据皇上旨意,交由地方官员在宜兴窑场按有关要求制作烧成胎体。官员将这些烧好的紫砂器专程送往京城,再由清宫专职技师在紫砂器上画彩装饰,由造办处特别窑炉低温烘烤而成。我们可以从目前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两个博物院收藏了这一时期的文物身上,欣赏到这些皇家紫砂用器的风姿和华贵。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宜兴窑场出现较多仿制品,但其工艺品质和这些真正御用紫砂珍品相差较大。从材质和功能角度讲,紫砂上釉有其不足,所以自古它就不是主流装饰工艺,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和技艺传承,当今仍有人在制作这类彩釉紫砂。

这里需要强调,清代中晚期也是“宜均”釉陶的一个生产高峰期,尤其是葛明祥、葛源祥两兄弟创烧的“葛窑”更是将宜兴釉陶推向极致。清代晚期陈浏所著《匋雅》一书记载:“宜兴砂皿,上罩釉汁多甜白、淡青二色,乃欧式所仿,日宜均也。”“近日宜均绝昂贵,大印合有浑圆者,有四方者,盖内蓝晕,有甚美丽者。”“欧、葛瓷釉略相似,在灰墨蓝绿之间。日本人美之,以为海鼠釉,且谓四时花光,皆与之相宜。”……这说明“宜均”釉陶从明代以来从未停止生产。

(4)民国宜兴日用釉陶的规模生产

清末民初是宜兴陶业的一个兴盛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首先是丁蜀窑场进入鼎盛阶段,当时大小龙窑有近八十多座;前店后厂生产模式较为成熟,像宜兴利用陶器公司、吴德盛陶器行这样的规模企业有好几家;行业分工也较为明晰,按地域和产品特色分为“粗、溪、黑、黄、砂以及紫砂”六大行业,并各自成立行会,进行有组织管理;在全国各地比如常州、上海、天津等设立外销商店,有资料证明当时宜兴著名的“葛德和”陶器店还将分店开到了日本。

有关清代民国宜兴釉陶生产情况,从以下几本典籍中可见一斑。

其一,民国学者许之衡著作的《饮流斋说瓷》,此书比清代陈浏所著的《匋雅》稍晚一点。相关记载:“欧窑”:欧窑一名“宜均”,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钧”也。制品虽出宜兴,然与阳羡名陶一系微有区别,与清代紫砂挂釉名器亦微有不同。大抵是制造时仍参与瓷质,非纯用紫砂者欤?瓶、盂等物皆有,而尤以洗类为多。”

“钧窑”:宋初禹州所造。禹州昔号“钧台”,“钧”讹作“均”,相沿已久。

“欧窑与广窑同一仿均,外观厚重,形似相似而实不同。今略析之:广窑以青发蓝斑者为最多,此外它色虽有,然总不脱灰墨一类釉色也。欧窑则色泽较多,除青、蓝外有仿均深紫者,又有云豆、茄皮等色,且蓝斑亦不若广窑之浓,其别一也;广窑之底露胎较多,欧窑之底露胎处甚少,其别二也;广窑之制纯乎浑朴,欧窑之制与浑朴中见妍整,其别三也。至清代唐英亦曾于景德镇仿制欧窑,但明欧窑多桔皮釉,而唐仿无之,其釉又与乾隆时器无异。孰明孰清,固不难一望而知。”

其二,日本陶艺家小森忍1920年首次到中国,以后多次来华并对宜兴陶业有过考察。他于1923年出版《匋雅堂谈圃》一书。相关记载:“中国南部的窑厂有江苏的蜀山窑和鼎山窑,两者合称宜兴窑。蜀山窑的规模较小,主要烧造小东西,如紫砂壶之类。鼎山烧大件器物,如罐子、火盆,还有挂釉的海鼠类器物。鼎山窑的规模大,类似日本古窑。现阶段来讲,蜀山窑以杂草为主要燃料,鼎山窑则是桐木和煤炭混用。”

“鼎山窑还烧造宜均,即海鼠釉类器物。古有葛明祥、葛源祥等能工巧匠,现在烧造的作品也别有味道。明代名匠欧子明于鼎山开欧窑,当代则有鲍明亮。最近,特别是火盆类的东西多数销往日本……此处烧造宜均和绿釉的窑有七八基,其它还有烧陶缸等粗器的窑。”

“石湾窑的历史上溯到宋代,是广东窑的一支,别称泥均,釉色仿均窑,在我国和宜兴鼎山窑出产的宜均并称为海鼠釉受到珍视。泥均和宜均的区别在于,泥均胎土灰白夹杂褐斑,宜均胎土黑褐比泥均细腻。在釉色方面,泥均蓝色鲜艳深沉多带兔毫斑纹,宜均蓝色浅淡明快深浅不一。自古以来,泥均、宜均两者最易混淆,几乎视为同物,但从工艺技术角度来看,彼此区别甚大。前者施釉多达两三遍,而后者宜均只施釉一遍而已。”

其三,日本陶艺家加藤土师萌于1930年到过宜兴,并作了详细调查,他于1936年出版《支那·朝鲜の陶业を視て 》一书。相关记载:“宜兴丁山窑的海鼠釉极具特色。近年以来,我国信乐烧也对此下了功夫,烧得不错,但是比起中国的制品还差得很远。大体上说,信乐烧使用比较白的胎土,在白胎上先涂上层铁彩后再施天蓝釉来呈现蓝白斑斓的釉色效果。中国的东西不然,在含铁量甚高的素胎上挂一遍釉就搞定了那种深沉的釉色”

“海鼠釉的胎土也极具特色,工匠们从太湖沿岸采集了许多掺杂有多孔贝壳化石的所谓太湖白石,把这些捣碎后掺入胎土,坚牢耐用。海鼠釉的配方属于机密,没人开口透露丝毫讯息。”

“我这次来丁山带了日比野洋行的介绍信,得以拜访当地的著名陶艺家葛德和先生,他是一代名家葛明祥最小的孙子。我在葛家住了一宿,虽被蚊虫所扰一夜未能合眼,但是得到了热情的款待,还专门雇船陪我去了蜀山。”

从上述中外历史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初期宜兴陶业的兴旺,特别是各类日用釉陶产品大量外销,其影响远播海外……

(5)现代宜兴彩釉陶器的风云变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从战乱逐步进入过渡恢复发展时期,宜兴陶瓷工业在各级政府关怀下也不断得到加强。特别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宜兴陶瓷公司下属的几十家生产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均陶厂、精陶厂、彩陶厂、美陶厂以及紫砂厂这些骨干企业兵强马壮,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所、实验室和专门技艺创作人员。新品层出不穷,产值不断提升,其艺术作品屡屡在国内、国际赛会上获得大奖,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宜兴——中国陶都誉满全球。这一时期的釉陶产品,特别是高档次的艺术品深受世人喜爱。当年,许多艺术高校专家教授和知名艺术家,比如韩美林、陈若菊、张守智、高庄、郑可、时宜、张得蒂、王则坚等纷纷来宜兴指导创作,设计并制作了一大批釉陶艺术珍品,其中大多数有幸被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并妥善保管。《宜兴釉陶》这本书中的多数作品就是从中挑选出的,它们承载了这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时间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与全国多数国有企业一样,宜兴陶瓷公司下属三十多家企业分别以破产、独资、合资等方式完成了一场彻底改革转制。改革给宜兴陶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当代宜兴陶人经历了一次浴火重生的考验和新发展。二十多年的风云转变,宜兴陶瓷工业虽然早以不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中国陶都永远是宜兴对外的一张闪亮名片。

3.2 当代宜兴釉陶品类

从使用功能上,宜兴釉陶可分为 “传统日用釉陶”和“现代艺术釉陶”二类。传统日用釉陶主要包括缸、坛、瓮、罐等;现代艺术釉陶主要包括盆、瓶、盒、盘等精细作品;从器型上可分为瓶类、盘类、餐具类、雕塑类、大型壁挂等造型;从原料上可分为白泥胎、甲泥胎、人工配制胎料以及天然矿物釉水、化工色素合成釉水等;从装饰工艺上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等,有的还铭刻有诗、书、画、印等;从成型手法上可分为传统手工成型、现代注模成型和车模成型等。宜兴釉陶品类众多、造型丰富、赏用兼优,是居家实用和人情馈赠的理想产品。

4 宜兴贡献

七千年制陶史,二千年建县史以及六百年 “陶都”史,宜兴人用独特的方式向人类作出了自己贡献。

4.1 中国早期陶瓷文化重要的发祥地

距今七千三百多年的新石器中期,宜兴地区的先民开始制作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等原始陶器;商周时期,宜兴窑场大量生产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器;两晋时期青瓷生产工艺成熟,唐代成为南方“越窑系”的重要组成。

4.2 中国“陶瓷”文化完整性的捍卫者

明代“宜均”釉陶和“紫砂”陶器在新材质、新工艺、新功能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和聪明创造使得中国陶器的根脉得以延续、发展并走向辉煌。中国古老的、卓越的“陶瓷”文化得以完整保护并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

4.3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考古事实证明,在清代早期宜兴陶器已经参与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宜兴的“均釉陶”、“紫砂壶”还对海外一些国家的陶瓷制作工艺产生过积极影响。这些被外人称作“海参釉”、“白交趾”、“红色瓷器”的古代宜兴陶器,目前在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里都有收藏和展示。

今天,随着中国国运的不断昌盛,宜兴陶器再次风帆远航。“运河陶·丝路情”、“陶都风”等大型巡展,正积极面向海外展示当今宜兴的陶瓷艺术成就;“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国际陶瓷文化论坛”等重大活动,每次都吸引无数国外陶瓷艺术家、陶瓷学者来到宜兴,他们也邀请我们宜兴陶艺家、陶瓷学者赴外交流。宜兴作为中国的陶都、世界的制壶中心,它正在逐渐成为国际陶文化的交流之都。

4.4 中国陶瓷史上杰出的文化类型

纵观宜兴制陶发展过程,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品类之丰富、特色之明显、传承之有序、影响之广泛,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任何制陶产区都很少见。这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现象,构成了这一地区厚重而独特的文化形态——“宜兴窑系”。它作为中国九大窑系中唯一一个“陶窑系”,是宜兴地区制陶工艺、技艺传承、品牌价值及其对外影响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文化思想、文明成果的历史总结和肯定。

纵观宜兴陶瓷文化的发展史,横看其他陶瓷产区的建设面,如何让古老传统的陶瓷工艺去更好地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局面,就成了我们需要去思考的新课题。以宜兴釉陶的发展史来看,其存在诸如市场配置份额小、资源整合利用少、环境区域优势弱等先天性劣势;也存在继承和创新性不足,保护和发展意识不够等后天性缺失,这些都大大影响到了釉陶发展的未来之路。然而,上世纪宜兴釉陶的辉煌史还历历在目,成就其辉煌的动力和根本是什么,值得我们去探讨并于当下重整旗鼓,为宜兴陶瓷文化发展的“中国梦”提供长足动力。

猜你喜欢

釉色陶器宜兴
如意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