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2017-09-22陶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9期
关键词:青釉釉色

陶佳

【摘 要】寿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场。据考古研究发现,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晚期,兴盛于隋唐,唐代末期衰落,但窑火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有400多年的历史。本文从寿州窑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历史背景和工艺演变等角度阐述寿州窑瓷器的釉色演变,试图找到一种规律。

【关键词】寿州窑 釉色 青釉 黄釉 酱红釉

一、寿州窑的发现

寿州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场,同全国其他窑场一样都是以州治命名的。以州治命名窑场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并一直延续到两宋时期。考古资料表明,寿州窑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的高塘湖沿岸,另外在淮南市区东部以及与上窑镇相邻的凤阳县官塘、武店一带亦有零星分布。由于淮南地区在唐代属寿州的辖地,故名寿州窑。1954年夏,淮南地区爆发洪水,洪水退后,在千里治淮工地上发现了成堆的古瓷片,数量之多,时代之早,令人惊奇。这么多的瓷片从哪里来,谁生产的,成了一个挥之不散的谜团。经过安徽博物院和淮南市博物馆的专家数年调查,于20世纪60年代确认上窑及其周边就是一代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的寿州窑窑址所在地。至此,埋藏了一千多年的一代名窑——寿州窑终于被发现和确定。

二、寿州窑的演变

据考古发现,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唐代末期衰落,但窑火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北方以白瓷、南方以青瓷著名,位居我国南北窑系之间的寿州窑虽属青瓷系统,但以黄釉称誉天下,契合大唐盛世时人们的审美和实用要求,产品经淮河、大运河、长江到达江淮沿岸,惠及了广大黎民百姓。

淮河中游的寿州窑位于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在烧造技术、瓷器造型、釉色等方面兼具南北方特点。从隋代的还原焰发展到唐代氧化焰,以及匣钵和化妆土的使用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釉系统。这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南北朝时期,由于“五胡乱华”造成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躲避战乱的北方窑工来到淮河岸边的上窑镇地区。他们发现了这丰富的瓷土乐园、取之不尽的燃料及繁华的古镇和水陆码头便利的交通,便在此扎根。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文化和经济交流。由于上窑镇地区具备瓷土、燃料、运输等条件,在“郡县侨置”、大量北方手工业者南下的背景下,南北朝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这一时期的寿州窑瓷器具有浓郁的北方风格,以烧造青瓷为主,釉色青中闪黄,胎土细腻坚硬,釉色很薄,色灰青。可以说,南北朝是寿州窑的发源期。

现藏于淮南市博物馆的青釉四系细颈盘口壶(南朝至隋),口径5.9厘米,底径6.5厘米,高15厘米,此器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寿州窑产品。壶小口盘,细束颈,颈和肩部结合处有一处周弦纹,斜溜肩,肩部四个对称的桥形系。长鼓腹,平底。施青釉,色泛黄,至腹下,有蜡泪痕。器内满施釉,釉面较薄,有细小开片。胎体灰白,质较细,平足。一般认为,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中期,目前已发现的窑址时代最早的是隋代窑址,主要位于上窑镇管咀孜和相邻的凤阳武店一带。据捐赠人介绍,该器出土于马岗村附近的砖室墓,马岗村距管咀孜窑址约1.5公里,出土这件盘口壶的墓葬有可能是窑工墓。该器整体造型规整,有典型的南朝时期的文化面貌。其四个小桥系制作是以手工捏塑而成,不十分规整,隋代时寿州窑的系均为双股系,是该窑口的标志性符号,盘口壶也演变成器形高大、装饰精美的特色产品。此器发现于管咀孜窑址附近,又是早期产品,足以证明寿州窑至少在南朝时就已经创烧,更显此器弥足珍贵。

隋唐时期,中国制瓷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手工业。这一时期,一直遥遥领先的南方制瓷业受到北方瓷业的挑战,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同步发展势头。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生产出来的青瓷和白瓷行销全国,受到全国文人雅士的追捧。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中记载:“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也说:“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一时之间,邢窑、越窑瓷器成为潮流时尚品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其他窑口群起效仿,但产品的影响力只限于周边,难为世人所知。而寿州窑汲取了南青北白的长处,成功烧制出了有自己特色的黄釉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隋朝统一中国后,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了广泛交流,寿州窑吸取了北方制窑技术的成就,增加了产品种类,烧制了青瓷,施淡青灰、青绿、青褐色釉。隋代青釉瓷胎细密、坚硬,釉层较薄,釉色润滑,玻璃质感强,釉面有细小开片,一般半施釉,有垂釉的蜡泪痕。装饰手法多见划花、堆塑,尤其多见划蓖弧纹和莲花纹。产品有四系盘口壶、高足盘、罐、瓶、碗等。现藏于淮南市博物馆的青釉龙柄鸡首壶和高大的四系盘口壶是隋代时期的代表作品。

青釉龙柄鸡首壶(隋),口径7.5厘米,底径6.3厘米,高31厘米。龙柄鸡首壶是隋代寿州窑标志性产品,它以修长俊朗的造型,写实粗犷的表现手法,显示出寿州窑窑工的高超技艺和对瓷器美观的独到理解。寿州窑龙柄鸡首壶总体风格趋向于北方窑口,但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壶的颈部与腹部比例关系上。刑窑的鸡首壶腹部比例要比寿州窑大,盘口深且小。此件龙柄鸡首壶是寿州窑隋代产品中的精品。龙柄粗壮有力,龙首、鸡首以写实风格构成,系窑工以娴熟的技艺随手捏塑成型。腹中的二周方棱凸弦紋粗犷厚重,成为鸡首和龙柄的支撑点。龙首口衔盘沿,龙须向外翻卷,眼球硕大。鸡首向后扬起,口中衔以小珠,栩栩如生。以强烈的写实风格和优雅的形态,给观者以美感。该器釉色发色很好,通体施青釉,色偏黄绿,釉层较厚,在盘口、颈部及腹的凹陷处产生积釉并发生窑变,使整器的釉色看上去更加富于变化。

唐代寿州窑瓷器以黄釉为主,在当时青瓷、白瓷为主导的天下,创造性地烧造成功黄釉瓷器,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究其原因,一是黄釉热烈温暖,深受市场欢迎,反映出大唐盛世繁荣昌盛的社会需求;二是烧造工艺上的改进,为了使釉色美观纯正,在釉下施化妆土,厚度0.1~0.5毫米,用料经过淘洗,颗粒很细且少,与胎的矿物质结构类似,二者的凝结良好。而寿州窑专烧黄釉瓷在当时是仅见的窑口。简单的黄釉,在寿州窑窑工的能工巧手中千变万化。endprint

唐早期的釉色有蜡黄釉、鳝鱼黄釉、黄绿釉、黄褐釉等。尤以蜡黄釉为其代表作品。中唐以后兼烧黑釉。寿州窑的黑釉瓷器釉色漆黑光亮,如黑釉双系注子,口径9.8厘米,底径10.3厘米,高21.5厘米。该器喇叭口,圆唇丰满,短颈,窄肩,长鼓腹,溜肩上置短小带棱的流,对称的一侧置粗壮的扁平执手,弓形状,流与执手之间置两个对称双股系。通体施黑釉,釉色温润,足底露灰色胎,修足规整。寿州窑黑釉瓷注的形制有长柱形腹和圆鼓腹两种,淮南市博物馆收藏的50余件瓷注中有13件黑釉或酱黑釉产品,这些黑釉产品的形制均为柱状腹,而圆鼓腹状的产品往往都是黄釉产品。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一个窑口中的不同窑场生产的产品有所区别,同时,也是窑工掌握烧造工艺的水平及审美不同的结果。黑釉瓷器社会影响力不大,原因之一是寿州窑黑釉瓷碗不易于品茗,所以陆羽只言“寿州瓷黄”而未有黑釉瓷记载。唐代寿州窑瓷胎较隋代明显粗糙,烧造温度也略低,这是瓷胎成分中高铝低硅所致。这一时期的器物的胎体比较厚重,底足多为平底,有的底心内凹。碗、盏一类的器物,在底足边缘部位常用刀削去一周。此种削棱足的做法与邢窑隋唐白瓷具有相似的时代特征。

唐代时,饮茶斗茶之风盛行,在陆羽《茶经》一书中列出了当时比较有名的七个窑口,首次提到了寿州窑这个窑场。这也是江淮地区唯一见于早期文献记载的窑场。客观说,陆羽在《茶经》中对寿州窑的评价主要是从品茶的角度出发,他在书中提到“寿州瓷黄,茶色紫”,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寿州窑瓷器的釉色演化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

一般认为唐代末期寿州窑停烧,但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寿州窑的停烧时间有望后推。材料一:模印龙纹瓷枕,15厘米×9.5厘米×高8.3厘米,现藏于淮南博物馆。略呈上大下小的方形体,枕面向下弧凹,四立面皆有模印花纹。施釉的五个面均有黄绿釉与白色釉产生的窑变釉,并有强烈的流动感,尤其是枕面,两种釉色在变化中交融,非常生动自然。淮南市博物馆收藏有六件这种形制的瓷枕,器物造型、装饰纹样均非常相似,应是同一时期同一窑口的产品。在枕的侧面两端饰松叶纹,松叶纹边有两字,分别为楷书“大中”“祥符”,一侧的下方有“万岁”,与另一端下方的铭文合读为“千秋万岁”。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在公元1000年初期,距唐亡逾百年。这批瓷枕证明,寿州窑停烧时间至少到北宋。材料二:在调查淮南东小湾窑址时,也曾拣选到与龙纹瓷枕相似但未施釉的残片,这又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三、釉色的成因

寿州窑瓷土为当地产的“拌子土”。隋代的胎质较细腻、坚硬,到了唐代因用料不同和瓷土的资源减少,胎中含砂增多。窑工们将瓷坯制成后,施釉就可以入窑烧制。唐代的二次烧就是为了弥补胎中含砂多而施化妆土来掩盖。胎体也因此比较厚重,烧成温度一般在1150℃以上。

寿州窑瓷釉中氧化钙含量很高,在釉中加入石灰石或草木灰来降低釉的熔融温度。这种釉一般又称为高溫石灰釉,釉中的氧化铁含量较高,因此,铁是主要的着色元素。

寿州窑的燃料主要是木柴。木柴充分燃烧后,在窑炉内就形成了不同于外界的空气氛围。这个空间内,如果封闭死,氧气就含量低,形成低氧环境,瓷釉中的化学元素就会形成还原的变化过程,铁这一最重要的着色元素就会呈现青、灰等肉眼可见的颜色。如果不封闭死,氧气流入,就会参与化学反应,使铁元素氧化呈现红、黄等色。

一般认为,黄釉属于青瓷系统,原料相同,在还原焰下生成青釉瓷,在氧化焰下生成了黄釉瓷。

寿州窑于中晚唐还兼制黑釉工艺,这一时期的黑釉瓷器制作较精细。从技术层面看,黑釉、黄釉同属于青釉系,只是黑釉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用氧化焰烧成而呈漆黑色。在现存考古发现中,唐代除寿州窑外,能烧出纯正黑釉的窑还很少,到了北宋后才普遍起来。此外,寿州窑在烧制黑釉瓷器的过程中同时也烧造出了酱红釉瓷。酱红釉是运用先还原后再氧化的两次不同的烧造方法,引起两次不同的化学变化,生成深色酱红或浅色酱红釉的。据专家考证,这批酱红釉瓷很可能就是宋代名瓷——定窑瓷的前身,在中国瓷器烧造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寿州窑现存遗址中,堆积有大量已涂过化妆土而未施釉的半成品,说明寿州窑瓷器有一部分为改变其胎质,先经过素烧,再施一层白色化妆土,最后罩釉入窑烧成,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寿州窑釉色多变的又一个原因。

四、釉色的流变

寿州窑早期产品呈淡青灰釉,釉色偏黄。在管咀孜窑址中发现的窑床呈半地穴状,砂底,面积不大,没有发现在唐代窑址中使用的铺地砖和小方砖。据此判断为高出地表的窑体在瓷器烧成以后大揭顶拆除,再次入窑烧造时重新砌筑。这种窑体的窑闭性较好,容易形成还原焰的氛围,故青釉烧成后釉色发色很好,有些青中透着蓝光。在隋代晚期瓷器中,寿州窑已普遍使用化妆土,但仍是青釉釉面,也有一些开始闪黄的釉色,该窑床的结构逐渐在改变,不仅从器形形态上,也从釉色上向唐代黄釉转化。

寿州窑在唐代烧造的黄釉产品中,釉的发色不稳定,好的产品是蜡黄、玉米黄等亮丽的黄釉,但常见的黄釉多为黄绿色、黄褐色。发色好的产品往往是瓷枕、瓷注和一些文玩产品,釉色不稳定的产品常见于碗、盏类器物。这与精细产品在烧造时一器一匣密切关联的。

黑釉产品从唐代早期就开始生产,但往往呈现出酱黑色,到中唐时多见纯黑闪亮的瓷注和瓷枕,这说明窑工在控制窑温的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了。尤其是一种呈亚光状的黑釉产品,在各窑口中十分少见,是寿州窑特有的一种釉色。

釉色的演化从淡青灰釉到青釉,后唐代的黄釉及黑釉反映了寿州窑在烧造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反映出窑工的聪明和才智。

参考文献:

[1]淮南市博物馆.寿州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釉釉色
慕古而怀今
苹果青釉瓶
浅谈宋瓷
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特征
刍议龙泉青瓷的艺术之美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绩溪县博物馆馆藏绩溪窑瓷器鉴赏
浅谈毡包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