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蛙跳训练方法探究

2018-09-14李太星

黑河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探究

李太星

[摘要]二级蛙跳是多年来黑龙江省体育高考的必考项目,在项目测试中相对容易拿分,在训练中经常被不少教师与考生忽视。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努力使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在体育高考中获得高分,也要使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也能通过训练获得满意的成绩。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训练思路、训练程序非常重要,要按照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先易后难、有效分解难度的思路设计训练方案。

[关键词]二级蛙跳;训练方法;探究

一、训练中发现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每一位体育教师都会深有体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体育特长生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一般可以达到2.4~2.6米以上,女生一般可以达到2.0~2.2米以上。2017年高考体育评分标准中要求男女二级蛙跳满分分别是5.9米和4.9米,第二跳男同学跳到3.3米、女生跳到2.7米就可以满分(正常来说,二级蛙跳的第一跳远度要低于本人的立定跳远远度,所以,二级蛙跳的第一跳成绩不能高于本人立定跳远的最好成绩,稍低于本人立定跳远10~20厘米左右)。同样在二级蛙跳中,有了第一跳做基础,在第二跳具备一定初速度的情况下较第一跳提高0.5米左右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男生的第一跳都达到了2.6米以上,女生都在2米以上,可成绩还较满分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有部分学生的第一跳和第二跳的水平基本相当,更有些学生的第二跳要低于第一跳的水平。这种情况确实很不正常,这也着实让人不得不去究其原因。

二、总结问题的成因

结合上述调查不难发现,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没有结合动作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二级蛙跳训练,依然采取常规的负重蹲起、多级负重蛙跳和重复二级蛙跳练习,重点是加强腿部力量训练,认为提升了学生的力量素质就等于体育备考成功了一半。负重蹲起也成为训练的主要内容甚至被看作万能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意在提高学生腿部肌肉的退让性收缩能力,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完成第一跳后不能主动积极地完成落地缓冲,使得下肢关节过度弯曲,只能消极被动地进行第二跳,产生的结果就是因为没能充分利用好第一跳所产生的初速度,又无法充分二次起跳,致使第二跳遠度不理想。在多级蛙跳的练习中,由于力量训练缺少针对性,致使练习者腿部伸肌的退让性收缩能力弱,根本没有能力去高质量地完成动作。所以,大多数人在多级蛙跳中越跳越近,也很难找到合理的节奏。没有完善的系统训练作为基础,二级蛙跳反复练习的方法就好比无源之水,自然收效甚微。经过调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改进方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归纳错误的动作

1.起跳姿势不正确,蹬伸不充分。错误动作:学生起跳时双脚并拢或分得太开,两脚成“外八字”;太急于起跳,准备不足,预摆下蹲时上体前倾幅度过大,起跳后抬起不够,膝关节与踝关节还来不及充分伸展就已跳出;两腿蹬伸不充分,起跳后撩小腿,影响成绩。

2.预摆不协调,有多余运动。错误运动:起跳时蹬伸和摆臂不协调,有“后摆”现象,或者有多次预摆、多次屈膝下蹲、踮脚尖、小跳步和垫小步等习惯。多次预摆和多次屈膝下蹲会造成上肢和腿部肌肉紧张,消耗一定的能量,影响起跳时的爆发速度,踮脚尖易造成踏线犯规,小跳步动作和垫一步动作都是违例动作。

3.双脚先后着地,空中姿势不平衡。错误运动:起跳运动随意,左右脚力量不均衡,第一跳两脚先后着地,两跳落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落地不稳,双脚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

4.两跳连接太快或脱节,节奏感差。错误运动:预摆下蹲时上体前倾幅度过大,起跳后抬起不够,落地后重心向前,仓促起跳;第二跳起跳不积极,蹬伸不充分;第一跳前脚掌着地缓冲制动,重心降得太低,停顿时间太长,破坏了两跳的节奏。

5.落地不稳,上体前扑或后倒。错误运动:收腹举腿力量差,落地时没有收腹伸小腿,身体随惯性向前扑倒;落地时小腿前伸过猛,没有收腹跟进重心,脚在前重心在后,后坐摔倒。

四、问题的解决方法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结果,我针对学生在二级蛙跳中出现的问题,整理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1.针对起跳姿势不正确、蹬伸不充分这一问题,纠正的方法是;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时上体保持适当前倾,重心稍前移,保持身体稳定;快速依次蹬伸髋、膝、踝三关节,保持充分伸展。练习时可采用半蹲位快速向上跳起,体会三关节依次伸展的感觉;从半蹲位向前上方跳出,体会完整蹬伸,形成运动感觉。

2.针对预摆不协调、有多余动作的问题,在训练时可以采取“原地屈膝——摆臂——立起”的练习进行强化,多做预摆动作和摆臂向前跳的动作,以放松的状态站在起跳线后,减小动作幅度和跳跃距离,然后采用“预摆——屈膝下蹲——蹬伸”跳出,不做多余的动作。

3.针对双脚先后着地、空中姿势不平衡的问题,重点加强踝关节和弱势腿的力量。多做近距离的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动作。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

4.针对两跳连接太快或脱节、节奏感差的问题可连续蛙跳过障碍物,跳跃时躯干适当抬起,动作自然连贯,重心较高,保持向前的速度,全脚掌滚动着地。

5.针对落地不稳、上体前扑或后倒这一问题,在训练中可做空中屈腿抱膝、仰卧起坐、原地收腹跳、双脚并脚跳起越过橡皮筋等练习,发展腰腹肌力量及大腿后群肌的力量和柔韧性,培养学生空中收腹举腿的能力。采用起跳后落在海绵垫上练习动作,熟练后转移至沙坑中练习。

6.身体素质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在加强技术练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如上肢肌肉群、腰腹肌肉群、下肢的肌肉群的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等训练。在二级蛙跳中,主要发力的几大肌肉群之间要进行协调性训练,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爆发力训练。训练时应注意速度和力量的结合。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进行中等重量的负重练习,如负重提踵、负杠铃原地跳、负重弓箭步走等。在发展快速力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大重量的负重练习以增加肌肉力量。重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尤其是杠铃,最好是在有保护或是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才好,这样才比较安全。

(2)弹跳力训练。主要练习有单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屈膝收腹跳等。跳跃障碍练习主要有跳跃栏架、跳跃橡皮筋、跳深、摸高练习等。

(3)腰腹部肌肉群爆发力训练。如仰卧起座、俯卧挺身、仰卧举腿、挂臂屈膝等,还可以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负适量的重量来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青少年各肌肉群爆发的训练,按照运动生理学机制应重点放在速度与力量的有效结合,尤其是根据个体的差异,把握好绝对力量与总运动量的尺度。

7.专项技能训练,提升专项能力。(1)跳深练习:从高30~50厘米的台阶或平台跳下,接着进行一次向前跳跃。可进行左右单腿与双腿练习,也可以负重增加训练难度。台阶跳高度与负重要视学生能力水平而定,必须保证练习者跳下后落地缓冲与蹬离地面转换迅速。该练习主要是为了提高考生腿部伸肌的退让性收缩能力,使学生完成主动缓冲两跳衔接流畅,最大限度地利用第一跳产生的初速度。(2)由平直地面完成第一跳,第二跳跳上斜坡。练习时要求第一跳远度合理,两跳衔接流畅。第二跳起跳后收腹举腿积极充分,并注意安全保护。(3)缩短第一跳远度的二级蛙跳练习:先缩短第一跳远度以保证第二跳能跳起来,再逐渐提高第一跳远度。在练习中将第一跳远度降低至自己原来正常训练与测试的60%,随着跳深练习,考生腿部伸肌的退让性收缩能力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第一跳远度并保证第二跳远度不下降。该项练习旨在让学生体会积极落地缓冲的技术与合理的起跳节奏,并在其腿部伸肌退让性收缩能力逐渐提高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第一跳远度且能充分利用第一跳产生的初速度完成第二跳。这样,当第一跳达到原来正常远度时,仍可流畅地完成两跳衔接进行强有力的第二跳,二级蛙跳成绩自然理想。

参考文献:

[1]常明国,王江.利用平台训练提高二级蛙跳成绩[J].田径,2011,(03).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