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18-09-14王玉萍

黑河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信心理素质挫折

王玉萍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和谐师生关系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教师对学生赞扬鼓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理。优雅、健康、具有美感的校园环境、精美的教室布置都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挫折;自信;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它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小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十分重视,用“赏识激励、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为每一名学生健康、智慧、快乐和美好的人生奠基。

一、和谐师生关系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学校中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能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我在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课堂教学中做到教态亲切自然,努力使语言精练明白,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一个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想让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必先心理健康。因此,我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课堂上,我多采用“谁来帮老师……”“请你帮……”“咱们都要这样做”“没关系,你行的”等话语引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感觉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老师和他们在共同学习研究知识,启发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每到意见不统一时,我都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他们提出异议,师生共同探讨后再做决定。比如,我在教学数学广角《抽屉原理》一课时,学生在“至少数”上出现了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简单理解为“至少数”就是各种摆法中分得最少的一个,我就说:“咱们看例题的答案。”学生打开书发现答案和书上例题答案不同,接着,我说:“那我们来研究一下错在哪里?”经过大屏幕的展示,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到:原来这里的“至少数”和我们理解的意义不同,我把他们带入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中解决了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觉得在课堂上有存在的位置,就会打开自己紧闭认知的大门,感到心里暖洋洋的,这种自然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课上课下,有时与学生交谈时给他们一个微笑,称赞几句,说他有了进步……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关注他们的成长,努力做到课堂上是良师,课外是益友,用心的沟通与信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小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年龄小,生活上自理能力比较差,辨别事物的是非能力处于初步阶段;有的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欠妥,过分溺爱或不讲究教育方法,都容易给他们幼稚的心理蒙上阴影,很容易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教好书、育好人外,还要悉心针对每一名学生的情况,细致了解学生,帮助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除掉心理上的阴影和抚平创伤,使他们成为健康、快乐、向上的人,拥有健康的心理,融入班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成绩,共同享受美好的少年生活。

我们班级有一名学生是后转来的,到班级后不久,便经常出现与同学无故争执和顶撞老师等情况,从而引起我的关注。经过认真分析,我发现他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上三年级以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考试及格的次数很少,经常不写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守课堂纪律,随心所欲,经常和周围人讲话或打扰别人,受批评后情绪不稳定,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去改正错误,甚至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不愿与他接触,他也不与同学、老师说话,继续我行我素,用抵触的态度生活。他的父亲对他寄予的希望很高,如果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大打出手,母亲对他非常溺爱,关怀备至。这样,久而久之使他产生一种畸形心理。为了让这名学生能学好功课,母亲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了,但没有正确疏导孩子,效果不大。

我运用心理学家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上,只要是他主动凭自己能力做到了,不管做多做少我都给予肯定,有时不写作业也不轻易批评他。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回家预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第二天检查,发现他想举手又缩了回去,就点名让他讲,开始时他有些紧张,后来越讲越好,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我也非常高兴,表扬了他,并奖给他5片小树叶,他一改往常脸上反抗的神情,高兴地拿出书,还把书快速翻到了要学的那一页。下课后,他高兴极了,见人就说:“今天我得了5片小树叶,今后我还能得很多!”这意外的发现,的确让我感到惊喜与震憾,心想:我以后要更加关注他,帮助他。事后,我及时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让他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时,我又开导说:“很多烦恼是你自己思想偏离造成的,与别人无关,你要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意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无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家长和同学都不要对他们有偏见,只要向他们投去一个欣赏的目光,对他们说一句赞赏的话语,就能使他们获得莫大的鼓励,使他们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会收获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作为教师,要送去更多的关怀,关心他们的心理活动,帮助他们自强、自尊,树立自信,他们一定会从内心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

三、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校园已经从学生活动场所的单一功能体转变为集传授知识、娱乐生活、宣传教育的多功能体。小学生每天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环境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校园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完善适用的教学设施,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无尽的美景,给师生以美的享受,面面墙壁说话,片片草木含情,学校的周围环境是润物无声的德育场所,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

我校近几年不但对校园美化绿化进行整体规划建设,还十分重视周围烘托文化氛围的设计,使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橱窗、每一块绿地,都富有教育内涵,成为会说话的教育媒体,体现了学校的“和育”文化育人目标,展现了学校的“育一流人才,建一流名校”发展蓝图,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营造优美、宽松、催人向上的育人环境。教学楼内走廊文化,每个楼层诠释着不同的育人目标,如:二楼文化长廊以“学会求知”为主题,以展开的书卷为主图标,展开的书卷喻意着五小人“开卷有益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学海无涯我们勤读书”。以舞动的胶片为副图标,舞动的胶片记录着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历程。围绕“学会求知”又分为八个主题板,分别诠释了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展示学问就是学着问,这种文化氛围使学生陶冶其中。

针对学校学生父母离异较多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专职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向教师倾诉,资深教师用亲切的话语、典型的案例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并校正他们的言行,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心理咨询室,然后愉快地离开心理咨询室,轻松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心理咨询室在这两年里是学生青春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驿站,点亮了不少学生的心灯,拨开了不少学生心灵的迷雾,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四、人文性的教室布置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与同学交往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学生的一个“家”,所以教室内环境的布置至关重要,可以说,教室的环境设计具有潜在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布置渲染营造学习的氛围,增进学生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适当的环境美化既能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教室文化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十分重视班级环境的营造和心理的疏导,在教室布置中力求营造一种催人向上、团结协作的气氛。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发动学生群策群力布置教室,使教室清新典雅,充满人文色彩。例如,为了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和沟通意识,我提倡将“每人好才是真的好”“我与班级同荣耻”作为班级座右铭,使学生重视团结合作,打好团队战。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内容丰富、催人奋进的“勤学守纪,踏实严谨”作为班训,张贴在黑板的正上方;让班级的小书法家侯越,写几幅对联挂在室内,既有气势,又有文化氛围。小学的教育是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因此,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班级的规则,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左侧墙壁设置“文化墻”,建立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主题是“我成长,我快乐”,学生人人参与,每人一颗造型精美的“成长树”,树上粘贴上自己的照片,把班级的一切活动与学习成绩都在这棵成长树上用绿叶体现出来。这样,这面墙就成为学生上进的标志,也是学生最关注的墙,“成长树”枝叶茂盛的学生脸上荡漾着喜悦,树叶少的学生也不服输,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和各项活动去获取进步,学生各个努力向上,营造了积极上进的氛围,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的思想意识初步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可塑性很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时刻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时刻用师爱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智慧去启迪引导学生,形成学校、家庭、教师多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优良的教育环境、和谐进取的班风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健康、茁壮、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潘泽敏.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9).

[2]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 2011,(05).

[3]陈晓红.论班主任心里健康教育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05,(36).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自信心理素质挫折
挫折使我更坚强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生活需要挫折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