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多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基于对贵州民族地区350名受访者的调查分析

2018-09-14龙立军沈雪莉

行政科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评价者题项均等化

龙立军 沈雪莉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将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规定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1]。跨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切实推进民族地区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十分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调查思路与资料来源

一般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尊重社会成员自由选择权的基础上,将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全体公民享有机会均等且结果大体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2]。

目前,学界从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主体,即政府视角的研究比较多,而从供给客体视角研究的较少。然而,公共服务的供给客体,或者说公共服务的受众,才是衡量和评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因此,让他们作为受访者,听取他们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感知与评价,将是检验和衡量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便捷途径。

这次调查以配额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以民族地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这些对象分布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和黎平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和惠水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和普安县、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这项调查在以上各县配额发放问卷50份,然后采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办法选取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349份。对所获数据资料,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样本数据经单样本K-S检验,呈正态分布。

二、基本公共服务状况

(一)多数民众对环境保护服务给予积极评价

问卷通过空气质量、垃圾处理和饮用水污染三个指标来测量环保情况,统计情况如下。

“本地空气质量较好,空气清新”题项,询问其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问题。经统计,选“完全不同意”的10人,占比2.9%;选“不太同意”的45人,占比12.9%;选“说不清”的49人,占比14%;选“比较同意”的142人,占比40.7%;选“完全同意”的103人,占比29.5%。

“我生活周围的环境还整洁,垃圾得到了及时的处理”题项,测试的是生活环境中垃圾污染问题。经统计,表示“完全不同意”的占比9.7%,表示“不太同意”的占比28.1%,表示“说不清”的占比15.5%,表示“比较同意”的占比38.1%,表示“完全同意”的占比8.6%。

“本地的饮用水还很干净,没有受到污染”题项,反映水资源保护问题。经统计,选“完全不同意”的23人,占比6.6%;选“不太同意”的64人,占比18.3%;选“说不清”的76人,占比21.8%;选“比较同意”的134人,占比38.4%;选“完全同意”的52人,占比14.9%。

(二) 基础教育服务取得较大进展

从教育经费来看,根据历年统计年鉴,2007—2011年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在经费数量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增长,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经费支出

从每万名学生专任教师数来看,据历年贵州统计年鉴,2007—2011年这五年中,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均呈现上升趋势,且三者均增长较为平缓。这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的供给,在为小学增加更多的专任教师。

(三)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从每万人所拥有的床位数来看,近十年来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在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2005—2010年这五年间的增长幅度较大(如图2所示),这说明,在医疗条件的改善上,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在增强。

图2 每万人口拥有的床位数

(四) 公共安全服务积极评价者居多

根据历年的统计年鉴,近五年来,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公共安全支出均呈上升趋势。例如,2011年民族自治县的公共安全支出为64772万元,是其2007年公共安全支出25244万元的2.57倍。同时,2011年民族自治州的公共安全支出为235122万元,是其2007年公共安全支出88131万元的2.67倍,而2011年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安全支出为295492万元,是其2007年公共安全支出112617万元的2.62倍。

(五)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水平有待提升

基本社会保障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对养老保险(包括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限妇女回答)、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公积金(限城镇职工回答)等方面来看受访者是否有资格享有,来间接评估其覆盖率来实现(见表1)。

表1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六)就业服务消极评价者较多

“本地政府在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或劳务输出,积极解决就业问题”的题项,经统计,回答“完全不同意”的30人,占比8.6%;选“不太同意”的98人,占比28%;选“说不清”的102人,占比29.1%;选“比较同意”的98人,占比28%;选“完全同意”的21人,占比6.3%。有近四成的人对政府解决就业方面的公共服务给予负面消极评价,有三成多的人给予积极评价,而有近三成的人则持中间立场,这说明受访者对就业服务的评价负面评价者居多。

(七)反贫困取得较大进展

“政府在努力解决贫困问题,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题项,测试的是当地政府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民众对此问题的评价。其中,回答“完全不同意”的24人,占比6.9%;选“不太同意”的75人,占比21.5%;选“说不清”的84人,占比24.1%;选“比较同意”的128人,占比36.7%;选“完全同意”的38人,占比10.9%。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

(一)社会公平发展均等化有待加强

“您觉得本地城乡差距并不大”的题项,测试的是城乡差距。在349个有效样本中,回答“完全不同意”的98人,占比28.2%;选“不太同意”的122人,占比35.1%;选“说不清”的67人,占比19.3%;选“比较同意”的42人,占比12.1%;选“完全同意”的19人,占比5.5%。消极评价者占六成,积极评价者不到两成。

“您觉得本地贫富差距在您认为的合理范围之内”的题项,测试的是贫富差距。在349个有效样本中,回答“完全不同意”的76人,占比21.8%;选“不太同意”的122人,占比35%;选“说不清”的98人,占比28.1%;选“比较同意”的43人,占比12.3%;选“完全同意”的10人,占比2.9%。消极评价者占五成多,积极评价者不到两成。

“本地社会财富的分配体现了公平”的题项,测试的是社会公平服务问题。民众对此问题的评价,在349个有效样本中,回答“完全不同意”的73人,占比20.9%;选“不太同意”的117人,占比33.5%;选“说不清”的105人,占比30.1%;选“比较同意”的36人,占比10.3%;选“完全同意”的18人,占比5.2%。消极评价者有五成多,积极评价者不到两成。

(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进展以乐观者居多

“您对政府致力于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程度的评价”的题项,回答“毫无进展”的31人,占比8.9%;选“有一点进展”的154人,占比44.1%;选“比较有进展”的114人,占比32.7%;选“有较大进展”的45人,占比12.9%;选“有很大进展”的5人,占比1.4%。可见,有近一成的人对政府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公共服务给予没有进展评价,有四成多的人给予有一点进展的评价,而有三成多的人给予比较有进展评价,这说明受访者对该问题的评价持乐观态度者居多。

(三)民生有关的“均等化”优先性最迫切

在哪个领域的公共服务最应该优先实现“均等化”问题上,在349个有效样本中,选择“基本社会保障”的68人,占比19.6%,排在第一位;选择“基础教育”的65人,占比18.7%,排在第二位;选择“公共医疗卫生”的54人,占比15.6%,排在第三位;选择“就业保障”的46人,占比13.3%,排在第四位;选择“反贫困”的42人,占比12.1%,排在第五位;选择“公共文化”的32人,占比9.2%,排在第六位;选择“公共交通”的21人,占比6.1%,排在第七位;选择“环境保护”的10人,占比2.9%,排在第八位;选择“公共安全”的9人,占比2.6%,排在第九位。

(四)乐观者与悲观者持有均等化的信心大体相当

在回答“您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信心是?”上,在349个有效样本中,选择“完全没有信心”的11人,占比3.2%;选择“不太有信心”的110人,占比31.5%;选择“说不清”的111人,占比31.8%;选择“比较有信心”的99人,占比28.4%;选择“非常有信心”的18人,占比5.2%。可见,有三成多的人表示出了悲观情绪,而有三成多的人表示出了乐观情绪,而中间立场的受访者也占了三成多。

猜你喜欢

评价者题项均等化
欺凌参与者角色行为量表中国初中生版的修订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临床验证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社会体育需求自编问卷的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