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视域下高职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能力培育现状及对策

2018-09-14胡长效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双师实训素质

胡长效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6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要求:“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各地区、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1]。了解当前高职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专业教育能力及培育机制的现状,对于学校下一步制订有效的培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课题组于2016年5~12月对高职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育现状进行调研,以期摸清高职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1 调查方法

调查组2016年5~12月选择了5所农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有效回收问卷119份(种植类专业57份,养殖类专业62份),回收率为85%,从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四方面12个指标进行调研,调研数据采用Excel2013进行分析。同时,对农业行业、企业、院校等单位教师、领导、专家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育方面的建议,并进行了记录和整理。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指导组织能力欠缺

受访的毕业生中,认为在学校进行专业课学习时涉及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很多和多的占16.8%,认为一般的占16%,认为少和很少的占67.2%;认为专业教师组织创新创业活动能力强和很强的占16.8%,认为一般的占18.5%,认为差和很差的占64.7%。由此可以看出,仅有少部分受访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及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组织创新创业活动能力是认可的,绝大多数是不认可的,说明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度极其有限,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指导组织能力明显欠缺(如图1、如2所示)。

图1 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认可度

图2 专业教师组织创新创业活动能力认可度

2.2 实践动手能力:一般技术项目操作示范能力较强 生产性项目操作示范能力有待提升

实践动手能力是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必备的基础能力,双师素质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一般技术项目操作示范能力认同度较高,认为动手能力强和很强的占到89.1%。一般的占8.4%,差和很差的仅占2.5%。对生产性操作示范能力认同度较低,认为动手能力强和很强的占42.8%,一般占35.3%,差和很差的占21.9%(如图3所示)。

图3 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毕业生评价(%)

2.3 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指导一般实训项目能力较强 指导综合实训项目能力较差

绝大多数受访毕业生对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指导一般实训项目能力认同度较高,对综合性实训项目能力认同度较低,与实践动手能力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学生对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能力认同度达到68.9%(包括很强、强),说明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研究能力较强,对毕业实习指导认同度较低,只有39.4%,说明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生产、经营岗位工作脱节(如图4所示)。

图4 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毕业生评价(%)

2.4 教学设计能力:一般实训项目设计能力较强,创新创业项目设计能力有限

受访毕业生对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一般实训项目设计能力认可度很强和强达63%,认为一般的占21%,认为差和很差的仅占16%;对综合性实训项目设计能力认可度很强和强为42%,对创新创业项目设计能力认可度(包括很强、强)为10.1%,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吻合的占6.7%。说明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对一般实训项目设计具有较强的能力,但是对生产性的实训项目及创新创业项目的设计能力有限,与国家当前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要求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如图5所示)。

图5 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毕业生评价(%)

3 成因分析

3.1 涉农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不实

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2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访谈中发现各农业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贯彻了这一精神,但由于很多企业嫌麻烦、怕泄露核心技术机密,往往把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安排在次要岗位,再加上学校监管考核难度较大,导致很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流于形式[2]。

3.2 涉农专业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经历

在受访的涉农专业教师中,93.3%的受访者没有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缺乏创业的意识、知识、能力和经验,根本谈不上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知识和经验,更谈不上设计创新创业教学项目。而有创业经验的6.7%又忙于自己的企业,无法专心于教育教学。

3.3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性教学资源匮乏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目前还停留在政策层面,在涉农专业中,还没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及专业课教材等教学资源。此种情况下,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对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而言绝对是个难题。

3.4 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

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88.9%受访者认为学校在“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方面没有强制性规定,也没有激励措施,对农业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和教务处的访谈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教师对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有畏难情绪,在没有强制性要求和激励机制刺激的情况下,教师对提高自身创业教育能力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

3.5 实训项目开发技术培训和评价标准缺失

在文献研究和访谈过程中发现,国内基于实训项目开发的评价标准还是个空白,也缺乏实训项目开发技术方面的培训,涉农专业教师不知如何设计实训项目,也不知道设计出的实训项目是否科学合理,此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涉农专业双师教师实训项目教学设计能力的快速提升。

4 对策

4.1 设立两类培训 推动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在学习中成长

教育主管部门及农业高职院校都要重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训和实训项目开发设计能力的培育问题,要设立国家、省级、校级培训项目,组织专家研究确定培训的目标、任务、内容及考核办法。国家级和省级培训要全面铺开,分步实施,校本培训要全面展开,以期在短期内专业教师的实训项目开发设计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能有一个快速的提升。

4.2 健全三项机制 推动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在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中成长

(1)健全监控机制,农业高职院校要出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认定标准和质量评价办法,并成立监督管理机构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及教师上课情况实施有效监控[3]。(2)健全质量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出现的责任事故,要确立科学的责任认定办法和严格责任追究的程序,厘清系、教研室、专业教师的责任主体,依规从严从重处理。(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出台鼓励教师自己在岗创业或带领学生去做创业实践的管理政策,学校要在薪资、职称职务晋升、境外培训、荣誉授予等方面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较好的专业教师予以优先考虑。

4.3 夯实四个环节 推动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中成长

(1)精准设定目标,由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教师制订的企业实践目标任务及设定的预期成果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论证。(2)精准选企选岗,由二级学院统一挑选一些合作紧密的企业,对参加企业锻炼的教师统一进行安置。(3)精准检查监管,学校建立科学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并成立校系两级监管机构,建立监控平台,进行日远程调度和不定期现场抽查。(4)精准考核认证,由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学校审定后给予奖惩。

4.4 开发五部资源 推动涉农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成长

教育主管部门及农业高职院校要组织专家研究开发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专业教学标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课教材、实训指导等教学资源,并强制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标准严格执行,促进专业教师在研读和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自我提升。

猜你喜欢

双师实训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