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大学生泛在学习的影响研究

2018-09-14史先红刘雪锋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学生

史先红 刘雪锋

许昌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一个互动传播的数字化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目前来讲是基于数字化传播技术、具有高度互动传播性和非线性传播等三大基本特征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广播电视媒体等[1]。以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即时通信和电子书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公共信息和知识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其网络化、全球化、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传播属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首当其冲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新媒体也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泛在学习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利用任何设备开展无处不在的学习,包括自然环境、移动互联环境在内的各类学习环境[2]。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泛在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网络空间使大学生的泛在学习更加灵活多样。然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一些偏激的观点和视频网站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价值观取向。因此了解新媒体对大学生泛在学习的影响内容和影响因素,做好积极的引导和对策处理,使新媒体在大学生的泛在学习中扮演积极的作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1 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调查

为了解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笔者编写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调查问卷”,并选取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分,回收298份,剔除信息不全、前后矛盾的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295份,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1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态度

1.1.1 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比较了解新媒体(55.29%),少部分学生对新媒体概念处于模糊状态(35.17%),如图1所示。

图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

1.1.2 对频繁使用新媒体的态度

调查中发现,68.16%的学生对频繁使用新媒体持支持态度,认为使用新媒体是顺应时代潮流,10.34%的学生对频繁使用新媒体持反对态度,21.5%的学生对频繁使用新媒体持无所谓态度。

1.1.3 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

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61.47%的学生对新媒体有依赖(认为必不可少或工作学习需要),33.34%的学生认为新媒体是可有可无的,极少部分学生不需要新媒体,如图2所示。

从调查结果来看,新媒体已经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对新媒体比较了解、信任,并且对新媒体使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1.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1.2.1 使用新媒体的频率和类型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新媒体以互联网和社会性软件为主(如图3所示)。新媒体的使用频率相对比较高,大部分都在3小时以上,51.23%的人觉得几乎离不开新媒体,38.09%的人表示会经常使用。

图3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类型

1.2.2 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和用途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集中在与外界交流、沟通、调节生活、获取知识方面,影音娱乐、浏览网页、聊天购物、看书学习是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用途,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用途

综上所述,社会性软件是大学生使用较多的新媒体,其用途以解决生活需求为主,兼顾看书学习,新媒体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泛在学习的影响分析

2.1 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泛在学习方式

新媒体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便捷的优点使它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逐渐成为教师发布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满足了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网络空间、微信公众平台、博客、微博、QQ群等被教师用于教学信息发布平台之后,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更加灵活自由,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条件愈加便利,更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泛在学习方式。

2.2 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大学生的泛在学习

新媒体在给大学生泛在学习提供方便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调查中发现新媒体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大学生造成学习上的惰性、缺乏独立思考,信息的海量和无序性会影响他们的文化接收方式、能力和文化趣味,多种游戏软件的充斥甚至会使大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分析发现,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泛在学习的形式,具有获取信息便捷、资源丰富的优点,但是对于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反而使学生养成了依赖网络的“拿来主义”而缺乏思考和鉴别能力,甚至迷失文化定位、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利用新媒体开展泛在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3 新媒体在大学生泛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探索

3.1 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

3.1.1 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的工具

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功能强大,但是作为新世纪新型人才的大学生而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紧迫性,把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和开展学习作为媒体使用的第一要务,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充实自己,而不是迷恋网络游戏和负面新闻。

3.1.2 新媒体信息需要筛选接受

新媒体时代也是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上的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其所传递的信息中积极健康与消极腐朽并存,多种信息和思想观念交织存在,因此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大学生必须具有筛选信息、鉴别信息的能力,有选择地接受信息。

3.1.3 新媒体信息需要创新利用

知识的传承是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思考与创新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新媒体获取信息虽然便捷,但是也不能一味复制、粘贴地奉行“拿来主义”,大学生必须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思考与加工然后合理利用。

3.2 合理利用新媒体开展泛在学习

3.2.1 大学生要有良好的新媒体使用能力

这里所说的新媒体包括新媒体技术(网络和移动通信)和新媒体信息,新媒体使用能力包括对新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新媒体信息的识别、判断、加工和发布能力。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开展泛在学习,必须选择合适的新媒体技术和终端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利用新媒体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进行意义建构,加工生成、发布自己的信息,使知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交流利用。

3.2.2 教师帮助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资源

泛在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既可以弥补课堂学时有限的困境,又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学习,是目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习资源是泛在学习得以发生的必备条件。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存在海量、无序、鱼龙混杂的现象,学生在筛选和鉴别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时间。为了使学生的泛在学习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博客等新媒体向学生推送适合手机阅读的文献、微课等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泛在学习效果。

3.2.3 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平台

学习指导和答疑是泛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便捷的沟通条件,建立固定的沟通平台并向学生发布,例如网络平台的答疑室、讨论空间,微信、QQ等的留言和即时通讯,及时解决大学生泛在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大学生泛在学习的效果。

3.3 大学生要有良好网络自控能力

泛在学习完全靠学生的自觉进行,新媒体环境下众多的诱惑要求学生必须有良好的网络自控能力。

3.3.1 树立网络化泛在学习理念

大学是人生走上社会之前可以将大量时间投入学习并有广泛学习资源的人生历程,也是人生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全面充实自我的人生阶段,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泛在学习的理念,时时处处以提高自己的知识为目的,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便利条件,把网络当作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开展网络化泛在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专业知识、扩展自己的阅读领域、提升自己的素质涵养。

3.3.2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新媒体在带来海量知识信息的同时,还有很多负面信息存在,大学生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型人才,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轻信、传播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杜绝网络攻击行为,远离网络游戏和色情网站,创造积极向上的网络学习氛围。

3.3.3 做好网络利用的时间管理

长期沉迷于网络,不但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使大学生形成焦虑和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大学生应该做好利用网络的时间管理,适度、合理利用网络。研究表明,时间管理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自我价值感以及焦虑和适应性等密切相关[3]。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开展泛在学习之前先规划好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评价和学习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内容,并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网络化泛在学习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信息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学生写话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聪明的学生等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