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南京工程学院校内实训为例

2018-09-14韩亚丽高海涛欧益宝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工程学院应用型

韩亚丽 刘 静 高海涛 郝 飞 欧益宝

1.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2.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 江苏南京 211167

专业学位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1]。2009年3月,为了更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范围[2],自此,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时代。现如今,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之际,我们更应该抓住契机把工程硕士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工程硕士[3-6]。在提升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之上,使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体制机制为动力,努力开创新局面。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点,同时也是培养的难点,长期以来,高校把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真理作为主要任务,而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需以行业为导向,把社会与企业需求纳入到整个培养体系中。目前,很多高校已普遍认识到自己新的职责,积极开展产学研研究、在校内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改进原有的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等。

1 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很多高校已开展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但很多仍停留在对国家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政策方向的解读和某一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总结和介绍上,且研究视角大多是从高校办学水平或研究生的个体发展出发[7]。制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包括学生自身实践基础差,教师实践经验缺乏以及传统的“重科学轻工程、轻视实践经验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观念,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配置紧张,实践教学环节总体上薄弱等问题。在明确的实践目标、完整的项目课程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仍待完善。

2 南京工程学院实训模式案例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产业智能转型要求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其重要任务。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有助于创设一个更加拟真的实训工厂,让学生在“高仿智能工厂”进行“真刀实枪”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近年来,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实训内容模块化、实训教学项目化为抓手,落实“自主自助”式的实践训练模式,构建“运行管理数字化、实践教学项目化、创新训练个性化、设计实验多元化”的“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实训高效,提升未来工程师的技术思维能力、技术实施能力及对新科技的敏锐性和接受能力。

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的创新学院在分析校企合作开展研究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及自动化专业需求特点后,对本校机械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校内的综合实践训练[8,9]。通过完成项目实训,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中的知识应用能力。

以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6级研究生项目实训为例,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涉及的实践目标的制定、项目的实施及考核评价进行分析,旨在为工程实训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2.1 实践目标

各高校在工程实践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一般是秉承自己的办学理念,结合专业发展导向,面向行业培养掌握特定领域专业技术的人才。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则是秉承依托机械行业办学的优良传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形成“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培养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2.2 项目设计及实施

2.2.1 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项目实训环节安排在研究生学习的第二学期,此时研究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基础知识学习,学习了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先进制造系统理论与技术、控制工程与数控技术、机械领域前言技术等课程,掌握了机械工程专业的机械设计及机械控制等基础知识。项目实训为18周,每周的周二、周四的下午在创新学院所提供的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项目训练。

2.2.2 项目训练的实施及验收

基于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并结合学院实验平台,所设计的实训项目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业中心面向全校的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学院等各学院的教师征集实训项目课题,并组织学生进行选题。课题涵盖面较广,有机械系统的设计、机电产品一体化的研制、控制系统研究及调试、材料性能分析及处理工艺等,各个课题根据内容所需,形成1~6人不等的团队,合作完成。

图1 实训项目总体框图

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终期报告等环节考查,在结题答辩环节,邀请学校及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对实训的各个团队进行答辩考核,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在2016级硕士研究生的37个团队中,其中成绩优秀8组、良好12组、中等13组、及格4组,总体评价达到预期实习效果。

2.2.3 项目执行情况总结

项目实施结果表明,通过对工程硕士进行校内项目训练环节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能够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研制及控制系统调试等基本知识,其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研究生在进入自己课题研究之前,通过这种有计划、有目的、注重过程锻炼的项目训练,培养了其查阅资料、自我学习的能力,为研究生能快速适应自己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实践能力培养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南京工程学院开展的研究生校内实训培养模式分析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在对研究生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校内借助各专业的实验平台,组合不同专业教师力量,对学生开展工程项目训练,选择与实践效果匹配的评价方式,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改进过程管理制度,使专业实践过程更加制度化与体系化。

通过近年来开展的校内实训的培养结果来看,工程硕士通过自主选题,依托校内各实验平台,在校内进行为期18周的项目训练,其自学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团队协助能力均得到锻炼与提高,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工程学院应用型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校企合作培养物流工程硕士的实践困境与解决策略研究
福建工程学院
孙思扬作品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福建工程学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