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甲状腺结节的筛查情况分析

2018-09-14夏静静吉雅玲陈桂莲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年龄段患病率结节

夏静静,李 红,吉雅玲,米 灿,陈桂莲,李 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体检中心,江苏 淮安 223300)

甲状腺结节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局部结构改变而出现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转变、环境因素变化及人们对健康筛查的认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普及以及仪器分辨率的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的主要筛查方法,根据不同的超声影像结果,甲状腺结节可分为囊性、实性以及囊实性。很多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在体检中筛查出来,但是没有症状不代表不是恶性的,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根据4 404名事业单位职工的体检结果,了解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研究更确切的发生机制及寻找预防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月~ 12月于我院体检的我市4 404名事业单位职工,其中,男2 146例,女2 258例,年龄21~91岁,平均年龄 (46.93±16.20)岁。

1.2 研究方法 收集该4 404名体检人员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脂肪肝,甲状腺超声表现,血液生化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尿酸(UA)和空腹血糖(FPG)),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主要包括FT3、FT4、TSH),以及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根据甲状腺超声表现是否有结节,将所有人员分为两组,即甲状腺结节组和非甲状腺结节组,对比分析两组的CHOL、LDL-C、HDL-C、TG、UA、FPG、FT3、FT4、TSH、SBP及DBP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对比分析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在性别之间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对比分析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当两组存在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的校正公式即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4 404名人员中,筛查出甲状腺结节者有1 748例(39.7%),其中左叶结节552例(31.6%),右叶结节496例(28.4%),两叶均有结节为692例(39.6%),峡部结节为8例(0.4%)。1 748例甲状腺结节人员中574人同时合并脂肪肝,而2 656例无甲状腺结节人员中,筛查出脂肪肝810例,两组之间比较的χ2值2.68,P值0.102,提示两组之间脂肪肝的发生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

2.2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 本研究中,男2 146例,甲状腺结节检出663例,检出率为30.9%。女2 258例,甲状腺结节检出1 085例,检出率为48.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按照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对各个年龄组中不同性别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示每个年龄组中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对比分析

将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提示年龄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关系密切(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分析

2.3 甲状腺结节相关因素分析 甲状腺结节组(1 748例)与非甲状腺结节组(2 656例)在血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及血压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组的FPG、TG及SBP高于非结节组,而结节组的FT3水平较非结节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认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域、碘摄入量、放射线接触史、饮食、情志等因素相关。其患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点。2017年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女性患病率为39%。并且文化程度越高,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越高[2];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我市部分事业单位职员,结果显示,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30.9% ,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48.1%,稍高于上述Meta分析中的大陆总体水平,女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性别因素对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影响,与国内外主要报道一致[3-4]。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对比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的结节检出率不同(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增加。目前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随年龄增长是因为甲状腺本身的衰老退化所致[5]。

本研究将甲状腺结节组和非甲状腺结节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FT3、FPG、TG及收缩压具有统计学差异,甲状腺结节组的FPG、TG、收缩压高于非结节组,提示血糖、甘油三酯及收缩压的升高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关系密切,与某些研究结果一致[6-7]。

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有人提出原因可能由于女性月经期、妊娠期以及其他导致内分泌周期性变化的因素影响,甲状腺素需求增加,从而刺激甲状腺产生结节[8];也有研究提出可能与雌激素和17β-雌二醇有关[9],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本研究中甲状腺结节组的FT3低于非结节组,但有人发现:与非甲状腺结节者相比;甲状腺结节患者TT3明显升高(P<0.001)[10],本研究与上述结论不一致,但有研究表明:TSH升高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原因是TSH在调节甲状腺细胞生长与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刺激甲状腺细胞的增生,其水平升高可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11]。本研究中两组TSH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结节组的FT3低下,考虑可能FT3低下会反馈调节了TSH的上升,从而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产生,又或者是由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导致了上述结果,目前并不能确定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但由此可以看出,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可能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关。

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现象依据,便于研究者深入研究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机制,进一步研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性别等因素与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因果关系。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升高均是代谢异常问题,是这些代谢异常直接导致了甲状腺结节的产生?还是代谢异常先影响到甲状腺激素水平再进一步导致了甲状腺结节的产生?明确发生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寻求预防方法,减少甲状腺结节尤其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对于女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人群,应做到定期筛查、早预防、早诊断,对于倾向恶性的结节,应尽早治疗。虽然有关甲状腺结节的文献较多,但是关于甲状腺结节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未能明确,本研究的特点在于发现了甲状腺结节组较非结节组的FT3水平低下,相关报道并不多见,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年龄段患病率结节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