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短暂性脑缺血相关性分析研究*

2018-09-14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10240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胚胎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医学影像科 (北京 102401)

林丽红 于 寰 段 凯 许梓童 韩丽萍

后循环脑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大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1]。后循环先天性血管形态发育异常最常见的类型是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fetal-typ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Willis环形态不完整与脑缺血密切相关,而FTP是引起Willis环形态结构不完整的常见血管变异之一,其发生率约为5.22%[2]。本研究选取我院的因神经系统症状行头颈CTA的患者,分析头颈CTA评价FTP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神经内科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同时CTA诊断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共100例,将患者分为完全FTP组、部分FTP组及对照组。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48.24±3.7)岁。

排除标准:头颅外伤;曾进行手术干预;动静脉畸形;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心脏疾病、不同程度的贫血;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中毒;由非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的使用及精神障碍性疾病引起的头晕。

1.2 实验步骤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螺旋CT,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下1cm至颅顶包括Willis环,扫描方向自足侧向头侧。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入对比剂100mL,生理盐水30mL,注射速率4.0mL/s,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螺距0.98,层厚0.625mm,头先进扫描获得原始图像。得到的图片在独立工作站中开展分析统计工作,整理得到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及斑块的相关数据。

1.3 图像分析图像的后处理工作是在工作站中进行的,工作站接收采集的头颈部CTA原始图像,对头颈部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的后处理只要为最大密度投影(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曲面重建(CPR,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容积再现技术(V R,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FTP的确定标准:由颈内动脉发出后交通动脉并直接延续为同侧大脑后动脉交通后段,且后交通动脉外径大于同侧起源于基底动脉的大脑后动脉的P1段[3]。完全FTP的确定标准:大脑后动脉P1段未发育,而大脑后动脉的血供完全是由同侧颈内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供应的。部分FTP的确定标准:大脑后动脉P1段细小,其外径小于同侧后交通动脉[3],见图1-4。

短暂性脑缺血判断:排除颅内肿瘤、脑挫裂伤、陈旧性血肿或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的情况下,症状性患者的相应脑血管供血区在轴位CT/MR图像出现低密度区[4]。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 果

2.1 入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对入组患者行头颈部CTA,结果发现,出现FTP的患者有36例,占36%,对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FTP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癫痫发作、意识丧失、共济失调、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入组患者FTP明确的分析比较对入组患者FTP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完全FTP患者出现双侧变异者约占15%,右侧变异者约占50%,左侧变异者约占35%,部分FTP患者出现双侧变异者约占12.5%,右侧变异者约占50%,左侧变异者约占37.5%,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FTP组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14例,占38.9%,完全FTP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占30%,部分FTP患者占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入组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情况的比较对入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FTP组有14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占入组总例数的38.9%,其中,完全FTP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占30%,部分FTP患者占50%,都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FTP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高于完全FTP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 论

PCI是较为严重的临床病变,病情凶险,且多数预后较差,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是其重要的血管病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大脑后动脉是逐步发育的。第一阶段是P1段尚未发育期,颈内动脉发出的后交通动脉直接延续为大脑后动脉;第二阶段即P1段发育期,随着P1段的逐渐成熟,后交通动脉随之变的纤细,基底动脉逐渐成为大脑后动脉的供血动脉。成人脑血管P1段血管外径大于后交通动脉,但少数情况下,胎儿前期增粗的后交通动脉,并不会经历第二个阶段变细的过程,那么其供血则主要来自于颈内动脉,这就叫做胚胎型大脑后动脉。Van Raant将P1段完全未发育的称为完全FTP,P1段发育细小的称为部分FTP[5-6]。本研究选取我院的FTP患者,分析头颈CTA评价FTP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的关系。

表2 入组患者FTP情况的分析比较

表3 入组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情况的比较

图1 女,64岁,头晕头痛1年,加重3天,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图2 男,57岁,小脑共济失调,CTA显示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伴狭窄。图3 男,61岁,意识丧失,CTA显示为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图4 女,47岁,癫痫发作,CTA显示为左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然是血管异常的金标准,但对于进行有创检查可能导致不适和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安全、快速、可靠的替代检查[7]。MSCTA诊断血管变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很高,已经拥有了大量研究文献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入组患者行头颈部CTA,出现FTP的患者有36例,占36%,出现头晕、头痛、癫痫发作、意识丧失、共济失调、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对入组患者FTP发生情况进行比较,FTP组右侧变异者18例,占40%,左侧变异者13例,占30%,双侧变异者5例,占15%,其中,完全FTP患者20例,出现右侧变异者占50%,左侧变异者占35%,双侧变异者占15%,对于16例部分FTP患者,出现右侧变异者50%,左侧变异者37.5%,双侧变异者12.5%,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头颈部CTA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FTP患者,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并出现右侧、左侧甚至双侧变异。

完全FTP由于血管解剖结构的变异,改变了正常的脑血流循环途径,而且由于小脑幕的存在,前后循环的脑膜侧支不能形成,认为是发生前、后循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部分型FTP血流多数来自颈内动脉,由于部分FTP与基底动脉有较细小的连接,前后循环的脑膜侧支还可以形成[8]。对入组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情况进行比较,FTP组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14例,占38.9%,其中,完全FTP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占30%,部分FTP患者占50%,均高于对照组。这种研究结果表明,FTP患者出现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的可能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部分FTP患者出现的概率稍高于完全FTP患者。根据Zhang的文献表明,在基底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中,大约一半伴有颅内段椎动脉的发育不良,37.5%伴有FTP,并且大约有35%患者出现后循环梗死显示,基底动脉发育不良患者有37.5%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循环,50%合并颅内段椎动脉发育不良,35%的基底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后循环梗死[9]。Arjal的文献表明,部分型FTP发生脑卒中比率较高。FTP患者今后的生活中会面临着年龄、动脉硬化、吸烟、饮酒、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并且还有一系列诱发因素,这些综合作用使得脑缺血的症状和体征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与本研究结果近似。

综上所述,FTP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并出现右侧、左侧甚至双侧变异,容易发生短暂性脑缺血,但部分FTP患者发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的几率略高于完全FTP患者。这提示对于胚胎型大脑后循环患者,放射科医生应积极寻找脑缺血灶,临床医生需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以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胚胎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纷纭旋转之间:新兴技术回应型立法的舆论引导——以胚胎嵌合体为例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植入前胚胎研究取得新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解放还是奴役